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徐州人,我勸你別買房了!

現在在徐州,幾乎已經快達成共識了:趕快買套房子,坐等升值!

不管有錢沒錢的,有房或者是沒房的,都在想: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了!

尤其是已經有房的人,享受到了房價上漲帶來的“紙面財富”,現在“買房的衝動”根本就停不下來,可以說:“砸鍋賣鐵,借錢都要買!”

對不起,徐州人,我勸你別買房了!

雖然,國家提倡:房住不炒,但似乎身邊的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通過“買房”一夜暴富。

直到,房產君看到了這個:

↓↓↓

對不起,徐州人,我勸你別買房了!

房產君並不是完全贊同上圖說的話,但是有一個問題:大家不得不思考,如果大家都想靠買房來賺錢,那麼誰會當“韭菜”被收割呢?

回到那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房價不能這樣一直漲下去吧?

房價上漲何時停?房產君認為:就是大多數人都買不起的時候!對比,我們現在34千的工資,和一萬加的房價,現在在徐州從容買房的,“大多數人”都可以嗎?

我勸你別買房了!那些已經有房的,純粹想靠房產投資,又沒有太多錢的人!

現在大的趨勢,擺在這了,徐州樓市的艱難,遠超我們的想象!

NO.1 | 壹

盛世危局,其實很多開發商,現在已經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由不差錢,到很差錢(比如西區某開發商拿地之後,現在開始“賣地了”,很多開發商聯合開發,還不是因為有資金壓力?),變化不過半年時間。看看我們的國家政策,最近半年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1

棚改計劃全面收縮

對不起,徐州人,我勸你別買房了!

人民日報已經明確指出,去庫存目標已經實現,棚改貨幣化無保留需要。這篇文章,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影響巨大。我們知道去庫存是這輪三四線城市暴漲的基本邏輯:

收縮供地--> 棚戶區改造--> 需求增大,房源緊張 --> 房價上漲,投資客入場 --> 房價暴漲,搖號買房 -->去庫存圓滿成功

。 這個過程,就是中國轟轟烈烈的漲價去庫存的過程。棚戶區改造,尤其是貨幣化安置,讓拆遷戶不但有買房的需求,還有買房的資金,一下子就把供需兩頭給引爆了。現在人民日報提出棚改貨幣化沒有必要保留,直接降低了三四線城市的購買需求力,也是的買房資金受到了大幅度的壓縮。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一大引擎,逐步熄火了。

2

由去庫存,改為去槓桿

這一輪樓市,不管是政府、開發商還是普通老百姓,槓桿加的太大了。當前貿易戰愈演愈烈,萬一高槓杆的泡沫,被貿易戰刺穿,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高層也看到了這個風險,現在全面去槓桿。

政府方面,減少開支,一些地鐵、高鐵大項目,發改委明顯加強了審批。

開發商方面,快速回籠資金。一些本來想捂盤不開的,在上半年開始出貨回收現金;

個人方面,買房成本大大增加,首套房利率甚至要上浮25%,就是為了遏制投機需求;

3

三四線也要房住不炒!

從5月份以來,宣傳機器一直在強調,三四線也要房住不炒。什麼意思?以前一二線限購,其實泡沫不算大。三四線長期不漲,好不容易來了一波行情,這其實是各個方面喜聞樂見的。老百姓的資產升值了,地方GDP好看了,土地收益更高了,城市的教育、醫療支出也有了保證,可以說是多方得益。但很多城市的房價,漲的太快,漲的太猛,產生了風險。所以中央強調,三四線也要房住不炒!

種種跡象表明,中央對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政策,由支持發展,現在轉變為適當控制。也就是說,政策不再一味遷就和鼓勵,該監管監管,該約談約談,不能任由房價暴漲了。

NO.2 | 貳

不僅僅地方政府沒錢,開發商其實也沒錢了,今年的融資成本格外的高。

比如上半年南京的土地市場明顯降溫,很多地應該說很便宜,即便限價,還是能賺一些。那麼現在為什麼開發商不願意加價了呢?限價的悲觀預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開發商也沒錢,地主家沒餘糧!

南京都這樣了,徐州還能撐多久?!

所以我說過一句話:樓市調控不能降房價,但錢荒可以。

不過,在這裡科學家表達一個觀點。現在國家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政策出現了拐點,並不意味著房價立馬就要下降,這兩者有聯繫,但存在時間差,而且地方政府調控是逐步加碼的,所以不排除當下到年底,三四線城市還能上漲的情況發生,畢竟上漲慣性還是有的。

但到了年底,可能就不好說了,大家自行判斷。

準備投資買房的人,你覺得你買在了高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