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降准後,今日又降息

昨日降準後,今日又降息。

央行今日發文,增加支小支農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共1500億元,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

央媽放水,加上多地樓市庫存告急,房價又要蠢蠢欲動?

昨日降準後,今日又降息

1-5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已經達到8600元/平,同比去年上漲11.6%!這意味著什麼呢?根據智聯招聘數據,一季度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為7629元,也就是說平均房價全面超越工資的時代已到來。

而百城住宅成交均價更是已經連續9個月突破1.2萬元/平方米,三、四線城市住宅成交均價已經連續9個月超過1萬元/平方米。

雖然“房住不炒”,但房價依然“漲勢喜人”,並且有加速跡象。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以6月截至17日的月內市場數據看,二線城市環比繼續上升,平均上升8%,同比上漲接近30%。

不光是二線城市,現在連拉薩的房價都突破一萬了,鄂爾多斯庫存也去了一半了……

昨日降準後,今日又降息

諷刺的是,房地產雖火爆,但調控一直在升級。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5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次數多達159次,同比增加60%。其中,僅5月份,全國就有超過40個城市發佈調控政策,當月累計多達50次。

為何房價越調控越漲,並且成交量還節節攀升?主要是各地方調控的同時,一方面又採取各種政策刺激或鼓勵居民湧入房地產市場,來實現調控的變相鬆綁,例如棚改、搶人大戰等。

以西安為例,2017年全年加上2018年一季度,新增落戶約有50萬人左右,這樣一來,樓市再調控也會不淡定。

總體來看,刺激地產拉動經濟的老路在上半年又開始重現,但是如今樓市風險高企,房地產泡沫越吹越大,央媽放水之下,房價必須嚴防死守,而要控房價,還是靠調控。在目前的環境下,地方政府如果還想鑽空子、炒房子,那確實就是“誤國誤民”了,現在來看,調控已經開始真正的升級。

昨日降準後,今日又降息

6月24日,西安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住房交易秩序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中有三點值得關注。

首先,《通知》明確在住房限購區域範圍內,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房,防止以企業名義投機炒房,這是全國首例暫停企事業單位買住房。

一直以來,以公司名義購買、持有房產尤其是住宅,是房地產調控的一大“漏洞”。我們不看別的,光看上市公司就一目瞭然。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已增至上千家,總共持有投資性房產市值超過9000億元。財大氣粗的上市公司都熱衷“炒房”,哪還有剛需什麼事,房住不炒又從何談起?

因此西安這一政策有利於緩解市場供需緊張的狀況,而那些想靠一套房來拯救上市公司業績的恐怕也越來越難了。未來這一政策可能會被多個城市借鑑,進而擴大至全國。

昨日降準後,今日又降息

其次,《通知》明確支持剛需家庭購房。不低於50%房源優先保障剛需家庭,剛需家庭有兩次搖號機會;未婚、離異不滿3年的單身不在剛需家庭之列。

最值得關注的是這個通知破解了房地產市場存在的一大難題,定義了什麼是剛需!想成為剛需還是很苛刻的。

《通知》提出了幾點條件,要求居民家庭包括夫妻雙方及其未成年子女、離異(喪偶)父(母)及其未成年子女,不含未婚、離異不滿3年的單身。

也就是說要成為剛需你得有對象,想必光這一個定義剛需立馬少了一半……然後離婚得滿三年,這一點更狠,那些為了房子假離婚的必須考慮配偶的忠誠度了,那些為了房子假結婚的也得考慮對方上一次離婚有沒有超過三年。當然最痛苦的還是丈母孃,結婚前沒房子這女兒到底是嫁還是不嫁?

昨日降準後,今日又降息

此外,《通知》還強化了商品房預售許可及交易管理。規定預售許可申報面積的最小規模,防止房地產開發企業多次分批、分幢開盤,拖延上市銷售時間;這一下吧開發商炒房的路子也給堵上了!也就是說,西安政策的出臺就是奔著“房住不炒”,為了剛需來的,如果政策落實得當,未來房價也會趨於平穩。

當然,除了西安外,長沙樓市調控也在升級。6月25日,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規定,本市戶籍家庭在限購區域內已有1套住房的,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四年後方可購買第2套商品住房;市外遷入對的戶籍家庭,落戶滿1年且在本市穩定就業,或在本市連續繳納24個月個人所得稅,在限購區域內限購1套商品住房。

也就是說,未來房地產加碼調控將是大趨勢,房價不是控制不住,就看地方政府是不是真的想控制。實在不行就學習學習海南——限購1套+70%首付+5年社保+5年禁售!自從宣佈全域限購以來,海南已多次出手調控樓市,從房價表現來看,確實是起到了效果。

昨日降準後,今日又降息

現在的調控政府還是想要壓制房價增速,並不想打壓房價。但是如果房地產持續高燒不退,房價持續任性漲上去,調控必將再次全面升級,而樓市的“冰凍”也將為其不遠了。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經濟繼續靠房地產拉動,至於泡沫嘛,到時候再說吧……

西安新政另一條值得關注的消息是:

在住房限購區域,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公司購房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繞過限購的管控,是當前限購中的一個漏洞,從媒體所曝出的案例中,最喜歡這樣做的是北上深。

兩個月前,上海翠湖天地開盤,因為梁朝偉和陳思誠參與搖號紅遍全國。在明星的光環下,幾乎無人注意在此次認籌搖號項目的購房者中,公司客戶佔到了55%。

4月,深圳南山區寶能城,打包了出售總面積為6342.3平方米的56套住宅,房屋售價4.21億元,接盤方為港股公司新體育。均價6.64萬元/平方米,只相當於寶能城前期二手房均價的7折。

這在三四線城市,也許並無影響。但對深圳樓市,卻影響很深!

一直到現在,深圳都在實施最方便的學歷落戶。但與這個政策相對應的,則是深圳嚴重稀缺的土地。

昨日降準後,今日又降息

在2017年深圳只供了一塊地,位於龍華,並且是隻租不售。在整個2017年深圳沒有一塊商品住宅土地供應。

而2017年,深圳通過人才引進,一共落戶了多少人呢?62萬,全國第一。

這就是深圳目前最主要的矛盾。如何讓更多真正有需求的人買到住房,這也是深圳最亟待解決的矛盾。

深圳發佈消息,《深圳市經濟適用住房取得完全產權和上市交易暫行辦法》將於今年6月到期,深圳市住建局在對其實施效果進行評估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了《深圳經適房取得完全產權和上市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自6月21日起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辦法指出,經適房簽訂合同滿5年後,業主可通過繳納增值收益取得完全產權或上市交易。

這在全國並不是第一例,但對於深圳來說卻非常重要,對於無地的深圳,如何更好地釋放流動性,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振政府想盡辦法增加流動性,而一方面公司卻又通過政策漏洞打包拿房,這必然不會持久。

西安限制公司買房,成為全國第一例,具備了示範意義,下一步,一線城市大概率會跟進。

目前所有樓市政策和利好都在指向剛需,有政府幫你按著價格;有政府幫你破除傳統的關係陋習,大家一視同仁公開搖號;現在還有政府照顧你優先選房。

這幾乎就是有史以來,剛需買房最好的時機。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輪調控已經持續了幾年了,整體來看,大部分核心城市都處在外冷內熱。不久前,任志強在講話中提到今年一季度房價漲了多少,漲了7.9。就算開始限購了,今年一季度也是房價漲的最兇的一年。

這隻能說明,有史以來最嚴格調控的邊際效用,正在加速遞減。

而未來,一切未知!但空軍基本已經集體陣亡!

趁著眼下剛需上車的最佳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