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自以为是,暴露了你的无知

不再自以为是,不再人云亦云,而是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不断学习和进步,终有一天,你会看到那个充满自信且内心柔软的自己。

1

你的自以为是,暴露了你的无知

前两天,Angelababy发了一条微博。

你的自以为是,暴露了你的无知

原来,在上期跑男中有一个环节是她和郑凯、沙溢同时竞赛,沙溢被频繁遭到惩罚,被水浇成了雕像,而Baby却很少受到惩罚。

于是就有很多网络喷子就开始发表言论了。

有人说:

觉得生理期不是借口,拿着千万的酬劳就该有所付出。

有人说:

拿着天价片酬还不付出,让我们观众看什么?快换人。

还有人说:

节目里触发关键词没被浇水,还拿生理期开脱,女运动员生理期训练比赛辛苦多了,怎么没喊委屈?

你在跑男里的作用就是露脸吗?

要相貌没相貌,要演技没演技,但只要嫁对了人,不用努力,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女生生理期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2016年Someet赛二爷发起了一个“让男生感受‘大姨妈’”的活动。

5名男生参与了这个活动,他们换上了裙子,穿上贴有卫生巾的内裤,打开输液管的闸门,“鲜血”就沿着软管,缓缓流到深处。

有的男生捂着自己的肚子坐在椅子上,有的则直接躺在了地面,血一股股流出,滴在地面上。

有一位男生在猛然站起的瞬间,血流不止,演绎了大出血的现场。

虽然只是体验,并没有真的在流血,但体验完的男生们还是感觉生无可恋,他们担心被人看到了会怎样,害怕别人的指指点点。

还有一种很强烈的心理暗示——血就是自己流出来的。

知乎上有位网友回答“女生来大姨妈是怎样的体验”,有三个方法:

第一:用一块约两个拳头大的石头置于小腹上,用绷带绑紧石头直至完全限于小腹中。

第二:穿上已贴上卫生巾的内裤,每隔30分钟分钟倒比例为1:4的玉米淀粉温水到卫生巾上。

第三:两肩膀各负重30KG,模拟女生经期腰酸背痛的感觉。

《桃姐》中说:

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 没有经历艰难,便不懂柔软。

但我们身边有太多人,喜欢用自以为是来掩饰自己的无知。

他们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把自己包装得与众不同。

殊不知,正是这样愤世嫉俗的态度,暴露了他们的无知。

你的自以为是,暴露了你的无知

2

因为害怕抛弃,所以异常焦虑

《小猪佩奇》是一部深受中国儿童喜欢的动画片。

轻松明快的画面感、简洁明了的故事线、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本身很正的三观。

让孩子们感受到幸福美好,也让成年人追忆缺失童年的单纯快乐。

活泼开朗但也会偶尔“欺负”一下弟弟的佩奇,可爱呆萌也会偶尔耍一下小心眼的乔治,温柔耐心但也有公主心的猪妈妈,老实敦厚但也会偶尔偷懒的猪爸爸。

这不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幸福家庭写照吗?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猪小妹一家,居然也遭到了诸多抨击。

不正眼看人、塑料姐妹花、阴谋论、腹黑、装逼……全部被套在了小猪佩奇和她的朋友们身上,单纯的动画人物被贴上了“社会人”的标签,还发明了一句顺口溜“小猪佩奇上身文,掌声送给社会人。”

网络有一个问题是:“你们烦不烦小猪佩奇?”

有一个回答很精彩:

小猪佩奇我不烦。

烦的是那些玩着老梗,还自以为潮到爆表的社会人。就像之前的阿狸、旅行青蛙一样,原本是可爱清新的东西,只是因为太火,所以被恶搞、被排斥、被贴标签。”

其实,玩佩奇梗、青蛙梗、阿狸梗的人,是一群害怕被时代抛弃,有害怕融入社会的人。他们借着这股风,发表着“与众不同”的言论,想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却往往暴露了浅薄和无知。

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做了一项研究,他们招募了667名志愿者,来调查网络喷子究竟是先天的性格缺陷,还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他们把这群分分为两部分,分别填写比较难和比较简单的问卷,然后让他们对网络上已有评论的一条段子进行评论,一部分段子下是比较中立的评论,一部分是喷子评论。

结果发现,在进行简单测试并看到中立评论的人群中,有35%的人发布了自己的喷子评论;

而在进行困难测试或看到喷子评论的参与者之中,这个比例跃升至50%;

对于既进行了困难测试又看到喷子评论的参与者,自己也发布喷子评论的比例达到了68%。

这个实验证实了:

消极情绪滋生喷子,而通过羊群效应,这些喷子又引出了更多喷子。

早在2011年,人民日报就发文指出:中国已进入“全民焦虑”时代。

这个时代,我们都害怕被抛弃,所以变得异常焦虑。

我们努力想融入别人构建的舒适圈中,于是人云亦云。

想要混社会,却没有胆识;想要出人头地,却没有本领。

于是很多人就跟风于简单的共同事物当中,用出格的言论,在群体中找寻自己的存在感。

你的自以为是,暴露了你的无知

3

不怕言语犀利,只烦无端指责

有人问:“鲁迅是不是喷子?”

有网友回答:“鲁迅和喷子的区别,在于读书的多少。”

《鲁迅日记》记录了他24年来度过的书单,包括9600多册书籍和6900多张古文物拓片,一共1.65万件图书。

李国文曾在《鲁迅的年终书帐》中说,在他的日记里,几乎每一页都谈书,每一月都购书,每一年都有书帐,自1912年到北平教育部任职开始,至1936年于上海逝世为止,数十年间,从未中断。

鲁迅不是毫无章法地乱喷,而是醍醐灌顶地呐喊。

他的《阿Q正传》,揭露了旧中国人的麻木与奴性。

他的《祝福》,为可怜的旧式女子们发声。

他的《呐喊》,痛斥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与摧残。

他的《记念刘和珍君》,激起了全国人的抗日热情。

喷子们,这些你们有吗?

我们不拒绝言论犀利之人,但讨厌没有任何本事只爱瞎逼逼的人。

比如不去思考工作报表应该怎么做,而是看见郭晶晶嫁入豪门,说她“太丑、整形、太寒酸。”

比如不去想财富自由如何实现,而是看见章子怡走红毯,说她“凹造型、绿茶婊、潜规则。”

比如不去想如何实现人生逆袭,而是看见郑爽参加综艺,说她“白莲花、太狂、炫富。”

他们把跟风排在最前,因为这些不用思考,不用负责,最省事却能有效地刷存在,而那些需要学习的、奋斗的、努力的、担责的,却被排在最末位,成为他们最不想触碰地方。

你的自以为是,暴露了你的无知

4

放弃自以为是,就是在逐渐成熟

作家麦家曾在《朗读者》中透露了自己青春时期的叛逆,十七年没有和父亲说过一句话。

他说自己非常讨厌自己的叛逆期,因为现在自己的儿子也在重复着他那不成熟的青春时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

成熟,这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自以为是,其实就是在放弃成熟

今天发表的言论,会在将来的某一刻重归你的记忆。

你将会意识到,当时所伤害的除了当事人,还有你自己,那个不成熟的自己。

成长,就是任性到理性的过程。

  • 不再自以为是,不再人云亦云,而是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不断学习和进步,终有一天,你会看到那个充满自信且内心柔软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