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设施三年内实现每周开放时间至少56小时

石景山区公共文化设施三年内实现每周开放时间至少56小时

石景山区将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石景山区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孟竹)到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将实现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全部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全面实现社会化运营;社区文化室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以上,空间面积和设备水平全面提升。7月12日,记者从石景山区召开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部署会上获悉,到2020年,石景山区将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如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又将给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记者了解到,三年内,石景山区将构建覆盖全区、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的石景山区文化中心主体结构已完工,涵盖区文化馆、博物馆、非遗中心、公益电影放映等功能,将在创建期内投入使用,成为地区新的文化地标。此外,到2020年,石景山区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将全部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全面实现社会化运营,社区文化室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以上,空间面积和设备水平全面提升。

记者了解到,“歌、舞、戏、诗、书、画—六聚石景山”系列文化活动每年将达到2000场次以上,流动图书车、电影放映车、流动演出车和科普大篷车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将精品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成为流动在石景山大街小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公共文化+科技助力打造书香石景山

石景山区文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手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石景山文化E站”、手机APP“石景山文E”等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传递最新的文化服务项目、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上咨询、在线点播、在线培训、报名参与和评价反馈。“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免费借阅,优惠购书,将在全区街道社区、商务楼宇、商场超市、学校公园等公共空间建设不少于50个书店网点,打造书香石景山。

一批特色文化基地纳入公共文化设施

据介绍,石景山区将打造八大处传统文化名片、模式口历史文化名片、永定河生态文化名片、首钢工业文化名片、八宝山红色文化名片、冬奥及创新文化名片六张“文化金名片”,助力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同时,郎园park良阅书房、全民畅读书吧、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北辛安城市记忆博物馆等一批特色文化基地纳入公共文化设施,逐渐形成政府+社会、标准文化设施+特色文化基地的公共文化网络。此外,大力开展西山永定河系列宣传文化活动,讲好“石景山故事”,进一步提升地区文化形象和影响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