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緣何獨不毀孫權墓

孫權死於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四月,時年71歲,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年過七十的皇帝。死後,陵址卜擇於城東的鐘山附近,即今紫金山。孫權墓的具體地點,其實並沒有確定,大概是在今天中山陵園內的梅花山,即明太祖朱元璋孝陵的正南方。此地原名孫陵岡,可能就是因為孫權葬於此的原因吧,民國時才改為叫梅花山。現在僅剩下一個高岡,地面遺蹟不存。

朱元璋緣何獨不毀孫權墓

孫權墓到了明初,險遇被掘之災。當時,明太祖朱元璋也看中了孫權當年選的風水寶地,想將壽陵營建在這一帶。在正式點穴獨龍阜、破土動工前,手下已將陵地周邊的古冢古蹟一律挖掉,南朝高僧梁僧寶誌墓,就是此時被移走的。當時,陵工大臣李新準備將孫權墓也掘毀。一天朱元璋到現場視察,認為此舉不妥。他說,“孫權亦是好漢子,留他守門。”

朱元璋緣何獨不毀孫權墓

朱元章此舉被不少人認為是“仁人孝君”之大善舉。其實,朱元璋不毀孫權墓,另有玄機。從風水堂局上來說,帝王陵都是風水寶地,後有祖山,前有案山、朝山。近為案,遠來朝,孫權墓所在的梅花山,正是孝陵風水堂局中的“案山”。如果朱元璋將孫權墓挖了,那也破壞了案山的風水,迷信的朱元璋最忌諱這事。

朱元璋緣何獨不毀孫權墓

所以,孝陵的神道在孫權墓這裡,有意拐了一個彎。而這一拐也大有玄機,整個陵區暗合呈北斗星狀,孫權墓正在杓頭內,而控制杓頭的“柄子”正是朱元璋的孝陵地宮。

朱元璋緣何獨不毀孫權墓

可見,孫朱元留下孫權墓的意圖絕不是想讓孫權給自己當守門員,他的鬼點子是讓孫權給他看住風水!而最早想起這個鬼點子的,應該不是朱元璋本人,最有可能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風水大師劉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