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鄉村振興 山東非遺助力脫貧煥發奪目光彩

粘紙、晾曬、整形……近日,山東臨沂平邑縣高莊村,幾位村民在臨沂市級非遺項目

“劉氏翻花”的傳承人劉慶懷家中學習這項技藝。這幾年,平邑縣文化部門把“劉氏翻花”作為扶貧項目大力推廣,僅劉慶懷就直接教授村民數百人,不少貧困戶憑此增收致富。

推動鄉村振興 山東非遺助力脫貧煥發奪目光彩

▲劉氏翻花

在山東推動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非遺助力脫貧正煥發出奪目光彩,成效引人注目。

山東省文化廳廳長王磊介紹,近兩年,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基礎,山東初步建立了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同時,重點支持貧困地區具備一定傳承基礎、生產規模、發展前景並有助於帶動就業的傳統工藝項目;支持各地文化部門組織高校、企業及研究機構,深入挖掘、整理貧困地區傳統工藝項目的傳統樣式、圖案、工藝、文化內涵,進行分類研究,豐富現有產品題材、樣式、圖案。

推動鄉村振興 山東非遺助力脫貧煥發奪目光彩

推動鄉村振興 山東非遺助力脫貧煥發奪目光彩

▲魯錦 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在具體操作中,我們支持貧困地區利用當地已有的非遺保護設施、傳統工藝傳習所、閒置場所或企業廠房,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以具有市場潛力、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傳統工藝項目為依託,以培訓為重點抓手,以扶貧帶頭人作為組織、培訓、運營等相關工作的牽頭人,形成一個或幾個相對集中的生產培訓和交流展示空間。”王磊說,這樣做,幫助了當地有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學習掌握傳統工藝或相關技能,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激發內生動力,帶動就業增收。

將貧困地區的傳統工藝產品與當代設計相結合,打造出滿足社會需求、具有更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是實現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

推動鄉村振興 山東非遺助力脫貧煥發奪目光彩

濰坊風箏

推動鄉村振興 山東非遺助力脫貧煥發奪目光彩

楊家埠年畫

在濰坊市,當地文化部門積極鼓勵貧困地區非遺項目傳承人參與到山東省文化惠民消費季、“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等重大活動中來。同時,結合傳統工藝工作站的設立,濰坊市文廣新局還組織由設計師、專家、相關非遺傳承人等參加的團隊,幫助貧困地區設計和提升傳統工藝產品。此外,濰坊市還引進有陣地、渠道和平臺的知名電商企業及相關文化企業,形成產品聚合效應;採取“以銷定產”等多種形式,擴大銷售貧困地區的傳統工藝產品。

濰坊市文廣新局局長孫俐君介紹,當地計劃充分發揮非遺特別是傳統工藝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就近就業、居家就業的獨特優勢,引導返鄉下鄉人員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長,發展傳統工藝與文化創意產業。

分類施策、分步實施,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這是山東非遺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的基本原則。

推動鄉村振興 山東非遺助力脫貧煥發奪目光彩

2017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刻瓷)傳承人群研習研修培訓班開班儀式

為提升部分手工技藝的傳承水平,山東近年來以面廣量大、從業人員較多,有助於帶動就業增收、培育品牌的傳統工藝項目為重點,面向全省貧困地區開展定向培訓。其間,山東文化部門將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非遺傳承人群作為重點推薦研培學員,為貧困地區有意願、有一定基礎的非遺傳承人群提供免費研修研習培訓

根據山東省文化廳非遺處提供的數據,2015年至今,山東共協調安排各級資金1300餘萬元,用於支持非遺研培工作。在已舉辦的36期研培班中,90%以上的培訓班次、70%的培訓課程直接與精準扶貧脫貧有關;培訓的1600餘名學員中,有970多人來自貧困縣,240多人來自貧困村。

推動鄉村振興 山東非遺助力脫貧煥發奪目光彩

▲周村商貿民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山東還提出,對在貧困地區設立的國家級、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加大支持和傾斜力度,支持開展相關調查研究、規劃編制、傳習設施修繕、普及教育、宣傳展示、推廣交流等。對非遺項目集中的貧困地區鄉鎮、街道和村落(社區)實施整體性保護,保護相關文化空間和特定自然人文環境。

未來幾年內,山東將繼續引導和鼓勵貧困地區用足用好各項政策,加快推動本地非遺企業或家庭作坊改造升級。“我們將鼓勵和引導非遺企業、從業者,改進設計、改善材料、改良製作、提高品質。鼓勵和引導現代設計企業、文化創意機構走進貧困地區,與當地非遺企業、家庭作坊建立‘一對一’‘多對一’的合作關係,助力其改進產品設計理念、拓寬經營模式,實現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王磊說。

今年6月,山東省文化廳、省扶貧辦聯合制定印發《山東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各地文化、扶貧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非遺所在地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調動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依靠自身努力,結合非遺資源特色和優勢改變貧困落後面貌。

“我們將統籌國家、省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在支持方向上重點向貧困地區的非遺項目、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傳承人傾斜。”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說,未來山東擬繼續鼓勵、引導社會機構和資本投入非遺保護傳承、基礎設施建設等,不斷提高對貧困地區非遺保護的支持力度,在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