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预警机空警3000,比起空警2000有哪些改进?

小亦乐乐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空警3000预警机,至少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有这么一个型号。

(上图为网友制作的空警3000)

这个图在网上流传很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所谓的空警3000是采用运20国产大型运输机改装的,而且发动机还是WS20大涵道比发动机,比现在使用的WS18直径大不少,不再有空警2000那种大盘子一样的雷达顶在飞机上,采用的是共形阵雷达天线。

上面几幅图是深圳卫视的一款军事节目采访的国内专家的话,似乎也证实了采用运20,并且采用共形阵雷达。

采用共形阵雷达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但是是不可能像网友设计的那样,制造那样的预警机,而之所以采用圆盘状雷达作为预警机雷达,那也是经过几十年的经验才搞成这样的。

(图为以色列早期费尔康预警机)

共形阵雷达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早在20多年前,以色列就在波音707平台上搞过六天线阵列共形雷达,但是以色列费尔康现在不也是顶着大圆盘?就在于这种共形阵雷达设计有着非常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对周围环境的探测能力不均等,有大量观察薄弱区域甚至是盲区。

(图为空警200)

由于空警2000数量较少,而国土面积又极为广阔,所以我军又研发了比较小的空警200作为补充,但是这种平衡木和共形阵也是有一样的缺陷,因为探测能力不均衡,非常容易被敌人利用,如果采用航线规划,比如8字飞行,只是缩小了这个差距,但是也要付出航程、续航时间等代价。

(图为空警500)

所以采用大圆盘的空警500淘汰了空警200。

(图为运20)

实际上采用运20的空警3000就比空警2000先进了(当然实际上运输机改装成特种辅助飞机并不是很合适,在油耗航程和舒适性上都要差很多,但是目前确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用伊尔76运输机改装的空警2000的航程和续航时间实在太短了,根据央视的报道,采取每次单机起飞的方式,每架预警机飞行2个批次,单机飞行时间超过8小时,两架预警机在空中进行任务交接,以保证空中预警情报的连续。3架预警机,每架飞2个批次,这即是将24小时划分为6个班次,每次值班时间仅为4个小时。正因为巡逻时间太短,加上只有伊尔76运输机太少,只能用空警500作为弥补。

运20的航程,尤其是采用更省油的大涵道比WS20以后,会有比较大的进步,那么巡逻时间就会更长,作战效能自然更加高。

其次就在于会采用L波段,因为现代战斗机已经进入五代机时代,隐身化是大势所趋,如何在远距离发现隐身飞机,对于预警机而言是攸关生死的事,因为现有的预警机对于J20这种高性能隐身飞机的探测距离低于80公里,可以穿透对方的空中防线,直取预警机这个上将首级。L波段比现在预警机大多数使用的S波段更长,对于隐身飞机的探测距离会有所增加,那么将会极大的增加预警机面对隐身战斗机的生存能力。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兵器次元


我们的预警机可谓是走过了艰辛的历程,想当年研制我们的空警-2000的时候,都已经被定型为民族尊严的“争气机”了。回想那段历程,我们的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真是满腔泪水。经过我们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我们拥有了我们自己的预警机空警-2000。

当跨越了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这道门槛,我们的预警机发展逐渐步入了快车道。从空警-2000和空警-200作为第一代的预警机开始。我们已经在以空警-500,空警-600为第二代,本文问题的空警-3000为我们的第三代预警机,也属于正在研制之中的预警机,当然具体参数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就是知道也不能告诉你,我们就根据一些相关的报道推测一下。

当我们从空警-2000的研制就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体制,心就是一个高起点,但是我们国家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公关了这里的技术难关。成功地填补了我们国家没有大型预警机的历史。放眼世界能研制大型预警机的国家屈指可数,而我们研制的却是数一数二的。



由于空警2000预警机采用了伊尔-76MD运输机为载体我国的数量有限,无法得到进口。这也是我国缺少大飞机的短板说导致的,为了解决国内巨大的预警及需求,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研制了空警500预警机。虽然在续航力上比空警2000有所欠缺,但是在改进的雷达机载设备上,一点也不次于空警2000的能力。


当我们运-20运输机成功首飞后,我们又有了新的选择。这样大航程,大滞空时间的大型飞机平台已经拥有,我们国家就开始了空警3000的研制计划。根据王小谟院士谈起的未来预警机,我们对我们的空警-3000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运-20大型运输机

空警3000预警机将会采用新型蒙皮式数字阵列有源电子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对预警机认知,还是机背上背着一个大大的雷达罩。空警3000预警机完全取消了这样的机体构型,不会在对飞机的气动外形造成很大的影响。


网络传言的空警-3000预警机CG图

而是采用机身蒙皮分布式布局的方式,对机体的气动外形影响相比较而言,做到最小。可以通过分布式蒙皮数字阵列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布置在机头,机身两侧,机尾,机背,机腹等需要布置的位置。这样可以大大方便雷达的探测,和减少雷达探测的盲区。


据推测雷达探测能力将更上一个台阶,最大的探测距离将达到600km以上。并且同时跟踪至少100个空中目标。至少指挥50架以上的战机进行空中作战。并且还具备对空警戒和对地侦察的多功能,完全可以做到一机多用。美国是既需要E-3又需要E-8,无法实现功能覆盖相结合。


淡然小司


中国预警机大盘点

目前,中国的预警机共有三种:空警-2000、空警-200和空警-500,其中,第一代是空警-2000和空警-200,主要解决了中国预警机的有无问题;第二代是空警-500,主要是解决了中国运九背上圆盘问题;第三代就是当前热议空警-3000。

众所周知,虽然空警-2000可以承担战略级别的预警任务,但是在空警-2000的身上还有很多不足,最主要的是其机载平台是俄罗斯提供的伊尔-78运输机,该运输机数量有限,因此空警-2000亦数量有限。然而,中国运-20的服役,已将平台问题悄然解决,中国空警-3000应运而生。

空警3000已“先声夺人”

目前,中国空警3000还未诞生,但它的热度一直未减。有关该预警机的信息主要有,

近日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研制国产大型空警-3000预警机;2017年初,军事专家尹卓在央视《今日关注》中称,中国正在通过运20运输机研制国产空警3000预警机;再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漠在谈到中国预警机发展趋势时表示,“人们可以在机身表面的各个部位安装共形天线,从而彻底打破机身气动外形对于雷达天线布置的限制,彻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形’”。

空警-3000性能大猜想

综合媒体报道,当前,大家对中国空警3000的猜想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 采用蒙皮式有源相控阵雷达,空警3000计划在机背、机腹、机底,机身两侧、以及机头安装这种蒙皮式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最大探测距离可达600公里,可同时跟踪至少100个空中目标。同时,可减轻电子设备重量,以携带更多燃料,其航程可增至7500公里,连续滞空9个小时。
  • 天线罩仍采用360度共性天线罩,且多层次相控阵天线单元成立体化的椭圆式列阵,机体与雷达天线实现一体化,可能原来空警-2000顶上的圆形雷达天罩取消,既没有大圆盘也没有平衡木,实现雷达与机体已经融为一体。
  • 空警-3000采用全网化技术,运用新型相控阵雷达。可以说,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的技术已经领先美俄,空警-3000预警机可能会超越美俄10年。


武器风暴眼


图注:C919改装的国产新一代预警机想象效果图

空警2000是中国空军大型预警机,服役时间已经超过十年,从装备更新换代的角度看,新一代国产大型预警机应该已经处于研制开发之中,正如外界推测的那样,新型预警机名字很可能以空警3000命名。

预警机其实就是平台+雷达的组合。空警3000的平台,当然不会同空警2000一样,仅有伊尔76这个选项,如今,中国军用运20或民用C919都是空警3000的可用平台。

以运20为例,它是200吨级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载重量和体量规模毫无疑问可以满足配置更多设备和人员的需要。但是,如果对比国外的大型客机,可以发现它可能还是有一些暂时不太理想的地方,没错,它的载重量很大,达到50吨左右,改装为预警机时,实际上不需要这样大的载重;如果不做改进设计,按50吨载重要求来设计的整机结构重量就会有很大一部分是多余的,这些多余重量会吃油严重,影响航时。

反观国产商用大飞机C919,情况就不同了,它的整体性能与波音-737相当,最大起飞重量在百吨级左右,实际上为中型飞机,在吨位上与运-20拉开了一些距离,但载机平台比运20“小一点”就一定是缺点吗?非也!

现代电子技术设备日趋小型化的关系,已经无需通过增加天线面积来提高雷达探测威力,据媒体公开报道,我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及其团队已经成功攻克了所谓数字阵列雷达技术,从使得“小飞机、大威力”成为可能。

传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产生足够高频率的发射信号,必须一级一级地进行变频,电路多,复杂度高,可靠性也相对较低;而数字化雷达直接以数字的方法产生一定频率的发射信号,省却了多级复杂电路,重量大幅度减轻,体积大幅度缩小。换句话说,现在“小一点”的飞机搭载“小一点”的天线,未必一定比“大一点”的飞机搭载“大一点”的天线威力小,也就是说,如果同样发展为预警机,C919和运20的雷达威力可能完全是接近的,但C919因为重量轻而更有经济性优势。


兵工科技


————————————————

长期以来,颇具神秘色彩的中国预警机项目一直是西方媒体以及军事观察家们高度关注的焦点。预警机作为战斗机战斗力倍增器的利器,能够在现代化空战中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在日常战备情况下也能形成战略优势。可在数百公里距离内发现、识别、跟踪多达数百个目标,向地面或海上指挥系统提供情报,为地面防空武器系统指示目标,或者引导友军飞机遂行作战任务,而起最醒目的标志就是背上形如蘑菇的雷达天线罩,但目前能够自行研制预警的国家并不多。

近日,据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运20基础上研制国产空警3000预警机,由于中国在预警机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因此,空警3000在技术上可能将不再采用常规布局,而是更加先进的共形机载预警平台,如果研制成功,空警3000无疑将是一款十分科幻的大型预警机。

美军表示,如果中国空警3000真的采用这样的设计思想那么其整体性能将超过美俄现役预警机,这也是美军长期以来次数稍有的服软言论。


据了解,中国下一代空中预警机空警3000,并舍弃了架高的圆盘状雷达整流罩,采用类似于以色列的“费尔康”的共形雷达,或更先进的智能蒙皮加共形天线技术,极大改善平台的气动性能和电磁隐身特性,可以显著提升武器平台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更是表示整体性能将超过美俄现役预警机,甚至于技术水平将整整领先一代!


空警3000其最大探测距离可达600公里,可同时跟踪至少100个空中目标。同时,可减轻电子设备重量,以携带更多燃料,其航程可增至7500公里,连续滞空9个小时。


空警-3000对五代战机F-22的隐身目标探测距离可以达到200公里,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发现距离达到300公里。可以说,空警-3000一旦服役,将使我国具有最强的空中预警力量。这样美国的F-22再也无处可藏!

————————————————————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光明科普


其实现在国产预警机中最先进的,并不是空警2000,而是空警500。

空警500是使用运9平台的中型预警机,要比使用俄制伊尔76平台的空警2000来得小一些,但是根据中国预警机雷达的翘楚——中电38所王小谟院士披露的消息,它属于“小平台、大预警(雷达)”,雷达性能比起空警2000不差反而更强。

大家都知道,中国获得预警机的道路是比较艰辛的,但是国产空警2000预警机的雷达水平起点也是很高的,很多权威资料都披露,它是一种由3面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组成的阵面天线,看似还顶着“大盘子”,但是相控阵雷达可以多波束扫描目标,3个阵面覆盖360度,比E-3“望楼”、E-2“鹰眼”等美军预警机的机械扫描雷达天线,机制上要更先进一些。

(空警2000三面AESA天线中的一面,数千个T/R组件组成)

空警500的雷达,按照王小谟院士的说法,使用了更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

这种雷达同样是有源相控阵机制,但是是完全软件化的相控阵雷达,雷达波束的运用场景更加灵活,也就是用途更多、更加敏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数字阵列雷达用于预警机,王院士因此也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小平台、大预警”,也是王院士开创性解决了国产预警机在载机平台方面弱点的捷径,运-9平台是纯国产的,但是空警3000很可能会换成性能好得多的运-20平台,这是空警3000显而易见的一个趋势,当然会根据特种机的要求,在气动布局方面进行一些修型。

空警3000还很可能使用共型阵天线,大家都知道现在国产055型驱逐舰用了综合射频技术,多部相控阵雷达、电子战、通讯天线都通过平板天线实现,雷达天线不再杂乱无章,电磁兼容性更好,那么空警3000很可能会把多面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天线也以共型阵形式布局,甚至会没有传统预警机必备的“大圆盘”,就像当年的“费尔康”预警机一样,贴在机身上,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

这大概就是空警3000的未来的模样,通过055型驱逐舰上的综合射频天线,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


跟乌龙涨姿势


,说起我国的预警机发展历程,还真有一段酸泪史,拥有自己的预警机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曾探索研制”空警一号”预警机.都因技术落后和经济匮乏,致使这架预警机半路夭折.,到了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大量预警机使用,导致伊拉克呈一边倒的溃败颓势,这时俄罗斯与日本也装备了预警机,这更加重了我国尽快拥有预警机的迫切性,我国又寻求与以色列,俄罗斯合作,共同研发预警机,后来又因某霸气国家的干预,合作计划被迫中断.几经屡次受挫,国防科技工作者坚定了自主研发预警机的决心,当时被称为”争气机.”

直到2009年,在国庆阅兵式上,空警-200,空警2000相继亮相,这两种机型共创造出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9项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获得重大专利30余项,在众多关键技术指标上均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机主流机型,美国智库詹姆斯敦评价称,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预警机-2000,比美国E-3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关于我国正在研发的第三代预警机,空警-3000将使用服役不久的运-20作为载体,其航程比起搭载空警-2000的伊尔-76运输机航程更远,内部空间更大,就未来的预警机是个什么样子,我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表示,下一代预警机将取消机身上背负的“大圆盘”采用更先进的共型天线,实现天线与机体的一体化,这项技术美国研制了十年未获成功,据悉要想实现这种思路,目前在技术上已获得重大突破,空警-3000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实现该功能的预警机,这将是广大军迷非常振奋的事情。


国史无双


中国相控阵雷达全部是14制造研制的,但由于14所是中国所有雷达科研所的老祖宗,它会支援其他十几个院所的!于是说:“14所是中国雷达设计 科研 制造的老母鸡,在全国各地下了十几个蛋,现在看,这些蛋都是合格的”!因为,目前相控阵雷达使用的芯片是华睿2号!这就是14所设计制造的!专用军用芯片!空警2000雷达用的是华睿1号芯片!空警500用的是华睿2号芯片!最近央视四套《走遍中国》节目《大国之盾》,在介绍中科电雷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中科电14所展开的!从第一台军用三坐标雷达,第一台多普勒火控雷达,第一台相控阵雷达到卫星对地观测雷达,远望测量船的火箭卫星观测雷达!都是14所设计研制的!我国军用芯片,华睿1号,2号都是14所设计制造的!


光线来了


所谓空警-3000,有网友绘制了以运-20为基础改装的空警-3000预警机想象图。

从想象图上看,这款预警机取消了空警-2000最为标志性的圆盘形天线,在飞机的机头和机尾加装了探测雷达,同时采用了智能蒙皮加共形天线。这种设计极大改善平台的气动性能和电磁隐身特性,可以显著提升武器平台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

但是,问题来了。未来运-20是否适合改造为预警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且不说,以目前中国运-20的产能,何时才能有“空余”的运-20来进行特种军机改装的尝试。就是运输机本身,改装为预警机也有极大的问题。

虽然运-20的机体大、内部空间大、发电机功率高,可以安装更大的雷达,探测距离较远。但是,运-20采用上单翼,翼挂的发动机离地面更高,不容易吃土,但是它会让机舱内很吵。所以,作为预警机的工作环境很难得到保障。要知道,预警机内部需要噪音很低,才适合各项工作的展开,所以这就制约了运-20改造为预警机的工作。

所以,国际上更多的是以大型客机作为预警机的平台。美国的E-3预警机、E-8战场监视飞机、KC-135加油机、RC-135侦察机、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都是改装自C-135/波音707这对“孪生兄弟”;美国P-8巡逻机、“楔尾”预警机,改装自波音737;日本E767预警机,改装自波音767。而用运输机改装预警机,不过是应急之选。所以,未来的空警-3000应该是以国产大型宽体客机为基础,改造而来的,而不是用运输机改造而来。


潞州节度


就目前从公开的网络上还是新闻媒体中,都还未获得中国新型预警机的空警3000相关确切的具体消息,只有在其新闻媒体采访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的专访时,的谈话中有提到中国的预警机平台与技术还是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下一代的空警系列不用多久就会有消息的。

现在中国空军的预警机数量,已经从原来几年前,其预警机数量极其珍贵,只能用于几个重要热点空域的实时预警,到现在的由王小谟院士带领的团队,研发出的新型相控阵雷达嫁接技术,成功移植到了国产中型运输机上,实现了预警机的彻底通用化量产化。

目前代表其中国预警机系列里,最先进也是最新的就属空警500了,该机型是中国研制装备的第三代预警机,与其美国同时代装备的在某些性能上还要先进。其机载预警雷达系统采用世界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相较于之前第一代(空警2000)大型预警的雷达,无论是其重量、还是雷达天线口径上,还是其情报处理能力、抗干扰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最新的空警500也真正的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高性能、新一代”的研制目标。

特别是该款机载雷达,针对其不断发展的隐身战斗机做了特意的系统研发,该雷达对其探测隐身目标和高超音速目标的探测能力、多目标跟踪能力、敌我识别能力等方面比空警-2000更强 。空警-500的探测盲区也大幅度缩小,其侦察距离、跟踪目标数量以及引导战斗机的批次都获得了空前的提升。再加之,新换装了新平台的运-9中型运输机,其不管是发动机还是其整体机身和航电设备上都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与开发,其整体战术性能与其空警-2000的伊尔-76运输机不相上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