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已然变成了“过剩单车”,成为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 本报记者 王 蕾 摄
从最初各色俱全单车的“彩虹大战”,到后来ofo和摩拜的“楚汉争霸”,再到哈罗单车来分一杯羹……进入到后共享单车时代,整个行业生存下来的企业寥寥无几。不过,最初为了扩张市场而采取的烧钱模式,其后遗症已经开始显现,无论是摩拜还是ofo,都开始急于变现来弥补资本的匮乏。又由于过度投放,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已然变成了“过剩单车”,成为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
有专家指出,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个典型,以融资的方式存在并不断扩大,目前来看,带来的只是将一小部分人送上了巅峰,却造就了令人心痛的社会资源浪费。这种浪费,跟资本的野蛮博弈和市场的无序竞争不无关系。
“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共享单车依然在我们身边,或许依然靠着资本支撑,前途并不清晰,但不可否认,共享出行已经出现了转折点,进入下半场,亟待我们更加认真地对待和思考。”一位电子商务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想要“优惠”不容易
共享单车是一桩“好生意”吗?到目前看来,答案不尽如人意。
近日,在太原市长风街某大型超市上班的市民许女士告诉记者,她近日在使用ofo小黄车时只用了3分钟骑行0.55公里,行程费用就高达2元。“周围经常使用共享单车的人都发现这个情况了,大家对此感到不解和不满,觉得涨价涨得太猛了。”许女士说。
7月2日,记者在街头扫码使用ofo小黄车时,也收到了提示,称起步价0.5元,每小时最高2元,和以前相比价格的确涨了。
原来,ofo在部分城市区域开始采用“起步价+分钟+里程”的计费标准。在太原地区的行程收费标准为起步价0.5元,时长费0.5元每分钟,里程费0.5元每公里。此外,1小时内最高收费2元,未满2元则按照起步价+时长费+里程计算。使用时长超过4小时,全部收费10元。
记者随后拨打ofo客服电话了解到,除了太原地区已经实施的动态调价之外,还有武汉、郑州、昆明、西安等城市也实施了动态调价。
除了ofo小黄车,蓝白相间的哈罗单车投入市场时间不长,但价格也不低。虽然可以凭借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免押金,但记者骑行一个半小时后的费用为3元,比以前的摩拜单车和调价前的ofo单车收费都要贵。
公共自行车开始回暖
ofo客服人员向记者回应称,为更好服务用户,根据用户不同用车需求,探索更趋合理的计费方式,ofo正在测试新的计费方式和方法,用户的使用费用与使用时间关联,费用可能会少于1元或者多于1元,目前处于测试阶段。
业内人士分析称,共享单车行业经历了巨头烧钱、资本收购等等后,如何实现商业变现、如何盈利是最大的难题,目前共享单车行业仍未探索出较好的盈利模式。
与之相对,太原的公共自行车有了明显的回暖态势。太原公交公司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太原市公共自行车IC卡的办卡量止跌回升,公共自行车租骑量也呈现增长态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重新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
太原公共自行车公司综合办主任冯俊萍表示,一直以来,太原公共自行车执行的是骑行1小时内免费的政策。结合用户的骑行需求,一小时基本满足市民一次完整出行的时间需要,因此,公共自行车多数情况做到了免费骑行。当共享单车烧钱阶段的优惠取消后,价格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除此以外,不少太原市民表示,共享单车的“事故车”比较多,影响了用户的骑行体验。据了解,目前很多共享单车采取的还是哪儿坏修哪儿的维修模式,无法满足高租骑量带来的故障维修压力。相比之下,公共自行车的按时“体检”让人比较放心。
“过剩单车”亟待解决
“明明还可以使用的,真是可惜。”7月2日,在太原市平阳路平阳西一巷口,一位市民看着路边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叹息道。
目前,在太原的大街小巷,共享单车的身影随处可见。与最初投放时的光鲜亮丽相比,现在的多数共享单车都无序地停放着,有些因为公司倒闭无人管理,车辆已经损毁无法骑行。此外,一些共享单车的使用者为了方便自己,将车停在人行道上,还有些则被随意地停在公交车站旁。
“共享单车的总量,是当下各个城市都比较焦虑的问题。”正如省社科院的周洁所言,周转率低以及过多的投放量,是造成共享单车过剩的主要原因。
据《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统计,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全行业累计投放单车23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市场已经饱和。另有研究机构统计称,目前国内废弃的共享单车数量已超百万辆。
2000万辆共享单车涌向街头,城市管理者的容忍度已逼近临界点。如何调控共享单车的数量,尽快处理“过剩单车”,也成为了各个城市的重中之重。
需给共享单车“立规矩”
去年年底,为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有序发展,太原市政府印发《关于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省城共享单车总量不超过16万辆,且不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共享单车。
今年6月初,太原市小店区的大街小巷内发现大量“哈罗”单车。6月7日,太原市交通运输部门已约谈该共享单车公司相关负责人,明确要求其安排人员收回在太原市内出现的单车。随后,该公司派出5台车实施回收工作。
“控制总量有一定效果,但最终还是靠市场自身的调节,过剩就会得到惩罚,就会有企业倒闭。”周洁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6月至今,共享单车行业陷入了倒闭潮。有数据显示,一年前,共享单车公司有77家,目前存在的是43家。而在不久后的将来,这个数字会变得更少。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亟待调整。
周洁认为,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加大对车辆的调度,把对车辆的资金投入转化到对调度的投入上,在不增加城市负荷的同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车辆调度中。同时应加大对后台数据的监控,掌握各时段、各路段的车辆活跃情况,合理调配车辆。
“共享单车们”一直在跑着,跑不动的企业就如那些废旧的车辆被清退出场,而跑得快的企业真的看到终点了吗?
扫一扫
代办检车
閱讀更多 山西經濟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