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天气越来越热,又到了动不动一身水的季节。

即使一天洗一次澡,身上还是像穿了一层“雨衣”,黏黏腻腻,总感觉不清爽。

这个时候,你需要——搓搓泥了。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好了,严肃点,咱们今天说说怎么对付夏天里缠人的湿气。

夏天气温高,很容易出汗。一出汗,我们就贪凉,一贪凉,转眼就到了空调下。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于是乎,本应该排出来的汗,就这么活生生地被“封印”在了身体里,成了被困在我们身体里的“湿热”。

不仅让我们感觉黏腻,还很有可能在我们的皮肤上搞事情:让我们痒啊,不停地抠啊,搞个湿疹啊……(可以说是非常调皮了)

除了出汗不透彻造成的体表的湿气,还有一个原因,是造成身体里湿气堆积的“头号嫌疑犯”。

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当地面温度低,下雨之后,地面就很容易积水。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而当地面温度高时,水倒上去马上就能被蒸腾到空气中。

别说水了,鸡蛋都能给煎熟了——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所以,水是否能被蒸腾到空气中(被身体高效吸收、利用)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地表温度

在我们的身体里,地表的温度就是我们脾胃的温度和功能。

当脾胃的温度低、功能弱下,湿气重的话,你会有这些表现:

① 舌大有齿痕

齿痕舌是典型的湿重的表现。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② 头沉,头重如裹

头脑不清醒,像扣了一个帽子,这是在上湿重的表现。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③ 容易疲劳

湿性重浊,容易阻滞气机,人做事就觉得疲劳,精力不够充沛。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④ 食欲差

湿邪困脾(脾具有喜燥恶湿的特点),会出现食欲欠佳,腹胀。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所以,如果说要祛湿,就要从两方面入手:把地表的水去掉的同时,把地表温度搞上来。

放在身体上说,就是要在祛湿的同时,恢复脾胃的功能。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接下来,就要请出今天的主角啦!

你知道慈禧太后最喜欢吃的点心是什么吗?

你知道《红楼梦》第60回里介绍了什么东西的吃法吗?

慈禧太后特别爱吃茯苓饼,并常以茯苓饼赏赐宫中的宠臣。

因此,茯苓饼成为御膳名吃。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红楼梦》第60回中详细介绍了茯苓霜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滚烫开水将茯苓粉冲化、调匀,每天早晨起床后吃上一盅(净重量约20克),其美容滋补的效果最佳。(茯苓霜在当时是很珍贵的,是柳氏的哥哥从广东的一位官儿处得来的)

说到这儿,你该知道今天的主角是谁了吧~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没错!就是——茯苓君~

茯苓是经方用药,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可以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经验后方》中记载,食用茯苓“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

”。

《本草品汇精要》上记载:“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和雀卵”。

《本草正》盛赞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

茯苓这么惹人喜爱,成就祛湿大业,可不能少了它啊!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吃货专区

茯苓药食同源,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入食的药物。

吃货们,让茯苓加入你的食谱,为你祛湿健脾,在满足口味的同时,带来健康吧!

茯苓白术母鸡汤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食材:白术15克,白茯苓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鸡块300g,枸杞15克。调料精盐适量,生姜,清水适量。

做法:

1、将鸡块洗净,氽烫,备用。

2、将其他材料洗净。

3、锅中加水烧沸,下入鸡块焯透,打去浮沫捞出。

4、将鸡块加入沙煲内加清水煮沸,将各种原料全部放入大火煲至20分钟,转至小火煲2小时,撇出浮。

茯苓、白术健脾祛湿,白芍、甘草,养血补津液,生姜温胃散寒。

健脾祛湿,补血养阴,你值得拥有~

四神汤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做法:把食材都洗干净,加水熬一熬就好啦~

四神汤由山药、茯苓、芡实、糯米做成,有恢复脾胃功能、安神之效,脾胃功能好了,才能杜绝生湿之源。

中医迷专区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经方祛湿,恢复脾胃功能,可以来点不一样的~

也顺便告诉大家中医里“化裁”的意思~

小建中汤化裁

小建中汤原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胶饴一升

参考剂量

① 按照一两等于15g:

桂枝45g 白芍90g 生姜45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麦芽糖100ml 茯苓60g 生地90g

② 按照一两等于5g:

桂枝15g 白芍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2枚 麦芽糖30ml 茯苓20g 生地30g

“化裁”就是在原方的基础上,根据每位病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用方目的,而进行药味、药量的加减。

小建中汤中,大剂的白芍可以加速气血循环,从而增强脾胃的运化吸收能力,脾胃的功能可以得到恢复。

同时,我们加上了茯苓,这时,茯苓可以帮助祛湿,排掉身体里的废水。

废水排走了,我们的身体需要新鲜的水分,这时我们就加上了生地来补充津液。

整个过程,就实现了在排废水的同时恢复脾胃功能的目的。

祛湿健脾,美容养颜,茯苓——你值得拥有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特别提醒:

湿气护体?不,我拒绝!

系统学习小道经方课程:优酷搜索“小道经方”

小道经方QQ群: 215350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