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台之際,大亞灣樓市火爆,大多要求一次性付款

最近惠州又火了。大概是從3、4月份開始,惠州板塊又異動了。搖號、一次性付款優先選房、凍資認籌,一些大品牌開發或者位置好的樓盤,紛紛提高了購房門檻。而拿到預售證的小樓盤,不出兩週,也已經賣得七七八八,只剩下邊邊角角。

銀行在貸款方面,也將房貸利息上調了30%—50%,進一步加重了買房的持有成本。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之際,大亞灣樓市火爆,大多要求一次性付款

176-0303-8963葉經理

惠州為什麼這麼火?目前來說,理由有以下幾個:

一、惠州是粵港澳灣區概念裡,唯一臨深而不限購的城市。導致全國資金湧入

二、海南限購,熱錢流入沿海城市

三、深莞惠要建試驗區了

四、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來交流了

五、惠州地鐵會與深圳14號線和16號線鏈接

六、深圳東進戰略下,龍崗坪山板塊利好帶動了惠州臨深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之際,大亞灣樓市火爆,大多要求一次性付款

這些所有原因加在一起,催化了惠州的樓市。其中最大的誘因,就是粵港澳灣區的概念,直接導致了全國各地的買家湧入。目前畫下的三塊大餅:雄安、海南、粵港澳灣區,雄安進不去,海南關大門,唯有粵港澳灣區在招手。

而在粵港澳灣區門檻較低的三個城市裡,肇慶,不挨廣深,山高地遠;江門,設了半年社保的條件;唯有惠州,沒有設限。幾把柴丟進來,自然而然惠州就火了。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之際,大亞灣樓市火爆,大多要求一次性付款

那麼問題來了。惠州現在已經遍地一萬三、一萬四的房子,還值得投資嗎?現在進場,會站崗嗎?筆者認為,至少在這接下來的一兩年內,惠州仍然合適進場。但賺錢的難度變大了。

很多人在討論一個熱門城市(的樓市)的時候,喜歡談三樣東西:GDP、流動人口、二手房交易量。事實上,這個標準並不是決定性的,不然你就無從下手了。

假如現在時光能夠倒流,你回到2015年,面對惠州五、六千的房價,而GDP、流動人口、二手房交易量這些數字模型還是差不多,結論是什麼?結論是惠州一定是不值得投資的城市。後來還是妥妥奔萬了。

惠州實際上是個非常特殊的市場。舉兩個例子,相信具有普遍性: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告訴我說,他打算搬去單身公寓了。我問他幹嘛不住家裡,他說,因為父母退休了,在家也沒事情做,所以打算搬去惠州了。我問,那你幹嘛搬出來?他說,家裡的房子租出去能收一萬租金啊,比我工資還高,父母拿這筆租金養老多好,我一個人,租個千把塊的公寓住就夠了,結婚了,再把房子收回來唄。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之際,大亞灣樓市火爆,大多要求一次性付款

我另外一個朋友,是東北人,他的父母,也住在惠州。我問他,為什麼你父母搬來廣東住,選了惠州呢?他說,因為家裡的預算買不起海南三亞的房子,惠州也靠海啊,氣候也挺舒服,最方便的是,它靠近兩個一線城市,有什麼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去廣深,他們覺得值。

從這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兩個投資邏輯:

  1. 深圳的持續的高收入和高租金會利好惠州,越來越多的深戶中低產家庭的中老年人(很多深圳人家裡只有一套房),會選擇在惠州養老
  2. 惠州離一線的資源很近,氣候條件又好,也會成為深圳以外,更多地區的人的養老選擇。

深圳是一個更新換代很快的城市。而上一代的深圳人,也將要邁入老齡化的趨勢裡。在不賣原物業,兒女留守深圳的情況下,多半會選擇宜居的臨深城市養老。而惠州開車方便,高鐵與深圳相連,工業化程度低,會自然成為很多人的首選。惠州未來一兩年(實際上時間線會更長,因為需求是會不斷產生的)的投資邏輯,也將會建立在這個趨勢上。

大花園、品牌開發商、生活配套完善,滿足這些條件的房子,都會是很好的溢價品。目前惠州滿足這些條件的區域不多。

我說的賺錢難度更大了,指的就是:

針對目前一萬多這個價位,從投資角度來說,我的建議是滿足以上條件的,還允許貸款的樓盤可以大膽買。但目前選擇不多了,因為市場需求大,這樣的優質樓盤,幾乎都要求客戶一次性付款。

不要害怕限售,“限售”的意思就是告訴你,三年後你就能賺一筆了,等一等。但這樣的房子,必須要辛苦地跑腿才能找到,這是一個體力與腦力兼具的活兒。

對於惠州,我想說,它的趨勢只會更好,不會更壞。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總體經濟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根據統計,經濟增速分別是紐約灣區的2.26倍,東京灣區的2.19倍,按這樣的發展勢頭粵港澳大灣區有望在5年後超越東京灣區,成為NO.1,未來世界第一大灣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