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農技課:走出生物菌劑的使用誤區

五分鐘農技課:走出生物菌劑的使用誤區

近年來,生物菌劑炒的很火,在綠色農業的政策推動下,許多商家轉型推廣生物藥劑、生物肥料等產品。為避免植保新人在使用上產生疑惑,今天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生物菌劑的內幕”和一些使用技巧。

行業標準模糊

國內經常組織各種生物菌劑的推廣會議,但目前市面上卻有很多“沒指標、缺標準”的現象。很多產品必須通過試驗嘗試的過程,才能被農戶接受,目前大多菌劑產品的好壞難以辨別,無法區分,每個廠家都能說出很多自己的優點,“調理土壤,促進生長,防病治蟲”。但是比如生物菌產品,裡面到底是什麼菌,有多少活體菌株,使用後能成活多少,對作物生長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具體數據是多少,都是模糊的。

生物源製劑的種類

生物製劑其實品種很多:生物活性菌劑、生物菌肥料、生物源代謝產物(例如阿維菌素)等等。例如“活性菌劑”,標籤上會寫“什麼菌 1 克> 2000 億”,意思是每一克裡面應該有那麼多菌株;再有就是純度,菌類繁殖都很快,菌劑廠家的工藝標準高,菌劑中的菌株就更純,沒有雜菌影響產品效果;菌類的品種也很重要,不同廠家都有自己的研發品種,而且目前市面上價格也不統一,貴賤高低差距很大,不同品種有不同的效果,跟酸奶的性質是一樣的。

五分鐘農技課:走出生物菌劑的使用誤區

生物菌劑標籤上寫著有效活菌數

​怎樣正確使用生物菌劑

“活體生物菌”菌劑對使用方法要求很高,還有生物菌肥料,它們裡面起作用的菌是活的,需要正確的“飼養”。1、溼潤的土壤更適合它們繁殖,所以生物菌肥必須保持土壤潮溼,並確定菌株進入到土壤之中;2、紫外線可殺菌,所以不要在強光下使用生物菌劑;3、生物菌也分真菌和細菌,所以在使用時,要與其他化學農藥分開使用,也儘量不要今天用了生物菌,明天就打農藥,諮詢好菌體菌種,殺菌劑會不會殺菌,等等。

生物菌劑的特點和選擇方法

各種生物菌劑產品中的菌類,本身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通過篩選和培養,得到製劑產品或肥料產品,治理生物,調理土壤,幫助作物健康生長,而且對環境友好,對人體健康。但培養的過程成本不低,生產要求很高,見效較慢,與化學藥劑之間有種博弈的關係。選擇生物菌劑產品時,首先要選擇大廠家,再有就跟買農藥一樣,選擇好的當地農資商,通過試驗等真切的瞭解產品效果。

不要選擇不斷變樣的新產品,因為研發一種菌類製劑是需要時間的。更重要的是看成分,市面上很多小廠家,出了許多產品,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卻宣傳很多不同的功能,這是一種營銷手段,我們要注意,問清楚產品的“專利號”、合格證、標準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