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钦
很多人都有着我虽然开着宝马车,但我的心里却在哭泣的感受。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精神上信仰的缺失与灵魂的不够滋润。对于去过西藏深度行的人,尤其是见过朝圣者的人而言,《冈仁波齐》可能会让你更深刻的理解藏民族以及信仰这个词汇。
我去过西藏,但没有看到像电影中这样一步一拜的朝圣者,可能我只是个匆匆而过的旅客,没机缘真正见识到这样的信仰者。对于信仰的力量,我除了震惊,还有的就是可怕,震惊的是他们可以缩衣节食,穷其一生只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朝圣,只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转山。可怕的是为了朝圣,追求精神上的一次逾越,很多人可能就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真正说《冈仁波齐》之前,很有必要科普一下什么是“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神灵之山”,是藏民心中的一座神山,类似于我们汉民族心中的道家仙山—昆仑山。
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灵魂滋润的力量。简朴、归一的风格就像禅宗的顿悟法门一样,真指人心,让你当下成佛。而《冈仁波齐》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藏人那神秘的信仰源泉来自哪里?一种真实传达西藏特有的文化及精神的源泉。每磕一个长头都是对一种内心的谦逊,每一个长头都换来一次自我的心安,正所谓,此心光明,心安处即吾乡也。这就是灵魂的归宿感,生活中大都市里的我们即使吃穿不愁,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就是不知心在何处。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所谓的本命年,藏历马年信徒们认为如果转10圈,可在500年轮回中避免下地狱之苦,转100圈便可成佛升天。
对于电影中对“生死,不卑不亢,无喜无悲”的描写很有感触,记得以前看过索甲仁波切上师写的《西藏生死书》,真的是令人大开眼界,对于汉民族而言,轻易不言“死”,而且很忌讳这个字眼,但藏民族很可能对生、对死有独特的认知,他们中的很多人可以直面死亡,这种精神层面的差距跟信仰有莫大的关系。片中虔诚而淳朴的藏民,为朝圣而生,亦为朝圣而死,是一种对自然及信仰的绝对尊重与膜拜。电影里的朝圣之路是打消心中疑惑杂念的旅途,让人升起了去西藏的念想,甚至有一些曾经去过的人也打算以行走的方式再去一次西藏,正如我本人一样,还打算再去一次。去拉萨、去冈仁波齐进行一次朝圣。当你真真切切的体会了朝圣路上的每一次俯身所付出的气力,明明白白的感受过流淌在藏族人民血液里最自然坚定的信仰时候,你的心里也有可能充满了光明。
写到这里,想起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信仰”这两个字在我有心海里无限放大,也许正如《冈仁波齐》海报上所说的,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吧。这或许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了。十万个长头磕完,会洗净你一身的戾气,会让你谦逊,会让你内心充满光明的力量,或许你的幸福指数就会飙升了,面对影片中的人物,那些质朴而又虔诚的笑脸,你还会说你苦吗?累吗?
谁都不知道,当下还有多远。更不知道,下一个俯地起身,人生会如何选择。但只要内心充满信仰,你就会心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就会来则应之去则不留。你就会常存善护念。
更多精彩解读请移步至坐井观天象的文章。
坐井观天象
刚刚上映的电影《冈仁波齐》与同期院线电影相比显得独树一帜。这部电影没有流量明星,零特技,里面甚至熟脸的明星都没有,连语言都是最地道的藏语的《冈仁波齐》。故事发展平铺直叙,画面干净质朴得让人肃然起敬。
镜头里只有蓝天白云飞雪,没有繁华都市里的灯红酒绿,角色是一群有信仰的藏民,避开了现代社会男女狗血爱情的陈词滥调。
《冈仁波齐》以信仰剑走偏锋直指人心,美得不加修饰且感人肺腑。
No Fear In My Heart朴树 - No Fear In My Heart
为了信仰,五体投地
电影由一群藏民最普通的一天开始,以“朝圣”二字为主线,如同油画一般地展现了这一群对生命怀有敬意的藏民,为了共同的信仰,不远万里,去到被誉为“神山之王”的冈仁波齐朝圣的心路历程。
他们结伴同行,从他们住的普拉村为起点,一步一脚踏,头磕地,手贴地,心也贴地。
这当中有年轻人,老人和小孩子。他们不惧风霜雨雪,踏歌而行。
2.信仰使得活着充满仪式感
他们是生活得最原始的藏民,不被喧嚣的现代化大都会多打扰,整日以最舒服的方式和天地对话,与牛群为伴,只为最平凡的生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得极为纯粹,愿为了去到想去的地方,完成生命中最神圣的朝圣,上了路。
他们在朝圣休息的间隙招呼路上的过客同饮一杯茶,在寒天冻地的夜晚,收留露宿街头的旅人,大方原谅了撞坏他们唯一交通工具的鲁莽司机。随后一行人哼着歌,带着共同的美梦,迎着泥土的芬芳快乐上路。
去吃苦,去经历,在风雪的洗礼中获得身心的自由,在一次次的负累中解脱出由衷的快乐。
同吃同住,相互支持,渴望被祝福然后诚心去祝福别人,一路以庄重的仪式感做着与天地的交流,一路与人为善交换着对生命最大的善意。
没有疲于奔命,不去勾心斗角,更不会为了迎合所谓现代化,丢弃了初心和生而为之最可贵的自由和快乐。只是为了心中一个念想,去做去坚持去感受,这就是信仰。发自内心,无需多的解释和赞美,虔诚去实现就行。
他们把信仰保护得很好,他们被信仰保护得很好。
3.美丽的西藏,信仰的馈赠
这部电影是极美的,他不媚俗,他所呈现的风景与人物,美得真实动人,而非特技下的矫揉造作。
以信仰为引子带给观众一个关于西藏最瑰丽的想象,它那纯净的空气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如梦风光,关于宗教最为神秘的吸引力,以及没有被高速发展现代化大都会污染的淳朴民风民俗,简直就是大自然对于人类最特别的馈赠。
于是,生活在那里的藏民,爱他敬他,视他所赠的信仰五体投地。为了信仰而上路,以力所能及的身体力行完成与信仰的一次倾心交流。虔诚无比,坚定不移。
只有真正拥有信仰的人才做得到,也只有信仰才可以让人这样去做。
对信仰的召唤,对生命的尊重,对电影最原始的回归。《冈仁波齐》这样的电影小众却精美。
因为信仰二字,在这个已然将电影戏谑成工艺品的时代,显得庄重而大气。
张杨导演及整个拍摄团队,随着这支朝圣队伍,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全程真实记录,光拍摄就花费了整整1年。
“无论吃住还是工作,我们全程都在这条实实在在的朝圣路上进行。对我们而言,比拍摄电影更困难的是不得不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因为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谈起在藏区拍摄《冈仁波齐》的时光,张杨导演如是说。
整个影片中的人物都由非专业演员出身的当地人本色出任,电影没有脚本,全部真实记录,张杨将《冈仁波齐》定义为真实电影。
或许他不好看,但他给了一部电影灵魂和尊严,因为他就是导演和一帮制作团队以朝圣的方式拍出来的。
不去猎奇,极度尊重属于西藏的原始的美,一步一个脚印,摆正了电影工作者的姿态,只为了一部好电影虔诚而行。
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只有真心,看不见一丝向市场献媚的浮夸与夸大其词。给我们带来了信仰的力量。在这个华而不实,看脸不看演技,走肾不走心的电影市场大趋势下显得弥足珍贵。并通过难得的仪式感提醒我们,电影也是信仰的一种,我们需要信仰就如同需要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一样。
《冈仁波齐》未必到达了终点,庆幸的是他已经在朝圣的路上。
香港电影
电影《冈仁波齐》剧照
“
如果你许了个愿,请按照你许愿的步伐走。
最关键的是你磕头时,要有颗虔诚的心。
”
2014年,藏历马年,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一群人走上朝圣之路,一队电影人跟随拍摄。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电影《冈仁波齐》剧照
2017年,继《飞越老人院》上映五年之后,张扬导演第八部电影作品《冈仁波齐》6月20日上映,迅速引起关注和热议。影片用纪实的风格,记录了11位藏民为了各自心中的愿景,组成一个前往拉萨大昭寺与神山冈仁波齐的朝圣队伍。
用身体丈量一条朝圣路,是信仰还是困惑?救赎还是逃离?冈仁波齐又为何被称为“世界的中心”?在“中国的掌纹”系列之《大地栖居》一书中,作者萧春雷写到了这座神山。
电影《冈仁波齐》剧照
拉萨至阿里1500公里的漫长路途中,最精彩的点睛之笔,无疑是神山与圣湖。进入普兰县境不久,两列山脉之间出现了一个大湖,美丽的玛旁雍错如约而至,水色湛蓝,深情得让人想沉浸在湖里。圣湖背后,喜马拉雅山脉推出一座高大的雪峰——海拔7694米的纳木那尼峰,湖中倒映着它厚实的身躯。又行驶了半小时,北面的冈底斯山脉不甘示弱,在群峰簇拥下,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山——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656米的冈仁波齐峰如莲花绽放。它是亚洲藏传佛教、本教、印度教和耆那教最著名的神山,是“世界的中心”。
冈仁波齐
萧春雷 / 摄
我回头看去,高原的南端,纳木那尼峰还伫立在天际线上,与冈仁波齐遥望,相互打量。此前,我请教过许多人:为什么冈仁波齐是神山,而更高的纳木那尼峰不是?得到的回答都不得要领。一位藏族朋友说:“在我们看来,每座山都是神山,纳木那尼也是神山。”
我确实问错了,于是换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来转冈仁波齐,而不是纳木那尼峰?”
“你忘啦?不是有句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嘛。”
“那么,神灵为什么选择冈仁波齐,一座更矮的山?”
“这就要去问神灵了。”他哈哈大笑。
站在这里,我终于明白了答案的关键——因为纳木那尼峰的造型不完美。它的东坡是陡峭的刃脊,西坡却相当平缓,形成一个长长的斜平面,北坡又崩塌一片,看上去既不对称,也没有通常山峰的高耸、峻峭、挺拔之美。而冈仁波齐像金字塔一样高高耸起,峰顶微圆,南坡中央有一道纵向凹槽,显露出梯级水平岩层,像是通往顶峰的石阶,更衬托出它的雄奇与优美,
看上去像是坚强的头颅。喜马拉雅山系诞生了许多伟大而完美的山峰,但是在中段普兰境内,却没有一座可与冈仁波齐相比,仅仅出于美学的理由,后者也更容易受人喜爱和膜拜。西藏的每一座高山都居住着山神,都可称为神山。神山的地位与政治权力有关,例如“四大神山”之首的雅拉香波并不雄伟,仅仅因为位于雅隆河谷,随吐蕃王朝而发迹,地位便超过了名气更大的阿尼玛卿、念青唐古拉等神山。冈仁波齐作为上古时期最著名的神山,随着象雄王朝的灭亡,本教衰落,其在后世的藏区神山体系中也逐渐被边缘化,连“四大神山”、“九大神山”都没有入围。然而,冈仁波齐仍然是独一无二的神山,其骄傲在于它是一座跨宗教、文化、种族和国界的神山,受到信奉不同宗教的藏人、印度人、尼泊尔人、锡金人和蒙古人的广泛崇拜。
在圣湖玛旁雍错洗浴的藏族牧民
萧春雷 / 摄
冈仁波齐与印度的关系极为密切。据才让太先生《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一文,印度古代吠陀文化中的至尊大自在神,就住在冈仁波齐。传说混沌初开时,为了拯救世间,大自在神吞下了一个毒瓶,痛楚难忍,只好栖身于凉爽的冈仁波齐雪山,大自在神因此有了一个“栖冈底斯山者”的称呼。他的妻子乌玛、弟子楞伽王、神猴哈努曼塔,甚至妙音天女都把冈仁波齐当成寓所。大自在神就是后来印度教大名鼎鼎的湿婆。
印度还有一个以苦修闻名的耆那教,也与冈仁波齐关系密切。传说耆那(大雄)就是在冈仁波齐佛座岩修炼得道,创立了教派;他的长子巴热达亦率领19个兄弟一起出家,在冈仁波齐修行;耆那教第20位教主穆尼索热那塔曾带领信徒万余,在冈仁波齐苦修得道。简直可以说,耆那教就起源于冈仁波齐。
同为印度宗教,深受吠陀文化和耆那教影响的佛教,也早早铭记了冈仁波齐,将其当成传说中的须弥山、胜乐佛的圣地。后来佛教传入西藏时,更直接与本教争夺冈仁波齐。
最令人不解的是,站在印度平原上,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或许还可以看见纳木那尼峰,但肯定看不见冈底斯山脉,那么古代印度人怎么会知道冈仁波齐呢?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河流。藏族的河流都来源于雪山,而在冈仁波齐附近,分别衍生出马泉河、孔雀河、象泉河和狮泉河四条河流。马泉河为雅鲁藏布江之源,孔雀河是恒河之源,象泉河、狮泉河是印度河之源。一座雪山,成为南亚三条伟大河流的源头,不是“世界的中心”又是什么?想象过去,当本教的神山信仰越过喜马拉雅山脉,沿孔雀河谷,经过普兰传播到下游时,一定启发了印度不同教派追溯大河之源,并争夺这一神圣资源。
如今从拉萨的角度看,冈仁波齐位于荒凉的阿里,是藏区边缘,无足轻重。但是在象雄王朝强盛的上古时期,边缘正是它的优势。站在多种文明交会地带的冈仁波齐,其高大的身影投向四面八方,并且漫过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在辉煌的印度古代文化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两千多年来,神山冈仁波齐的精神高度,远远超过了喜马拉雅山,成为凝聚亚洲多种古老宗教的信仰中心。
磕长头朝拜冈仁波齐神山的信徒
萧春雷 / 摄
计划转山108圈的赞太公
萧春雷 / 摄
同一座神山,在不同宗教的信徒看来,居住的神灵各异,宗教仪轨也有些差异。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教徒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山的,本教徒却恰恰相反,按逆时针方向转山。你不用担心双方会磕磕碰碰,因为藏传佛教已占绝对优势,冈仁波齐附近数百公里内,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本教寺院,绝大多数香客都是按顺时针转山。
在转山过程中,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孤独地面对自己和神灵。这是一条宽阔的深谷,两边雪峰高峻,冈仁波齐出现在右边,依然是洁白的金字塔形,宁静地矗立在深蓝的天空下。天地之间,人影像蚂蚁一样渺小。走不多久,我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时不时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后面的转山者一个个追了上来。有行装简朴、健步如飞的藏人,手牵牦牛的驮队、背夫,也有紧握手杖的外国人、骑马的新加坡香客。有位外国女人一身蓝衣,骑在高头大马上,我打了个招呼,问她是不是来自印度,她不好意思地笑笑:“法兰西。”
我体力差,落在后头,但也有追上别人的时候。先是追上了更缓慢的易水,接着追上了一拨磕长头的香客。三位中年妇女,身前穿戴长及脚踝的围裙,双手套着一双布鞋,站立,高举合掌,跪下,全身向前趴下,双手前伸长拜,接着再站起,走到双掌落地的位置,重新开始跪拜,此起彼伏。她们中有两位是昌都人,一位是改则人,已经磕长头8 天了,全部磕完最快也要半个月。
神山背后的哲普寺附近,许多藏民搭起帐篷提供住宿
萧春雷 / 摄
翻越神山卓玛拉山口
萧春雷 / 摄
神山是一种伟大的存在,亘古如斯,超越任何个体的生命。在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簇拥下,神山巍峨屹立,支撑起无数信众的精神世界。说冈仁波齐是世界的中心,我原本并不当真,但我现在相信了。任何旋转都创造自己的中心。这么多血肉之躯无休无止地转动,像陀螺一样,终于带动冈仁波齐旋转起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随之旋舞……世界之轴就这样诞生。
本文选自萧春雷著《大地栖居》(“中国的掌纹”系列)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看过《冈仁波齐》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思考,一座拥有神秘传说的神山,对于这11位藏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7-09-26 01:25
——衡·Isabella
吾腔调
有时候,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很简单,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内心的信念。
《冈仁波齐》中的朝圣者,以及无数虔诚的佛教徒朝圣者,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每一步,都是为心中信仰而走……每一个当下,都是他们修行的重点,因为有着强烈的信仰,所以他们早就忽略了身体、生活带来的苦难。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有信仰就会有坚持,就会全心全意地为一件事付出,不会浑浑噩噩或者无病呻吟,就像现在流行的网络语“现充”一样。
再说回到电影,撇去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小二姐事件,《冈仁波齐》以及张扬的另一部藏地主题的影片《皮绳上的魂》,吸引人的不仅仅只是我们奉为圣地的西藏,而是因为导演还相信点什么,在商业片泛滥的当下,还有一席宗教信仰与虔诚灵魂的空间。
毒药君
《冈仁波齐》不是一部能让你激动的电影,但它注定是会让你思考的电影。
有目标的人生,真好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没有坚持下去。
当初马云拿到投资做阿里巴巴,他的投资人同时还投资了多个电商创业公司。每年,投资商都会把各个公司的人组织起来谈谈创业的进展。
刚开始,大家都在谈如何做电商。过了几年,就有人在说,他已经在做社区了,有的人在说他开始做交友了;又过了几年,当初的那百十几个创业者再到台上说创业的时候,不是在做垂直门户,就是在做杀毒软件,或者财务软件……只有马云一个人上去时说:呃……我还在做电商。
很多人都劝他试着去干点别的,但他并没有,直到做成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冈仁波齐》里,朝拜的人们在半路遇到有段路被水淹了,他们站在水边讨论了一下,最后说:要不磕过去吧?于是所有人就在20几厘米深的水里匍匐着磕了过去。然后拧干身上的水,换了身衣服,就继续走了。在他们眼中,朝圣的路上遇到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再正常不过,而他们需要做的,仅仅是“磕过去”。
“磕过去”看着是最简单的办法,却往往不是我们会选择的方法,我们太聪明,总会找到借口逃避。
那群心里总有座圣山的人,匍匐着,执拗地,向着目标进发,不死不休。
有这样的人,真好!
有目标的生活,真好!
平静而顽强地活着,便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
导演张杨,是一位对生活情有独钟的导演。
关于生活中一切痛点——成长、青春期、爱情、理想、激情、赡老等,他都能用其擅长的平静朴实的镜头精妙记录下来。
《爱情麻辣烫》中对都市的爱情进行了相册记录般的刻画;《昨天》中对已逝摇滚演员贾宏声的迷乱纪录;自传体作品《向日葵》中对自小长大的北京胡同中的人情实录的描画,记录了北京在三个时代中的静静变迁。平静地纪录,真实地表达,生活场景由此缓缓展开,平淡中透出一股坚定的力量,让人不知不觉被一种如向日葵般“顽强而执拗”的精神所感染。
在遥远的西藏边境,那里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平淡生活,此次,张杨把纪录生活的镜头指向了这里——文艺纪录片《冈仁波齐》讲诉了一个淳朴的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为完成父亲遗愿,带领村民前往圣山冈仁波齐朝圣,此去经年,众人历经艰辛和磨难,终于抵达拉萨。口袋所剩无几的朝圣者,为了筹备旅费,留在拉萨做起了临时工。当他们凑齐路费朝着冈仁波齐前进,在抵达圣山时,同行转经轮的老人终因疲累盍然离世。
影片中展现的藏区牧民生活,宛如荷兰画家维米尔对生活的平静描绘,吃饭、放牧、屠宰、诵经、睡觉,日复一日,在美丽的高原之上,静谧中蕴含力量。这些身处每日重复的人们,脸上有凄苦和愁容,却总能在阳光灿烂、风过高原时露出纯真又温暖的微笑,是什么在支撑他们抵抗着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
“生活捕捉者”张杨,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尤其是繁华都市中普遍缺失的东西——信仰。
《冈仁波齐》描述的是一群生活信仰者,他们不是专侍诵经求佛者,他们有着血肉丰满的普通生活,脱离了高深宗教色彩的生活者。因为有了信仰,所以他们的生活不可撼动。近5000公里的餐风露宿、贴地伏拜,途中遭遇朝拜妇女生产、飞来横祸至使车毁人阻、雪崩山体滑坡砸伤腿脚等,虽有些戏剧的跌宕起伏,但却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遭遇。所有的一切痛苦和疲累,都可以通过“信仰”得以疗慰。
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
加缪说:“要想了解一个地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探索那里的人们如何出生、如何恋爱、如何死亡。”
电影《冈仁波齐》在豆瓣的评分虽然只有7.6分,但是它完美的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种我们不曾见过的生活方式,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生活方式难以理解。
这种难以理解贯穿了整部电影。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叫扎西措姆的9岁女孩,为了跟着大人去朝圣,连学都不上了。一路上跟着大家风雨无阻的磕长头,有一天她对她妈妈说,磕的头已经很疼了,她妈妈的回答是:女孩子要多磕头,涨见识。
朝圣队伍中,还有一名怀孕6个月的孕妇,名字叫次仁曲珍,只有23岁。在他们磕到左贡的时候,这位年经的妈妈产下了一名小男孩,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妈妈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又继续她的磕长头之路。
发生车祸是这部电影里,唯一能表现戏剧冲突的事情。他们用来拉物资的拖拉机在318国道上与一辆越野车相撞,拖拉机整个车头基本上报废,但是处理这起交通事故只用了不到一分钟。
当越野车主说他急着送车上的人去拉萨看病时,拖拉机司机便让他走了。在他们的眼中,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原谅。
导演张扬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仪式感,而磕长头就是这个民族对生活的仪式感,冈仁波齐并不是终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念,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玉音YY
《冈仁波齐》丨这就是藏地的信仰
如果你去过西藏,一定遇到过那些拿着护手板,围着羊皮裙的朝圣者,他们几步一匍匐,旁若无人地朝着心中的圣地前进。他们的虔诚和坚决每每会令人惊诧万分而又钦佩不已。影片《冈仁波齐》记录的就是这样一群朝圣者的漫漫征程。
对于外界之人来说,藏区最有名的山是海拔之最珠穆朗玛峰,但对于藏传佛教而言,冈仁波齐峰才是心中的圣地,去那里转山叩拜可洗净罪孽,求得幸福。这也是《冈仁波齐》中尼玛扎堆等十余人的朝圣之旅的因由。这一行人中,有老人有孕妇有儿童有屠夫,他们有的为了完成长辈的夙愿,有的为了寻求佑护,有的为了消弭自身的杀生罪孽,在圣山的召唤之下殊途同归地踏上了艰辛旅途。
人的一生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地方是魂牵梦萦的,特别是对于精神层次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人而言,这种牵挂的缘起更能催生出一种莫名的冲动,这或许就是佛所说的缘。但是一些人走遍千山万水也终究是率性而为的,和《冈仁波齐》中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这一群人始终不同。前者是对一种情境的体验,后者是寻求精神的救赎。
《冈仁波齐》中的这群朝圣者相携上路,在特写镜头下,他们的叩拜比现实情景更具视觉冲击力,他们将用身体去丈量心灵与圣山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是2000多公里。当突如其来的车祸把他们拉物资的拖拉机撞毁之后,更是进入了苦行之上的苦修,他们要把车斗先拖上一段距离,然后再回头用叩拜来弥补这段空白。真实的信仰既是激励也是约束,容不得半点虚假。
《冈仁波齐》是一部带有仿纪录片性质的电影,描述得是朝圣路上的普通藏民的点点滴滴。因此,影片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最大的波折不过是途中仁次曲珍生子和那场有惊无险的车祸。因为写实性的拍摄手法,这样的矛盾冲突不会带来故事片那样夸张的戏剧效果,但这恰恰是《冈仁波齐》感染力之所在。而壮美的自然景色和匍匐前行的朝圣者完成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的和谐统一,这是或许就是影片在影像上想要表达的积极意义。
《冈仁波齐》中没有专业演员,从始至终都是这群普通藏民在本色演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被记录。这是难点同时也是影片的特点。就《冈仁波齐》而言,导演没有让“演员”刻意演戏,正是这一点保证了影片的整体纪实风格。
在第六代导演当中,张杨是相对低调的一位,但他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创作水平。从《爱情麻辣烫》到《飞越老人院》,从《洗澡》到《落叶归根》,从《昨天》到《无人驾驶》,无论是城市题材还是乡村故事,无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还是商业性质的影片,都能以新颖的角度去表现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并且在艺术和娱乐之间取得了难得的平衡。
《冈仁波齐》的拍摄是需要追随藏民的朝圣之路的,而以叩拜的速度从芒康到冈仁波齐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在当今急功近利的影视圈中,能够以这种执着的心态去完成一部可能得不到商业回报的作品,是需要勇气的。不论结果如何,都值得尊敬。
在我看来,如果是我们能够遵从内心,完成一段属于自己的旅途,做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其则有岸
在冈仁波齐要下映之前,赶着去看了,电影院的人比我想象的要多许多 我完全明白的知道这是一部摆拍的电影,但导演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纪录片。你要说这是在消费藏民和猎奇,其实也并不错。
我的确很好奇,我对磕长头这件事一直有异常的向往与好奇,从我看鬼吹灯开始,从我在普陀山看到一个个拾级而上的磕头人开始 其实过度化的宣扬西藏或贬低都不合适,也都很可笑 我喜欢的曹保平导演说过,电影应该是要表达一些东西的 出了电影院我一直在想,这部电影想说什么 导演是想要表达信仰的高尚吗,我并不这样觉得,电影里的他们恐怕也不这样觉得 导演只是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一群去朝圣的人,一路上发生的事 我想去朝圣,于是我便去了 我家的两个孩子想去,于是她们便也去了 没什么了不起的理由,就是想去而已 生活就是这样,孩子自然的出生,老人自然的死去 并没有过多的兴奋,也没有过度的悲伤 发生就是发生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是了 有人被碎石砸伤了脚,他说老天爷不公平,他的全家都没有做任何的坏事,但他却欠了债 他没有咆哮,他没有愤愤不平,他平淡的说了自己的不理解 尼玛扎堆说的是什么呢,他说“我们仍然要心怀众生的平安” 其实吧,我们只能接受,生活所带来的一切 片子里的人朝圣都有自己的原因,屠夫要减轻罪孽,有人要祈求家庭平安 父亲曾和我探讨烧香拜佛的理由,他蔑视一切带着要求而去祈求佛祖的人,他把这些人统称为临时抱佛脚 可有求就是错的吗?
这世界上有几个人可以无欲无求 我一直觉得人能给予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应当是尊重 你自然可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但你不应该嘲笑他们的信仰,是你口中的愚昧,因为他们也会用手机,也知道生孩子应当去医院 你可以觉得自己生活的特别通透高高在上,但你不该嘲笑活的和你不一样的人 我们各自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着,这何尝不是一种朝圣 我喜欢这部电影 因为他没有预设,没有批判,他只是告诉了你 朝圣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会做哪些准备,你看,他们也会偷个懒,他们都是祈求平安的普通人 这个世界上,谁又不是普通人呢 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学会接受 好的,坏的,所有的
影贫人
很遗憾今天(2018年3月17日)才看了本片,但也庆幸,在这个年龄没有错过它。今年北京的雪来的很晚,也貌似很少,但终归还是来了。借着周末,放下所有的包袱,一心一意的看了本片。
与其说这是剧情片,不如说是纪录片,关于信仰的纪录片。
总体来说一下这部片子。没有让人血脉贲张的桥段,没有悬念的开头,也没有一惊一乍的肾上腺素起伏,有的只是平凡,震撼,真实且扣人心弦。诚然,“大片”固然好看,但给我们灌输太多虚无缥缈,看再多的“大片”也不会让我们过好这一生,哪怕是涤荡几分心灵也不会。在这种越来越浮躁且匆忙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时不时的“用泪水将双眼自然而然的浸润”,强迫我们思考或者感慨一下人生,也只有看它或者看完它的短暂时间内我们才会有这种空闲,《冈仁波齐》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不是“大片”,却堪称大片。
这是一部关于藏民朝圣过程的电影式纪录片。在刚开始看之前我浏览了一下看客们关于电影的评论,好多人说为什么要这种生活,多么迷信,不开化等等人云亦云,说实话,说这话 的人才不开化。
从这部电影里面我看到了藏民们对信仰的虔诚。必不可少每晚的念经,也不会偷懒。在朝圣的路上,他们只要开始走第一步,就不会偷半步的懒,无论刮风下雨漫雾,无论河流挡道泥泞坎坷。生完小孩再回到前一天匍匐的终点继续朝拜,车子坏了拉一段路再返回去把没朝拜的路补上……
从这部片子里我也因此看到了信仰力量的真实模样。以前我觉得信仰的力量是种抽象的东西,但今天看了这部片子,我豁然开朗。信仰让藏民们生活朴素实诚,看看他们的脸,再看看他们一起吃饭的样子,这就是生活的模样。信仰让藏民们和睦相处,无论认识不认识,一句“过来喝茶”就化解了人与人间的尴尬距离。出车祸,他们也没大吵大闹,肇事者焦急的模样,“你先走吧”,信仰让他们善良。信仰也让他们时刻想着为大家祈福。……
有信仰,才好,无论贫贵富贱,不要你非得作出什么贡献,只要问心无愧,不过的行尸走肉就行。
人,真的性本善。
西栀北桎
佛教里讲: 大疑生大悟!
而这个电影里的一家之主,在去朝拜的路途中,一直在教育及灌输晚辈: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至于为什么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为什么全家要花费这么长时间去看一座山,而且路上要磕大头?除了以家长来教育晚辈,并没有其他可探讨的内容。
佛教里的“般若”智慧与磕大头没有一丝联系,磕大头只是形式,却被一家之主从上到下传承下去,只能说西域来的佛教到中国之后被扭曲了。
冈仁波齐之所以被称为神山,倒是有外星人的信息说,太阳系里的玛尔代克Maldek星球,坐飞船第一次来到地球降落的地方在这座山附近,留下了传说而已。
所谓转山能够洗清罪孽,也是对佛学的一种迷信说法,就是个体育锻炼而已。佛教的修行是心法,心到比身体到要实在得多。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虔诚的佛教徒不仔细看看佛经呢?即使看了佛经,佛祖早就告诫过: 要通过自己的修行实践自己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