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 前言 |

说起延安,会提到宝塔山,延安有着丰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说到历史的延安,不得不提及到范仲淹。

宝塔山除了是圣地延安的象征,也是一处古迹众多的地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担任延州知府1年多的时间,在宝塔山上留下了摩崖石刻、范公井、摘星台、烽火台、嘉岭书院等多处历史遗迹。

范仲淹与陕北延安的故事

范仲淹描写在延安一带的感受的词《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范仲淹生平

范仲淹(公元989-1052),字希文,祖籍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后迁往苏州吴县。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卒谥文正,人称范文正公。他在上任延州之前,已经三遭贬黜,先后出任饶州、润州和越州知州。元昊反叛后,召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辖宋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任陕西都转运使。不久迁为陕西经略、兼知延州,负责西北军事。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唐朝时就有宝塔山,当时称为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宋代范仲淹、韩琦曾在此镇守。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范仲淹在这里曾经任职,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事情,老百姓没有忘记他,为他建立了祠堂。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范仲淹在此镇守时,还特别为嘉岭山的守军供水而修凿的水井,后人称为范公井。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延安自古是游牧民族和汉民族相互交叉的地方,是关中和西北地区的防御要塞。在宋代,是西夏与北宋经常交兵的地方。公元1040年,西夏李元昊率兵攻打延州,围困延州长达1月之久,后来宋军偷袭成功后延州才得以解围。为解除边患,朝廷立即重新启用已被贬官的范仲淹,让他担任延州知府。

范仲淹到任后迅速采取了修筑工事,抚恤伤病,严明赏罚,推行屯田,减免赋税等多项措施,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威震一方,西夏不敢犯境。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不仅如此,他所到之处,即为当地办学兴教。据《延安府志》记载,在府城东南嘉陵山上,曾有范仲淹修建的嘉陵书院。在府城中心,今之宝塔山下摩崖石刻至今仍有范仲淹之亲书笔迹,赫然在目:“嘉陵山”之题词。

烽火狼烟 金戈铁马的情怀

在宋代,整个延安地区(囊括今延安地区和榆林绥德、米脂一带)是西夏与宋经常交兵的地方,突破了这道防线,关中乃至中原就裸露无疑。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钱穆曾对宋朝的内外形势做过中肯分析:“宋都开封,不仅对东北显豁呈露,易受威胁。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于是辽人之外复有西夏。”所以北宋在这一地区的防御守备也是重中之重。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在宋朝的时候,延安叫延州。原来住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于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

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边境上更是狼狈,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另一员副帅——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康定元年(1040),召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以防御西夏侵扰,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卓有成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声望大增,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向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新政”。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长子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他本人,又随后引军出发。诸将谁也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当部队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发令:就地动工筑城。建筑工具事先已经备好,只用了十天,便筑起一座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夹界间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

西夏人也佩服范仲淹的治军理念,称其“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而不敢侵犯,他不负使命,终使边境转危为安。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在范、韩等人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据史载: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曾因多次批评时任宰相而三度遭贬。范仲淹被令和韩琦共同镇守延州,他号令严明,加紧训练,整修边事,严密防务,使延州一线防守力量大为充实,并屡战屡胜。

传承历史 穿越千年

在延安210国道旁边的宝塔山下有保存完整的古代摩崖石刻,许多人外地人来延安参观宝塔山时可能只注意到宝塔山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山下的石刻。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这些石刻由北宋至今,字体或大或小,刚劲有力,内容丰富多样,反映历史信息量强大。除了描写延安的胜景之外,主要是歌颂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的内容。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延安摩崖石刻中的主要内容包括范仲淹亲笔题写的 “嘉岭山”, 也就是现在的宝塔山。还有后人称赞他的“先忧后乐”(出自于其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韩(琦)一范,泰山北斗”、“ 出将入相” 、“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字样。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还有毛泽东写的“弘扬革命传统发扬更大光荣”以及蒋中正写的“全民导师” 等内容,这些全部为阴刻大字,都是一些历史的记载和文化的一种传承,很值得一看。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延安,古代延州州府所在地,从得名肤施到范仲淹到任,再到共产党人扎根于此,都在承载延安精神,而圣地河谷·金延安北街带你穿越千年,回到宋朝延州漫步小镇,感受不一样的风情。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北街效果图

范仲淹与一个边陲小城的家国情怀!

北街效果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