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孔融让梨》这个典故对我们来说是家喻户晓,我们通常都会拿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让他们懂道理、识礼仪,让他们从小就要学会谦卑,恭敬。

而孔融这个人,我们对他了解到底又有多少?从小就如此恭敬,礼让的孩子长大后又是怎样的结局?我想知道的人可能未必很多,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三岁就知道让梨的优秀历史人物吧。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孔融,字汉举是东汉的文学家,鲁国人(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自小就特别爱读书,他可以说是博览群书。在《典论》一文中孔融被列为“建安七子”之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孔融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和对中国文学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在汉灵帝的时候他开始步入仕途。到了汉献帝时,孔融出任青州北海郡为相。他建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当时被人们称做是:孔北海。可是就这样的一位博学多才的”建安七子“之首,却被声称爱才的曹操给杀了,而且是连妻带子女一起遭到了曹操的斩杀。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曹操对孔融痛下杀手的呢?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今天我们就来就这个问题来做一番探讨,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一代才子孔融吧?

据史料查,其实起初曹操对孔融还是比较好的,而孔融也深受曹操重用。孔融的治国方略和对人的教化理念是相当让曹操佩服的。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可是慢慢的在长期的交往中,曹操却觉得孔融在与人辩论的时候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并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他虽然博学但却持才傲物,缺乏政治远见和他并不是曹操所认为的匡人济世的大才。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孔融一再的对抗曹操的政令,比如为了战争的需要,百姓的生机,当时的三国魏、蜀、吴,都下了禁酒令。可是曹操的禁酒令一下达,孔融他就偏偏跳出来写文反对。

文中充赤着讽刺意味,说什么喝酒误天下,那女人也误天下,为什么不禁婚姻和女人。此文一出,曹操就非常恼怒,但因为孔融声名远播,所以他就忍了没有立即杀孔融。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公元200年的时候,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长期的战争让社会一片萧条。曹操就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方针想要恢复生产力。但这项改革必定会败坏了贵族的利益,孔融知道后就马上跳出来第一个反对。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汉纪》中对孔融反对曹操的事情就有明确的记载:”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末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通过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孔融他人眼里是个不识时务的人,也可以看出孔融对曹操的反对已经到了让他人都觉得过分的地步。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他自从投奔曹操后,可以说孔融对曹操所做的每一件重大的事情都会跳出来表示反对,不分场合地对曹操冷嘲热讽,他自持自己才高八斗,几次三番的污侮曹操。试想如此长期以往谁能受得了?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孔融出身名门,才高八斗,所以为人并不是小时候那样谦恭有礼,他目空一切,桀骜不驯。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他早年的时候拜贺自己的外戚何进荣升大将军,因为何进没有来及时接见,他就把拜谒扔在地上,扭头而去,惹得何进大怒,甚至当时就要杀了他。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打败袁绍,甄氏因为姿貌绝伦,曹操就把她赏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为此又写了一封信,曹操原本以为孔融在夸他,后来一问才得知孔融在羞辱他,故而心里更加愤恨,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个内外不一的人,他外表看似宽容,但心里却不是这样的。

才高八斗的他,是什么原因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在以孝治天下的汉朝,孔融身为圣人的后裔,却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那个时代说出这样的话来,简直是离经叛道,于是曹操最终以”不孝“的罪名诛杀了孔融并且将其满门抄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