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常喝普洱茶能夠保持身體健康?

從神話與古代醫藥經典之中,都曾提及茶葉對人體的醫療效果。

然古人對茶葉的功效多為經驗累積,知所以而不知所以然。以現代醫學與科學對茶葉的內質分析,才漸漸對茶葉有進一步的系統瞭解。茶的藥效十分複雜,且茶葉的醫療成效,往往是許多藥效成分和營養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

為什麼常喝普洱茶能夠保持身體健康?

茶葉中所含的成分,有咖啡鹼類物質、酚類衍生物、芳香類、維生素類,和其他已知與未知物質。

但飲茶並不一定能完全發揮這些成分的單一作用或群體效應,甚至若飲茶過濃或過量會引起失眠、頭部疼痛,或其他身體不適症狀;以茶水服藥,會降低某些藥品藥效。

充分了解自己身體狀況,適時、適量、飲用適合自己的茶品,才能發揮茶葉對人體的保健功效。

多酚類.(Polyphenols)

佔幹物中,15-30%;茶葉浸出物中,比例最高的可溶性成分,一般茶類約30%以下,雲南大葉茶類可達30-40%之間。在茶葉發酵過程中,作為氧化酵素(polyphenoloxidase)之基質,進行氧化縮合等反應,其中主要部分為兒茶素,具有苦澀味,與茶湯色、香味、口感有關。一般認為維生素E具有高效能抗氧化作用,日本學者研究結果,未發酵茶中的多酚類其抗氧化效果高達74%,是維生素E的18倍多。

兒茶素(Catechins)

俗稱茶單寧,其化學結構與生理作用不同於一般所謂單寧、單寧酸。可分為脂型兒茶素與遊離型兒茶素,約佔多元酚類80%,是茶葉中活性最高的物質。以品種來說,雲南大葉茶兒茶素含量高於適制烏龍茶、綠茶的品種;以季節來說,夏茶所含兒茶素含量高於春、秋茶,冬季茶品含量最低。在茶葉製作過程中,兒茶素進行氧化聚合作用,此為茶葉發酵重要機轉之一。

醫學實驗中發現,兒茶素能有效減緩茶葉中咖啡因對人體的副作用,並且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肪與膽固醇含量、抑制高血壓、強化血管壁、抗腫瘤、抗血栓、抗菌、抗過敏等等保健功效。

茶黃質(Theaflavins)與茶紅質(Thearubigins)

茶葉製作過程中,兒茶素產生氧化聚合作用變成茶黃質與茶紅質,以及其他衍生化學物質(如胺基酸類、胡蘿蔔素、脂質等),為茶葉中主要色素。在氧化過程中,一般來說先產生茶黃素,再轉化成茶紅素,最後再由茶紅素繼續氧化轉成茶褐素。這點可以解釋,生茶品陳化時,湯色由綠轉黃、再轉成紅與褐色的原因。

在發酵茶與紅茶評審標準中,茶紅質與茶黃質為茶品質高低的指針之一。在普洱茶中,冷發酵茶品與老茶儲存陳化,茶湯內含茶黃質與茶紅質含量與部分口感有關。從這點可以瞭解部分普洱生茶品做輕發酵製程,亦或未人倉老茶,冷湯也會出現類似凝乳現象(冷後渾cream down)。

葉綠素(Chlorophyll)

與茶菁色澤有直接關聯,分子極為不安定,畏光、怕熱與強酸,脂溶性不溶於水。製作時,能以快速高溫破壞活性物質,使葉綠素在鮮葉中固定鮮綠色澤;這點能瞭解滇青與滇綠在色澤上差異的原因。

葉綠素遇光、熱與強酸將迅速脫鎂而導致茶菁色澤變異,若茶葉吸溼又在高溫條件下,脫色更加明顯;這點能說明緊壓成品在經過高溫、高溼、壓力之後,如果再以日曬乾燥,茶菁將快速脫色紅變。

咖啡因(Caffeine)

約佔茶菁3~4%重量,為茶湯口感中苦味的主要來源之一,有興奮、利尿、加速代謝等作用。在茶葉製作中,與兒茶素結合能減緩對人體的刺激性,茶湯質苦味也降低。以季節來說,秋茶的咖啡因含量最高,其次為夏、春茶,這也是秋茶較春茶苦的原因之一。

氨基酸(Amino acid)

氨基酸的含量與茶葉細嫩度成正比,春季茶含量最高,夏、秋季較少。遊離型氨基酸(Free amino acide)存在於茶梗的含量高於嫩葉,其中茶氨酸(theanine)比例高達50~60%,可說是決定茶葉香氣口感的重要指針。

礦物質(灰份)

茶葉中礦物質含量約佔5-7%,其中70%左右能溶於熱水而被人體吸收。其中以鉀、鈣、碘、磷最多,其次是鎂、鋁、錳、銅、鋅、鈉、鎳、鈹、硼、氟及硒等。茶湯中陽離子遠高於陰離子含量,在食物酸鹼分類來說,屬於鹼性食品(灰份酸鹼度為9.40),能保持血液為弱鹼性,預防慢性疾病的產生。

鉀,易溶於水中,排除血液鈉含量,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氟化物對防齲齒有重要作用。錳,可防止生殖機能紊亂和驚厥抽搐,並有增加免疫能力與超強的抗氧化作用,但很難溶於水中,亦不容易為人體所吸收。鋅,可以促進兒童生長髮育,防止心肌梗塞與暴卒,並有抗癌作用,茶葉中的銅、鐵對造血功能有幫助。

渥堆與微生物

曬青毛茶經過灑水渥堆,因水分與溫度提升有利於微生物生長。在渥堆過程中,參與作用的微生物包括酵母類(saccharomyces)、細菌類(bacterium)、黑麴黴(aspergillus niger)、青黴屬(penicllium)、灰綠麴黴(aspergillusgloucus)、根黴屬(rhizopus)等等。在整個正規渥堆生產過程,並沒有發現導致人體致病菌類,而因氣候、環境、水質與製程等等過程中,所產生不同菌類比例,終而產生代表各廠方渥堆熟茶的特殊風味。

日光臭(Sunling flavour)

茶葉內含物中有些物質經過光線照射會產生質變,兒茶素、葉綠素、胡蘿蔔素等,目前瞭解到溼度、溫度、氧氣等對茶葉劣變的影響不如光線的破壞。茶葉經光線照射會產生波伏來(Bovolide,酮類),此為檢驗茶葉經過光線產生質變的重要指針物質。

油耗味(Rancid odor)

茶葉在製作或儲存過程中,若產生過度氧化現象,比如普洱茶見光、過度通風等,導致與茶葉香氣有關的不飽和脂肪酸氧化產生醇類、醛類揮發性物質,則產生油耗味。

金花

冠突麴黴(AspergiLlus cristatus)與謝瓦式麴黴,金黃色顆粒散佈。存在於緊壓茶中,以湖南千兩茶(花捲)、茯磚為代表。形成原因在於緊壓時的溫度、溼度控制,外幹內溼、外冷內熱,由內而外,稱之為(發花)。

浸出物

茶葉內可溶解於水中的內含物總稱,例如咖啡因、多酚類、胺基酸等等。多數認為,浸出物質比例高的茶品,香氣口感較明確、湯質較滑稠,反之則較淡薄。雲南栽培型野生茶水浸出物,高達46~52%,為所有茶類最高。

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茶葉品質的穩定性。一般臺灣烏龍茶的水分含量控制在3~5%之間,以防止其氧化、劣變。而普洱茶為後發酵茶,以渥堆熟茶大約在9%,貿易出口標準為9.5%。新制生茶大約在7-8%左右。

普洱茶儲存條件,一般在相對溼度70-80%左右最為適當,保持茶葉水分含量12-16%,在不發黴的狀況下快速陳化。但在目前市場上入倉茶來說,高溼度才是快速改變茶質的有利環境,以置放於溼倉的人倉茶品來說,其水分含量高達20-30%之間。所以在水分含量的標準,對普洱茶品質的穩定性來說,還待持續研究與驗證。

血脂

通常一般包括有膽固醇與三酸苷油酯(俗稱中性脂肪),膽固醇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HDL)、低密度膽固醇(LDL)、極低密度膽固醇(VLDL)、乳糜粒。高密度膽固醇又稱為好的膽固醇,它可預防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其餘的又稱為壞的膽固醇,容易沉積在血管壁,導致血管硬化、狹窄。

經法國、日本、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等醫學臨床證實,普洱茶能降低三酸苷油脂與膽固醇在人體血液內的含量,減少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脂(EGCG)

學名: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脂(Epigallocatechingallate簡稱:EGCG),屬於兒茶素類,為很強的抗氧化劑。

主要存在於綠茶類,其他發酵茶存量比例降低,比如紅茶中EGCG的含量只有綠茶類的十分之一。新制普洱生茶(滇青)因為發酵度低,多酚類兒茶素所含的比例遠較一般茶種高許多,相對EGCG含量也增加。

現代醫學證實,EGCG能減少血清中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LDL)、增加高密度膽固醇,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並能提升人體免疫系統、抑制腫瘤的生長與代謝。

現代醫學所研究範圍,受EGCG抑制的癌症或癌細胞種類涵蓋非常廣,有攝護腺癌、乳癌、卵巢癌、大腸癌、黑色素瘤、皮膚癌、口腔癌、淋巴癌、肺癌、骨癌、胰臟癌、膽管癌及子宮頸癌等。EGCG作用的機制尚未十分清楚,目前都只是在細胞培養的實驗階段,並不能百分之百保證臨床上EGCG能抑制該種癌症增長。除了預防心血管疾病、提升免疫系統、抗癌效果外,也被認為有減肥或美容的效果,目前不論是抗癌或減肥美容,在正常適當用量下,尚未有任何論文提出會有副作用。

二甲氧基苯

曬青毛茶在渥堆過程中有微生物參與,茶多酚和兒茶素類產生氧化降解,茶黃素和茶紅素的含量也不高,胺基酸和醣類含量也有減少,但也形成了許多特異的香氣化合物。此時,二甲氧基苯與三甲氧基苯明顯相對增多。因此,普洱生茶的抗氧化作用,以多酚類化合物、茶黃素等為主,渥堆熟茶的抗氧化作用,則以二氧甲基與其衍生物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