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湖南瀏陽:「建設權證」讓村民收益翻了倍

"聆聽三農,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焦点|湖南浏阳:“建设权证”让村民收益翻了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此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農村土地徵收制度改革等三項試點也在部分地區開展,成果豐富。

瀏陽市是湖南省唯一一個國家級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區。經過幾年探索,瀏陽創造性地推出了“建設權證”這一土地利用新辦法。

所謂的“建設權證”制度,就是經政府批准,企業可以直接和村集體合作,在村集體建設用地上開發工業、旅遊等項目。同時,根據佔補平衡的原則,必須要通過復墾宅基地、或復墾閒置的工業用地的方式進行補償。“建設權證”在不減少耕地面積的情況下,有效激活農村“沉睡”土地。

焦点|湖南浏阳:“建设权证”让村民收益翻了倍
焦点|湖南浏阳:“建设权证”让村民收益翻了倍

湖南瀏陽永安鎮西湖潭村,有一塊350多畝的閒置土地,大部分是荒山和緩坡,以前由於土地性質不能搞開發,村集體想盤活土地,卻沒有好辦法,只好以低價流轉給花木老闆種些花草。

老村支書慄陽成:

在我們這個山地,沒有收入,就是搞點柴火燒,放著荒了就荒了,所以能增加點就增加點(收入)。

俗話說,靠山吃山。但是每畝45元一年的租金收入實屬微薄。西湖潭村有860多戶,3500多人,只有少數上了年紀的人種點口糧田,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或者經營傢俱小作坊。改變這一狀況的,是2017年瀏陽市大膽嘗試的一項改革。

瀏陽市國土局交易中心主任李剛:

“不管你是耕地也好、林地也好,一搞建設就要指標,那荒山呢?荒山也要指標。這個試點放到瀏陽之後,我們就開始探索了。建設權證這個提法,是我們首創,全國都是首創。

作為全國33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縣之一,2017年瀏陽的“建設權證”試水。瀏陽星辰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通過土地入市、農民入股,永安鎮西湖潭村354.38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掛牌出讓,星辰公司依法依規摘牌,村級合作社代表西湖潭村村民以摘牌價入股星辰公司,佔公司股權的10%。雙方簽訂項目合作合同,計劃在這350多畝閒置土地上建設一個一流水平的現代傢俱產業集中區。

焦点|湖南浏阳:“建设权证”让村民收益翻了倍

施工現場

瀏陽市國土局交易中心主任李剛:

調整入市、作價入股、產業升級、建設權證,這都是我們這個土地改革新的元素。

永安傢俱集中區項目改革要素豐富,已經成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的一個典型案例。

焦点|湖南浏阳:“建设权证”让村民收益翻了倍

調整入市。跟以前的就不一樣了。以前是你用哪塊地我就批哪塊地。比如在西湖潭村要用塊地,那就要用西湖潭村的指標來批西湖潭村的地,指標在當地是不能動的。調整指標入市,就是把其他地方,退出的、閒置的(用地)指標調整到西湖潭村來入市。比如環保企業退出、宅基地復墾,零零碎碎的,退出來之後 它就不是建設用地了,那它的指標到哪兒去了呢?都調整到這兒來了,這個項目一共354畝。

他進一步解釋:建設權證,就是創新性地解決土地指標的問題,按照這一辦法,每將一畝土地復墾為耕地,所在集體經濟組織就能獲得一畝地的“建設權證指標”。而企業,可以從指標池中購買指標,從而獲得建設權證。

焦点|湖南浏阳:“建设权证”让村民收益翻了倍

施工現場

李剛:

從我們一個平臺公司,我們有指標池,就是說所有的指標零零碎碎的彙集起來,都放到一個指標池,然後再由一個平臺管理。你有這個建設權證,就有權建設。

在永安傢俱產業集中區這個項目中,項目主體公司就是通過買下當地幾個村組織通過復墾獲得的“建設權證指標”,從而得到了西湖潭村這354畝閒置土地的建設權。

如今,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動工,預計今年內20多萬平方米的現代廠房就能拔地而起,能容納100多家傢俱企業,改變當地傢俱小作坊散、亂、差的局面。

永安星辰家居產業園總經理 鄭軍:

通過土地入市這種模式,企業的前期資金壓力減小了很多,永安高新區國有出讓土地去摘牌拿地是29萬一畝,三百多畝地就要一個億的資金,但我們通過這種模式,少量的手續費就可以拿到土地使用權,前期費用不到十萬一畝,後期通過項目的運營,獲取更多的回報逐年分紅給老百姓。

通過集體土地入市,當地村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而且還成了股東,能持續享受到項目回報。

西湖潭村村支書胡桂林:

當時是45塊錢一畝給老百姓,土地流轉。現在老百姓可以入股,一年按評估價格,1年相當於(租了)125年塊,這筆賬我已經算過了。沒有政策的支持根本搞不成這個事,利用集體土地入市,我們充分利用這個契機。老百姓很支持,已經嚐到了目前、今後土地的甜頭。

建設權證的創新方法,不僅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進一步激發了農村土地潛力和活力,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土地保障。截至目前,瀏陽市共完成了 22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面積 722.4畝,成交價達 8047.3萬元,使得農村集體和農民個人獲得土地增值收益3500多萬元。瀏陽市國土局交易中心主任李剛認為,土地改革的紅利將持續釋放。

焦点|湖南浏阳:“建设权证”让村民收益翻了倍

施工現場

李剛:應該是一種趨勢,是今後改革的一個方向,因為他這個是符合就是說農民的需求,企業的發展的需求。實際上是幾方都受了益,國家收益,集體收益,農民也受益。這個收入、分紅,這個是真金白銀的。他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沒有想過什麼農民以土地入股當老闆的,沒有想過。但是我們把這個試點的相關政策跟他們解釋了以後,他們就想到,為什麼一定賣給你?我覺得我們可以合夥啊。從原來的一次性轉讓,到現在的每年獲得固定的分紅,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