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學說》58字的歐陽修家訓

原文如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

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

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

可不念哉?

《誨學說》文字淺顯,不用翻譯就讀得懂。據說這篇文章是歐陽修在教導二兒子歐陽奕努力學習時寫下的。與我們讀過的荀子《勸學篇》、諸葛亮《誡子書》、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等同類文章比較起來,這篇文章更是稱得上要言不煩、當得起字字珠璣,不可不讀、不讀遺憾。

譯文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製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恆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磨製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