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都說醫生的使命,是救死扶傷;可有時候,他們救治了無數人,卻無法救活自己。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郭慶源醫生生前照片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同事在朋友圈的悼念,字字戳心: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是的,猝死離我們很近,尤其在人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責任重大,理論上講絕對不能倒下的時期,以醫務工作者為例:

1 女醫生連續工作18小時逝世 年僅43歲

同事回憶,12月28日18時,趙變香接上夜班,到12月29日12時看完門診,又去查房,趙大夫連軸轉,工作了18小時,也許是過度勞累,引發了趙大夫的病情。

2 42歲急診醫生心臟驟停去世,小女兒才半歲

據瞭解,他的妻子也是一位醫務工作者,任職護士,兒子正讀小學五年級,學習成績優異。

3 40歲心內科醫生深夜猝死 小孩不到1歲

他的妻子也是一位醫生。據她回憶,當天22時左右,陳彥東一切正常,半個小時後,她發現陳彥東不對勁了:“面色青紫”。心肺復甦、人工呼吸、撥打“120”,她盡一切努力搶救愛人,卻失敗了。

就這樣,一個個優秀的人才撒手而去,一個個對子女心懷愧疚的父母抱憾離開,一個個原本想著向父母盡孝讓其安度晚年的子女再也無法回來……如果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如果還有房貸等長期貸款需要償還,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子女+沉重的債務壓力……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有人說,醫生這麼拼,還不是為了多賺錢?坦率講,在中國當醫生並不是一個賺錢的職業。如果按照同等付出獲得的回報,醫生可能是最糟糕的職業之一。他們每天都在生死邊緣遊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之大,更是超過金融行業。

有人認為,當醫生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關照生病的親人。其實,這恰恰是醫生心中的痛點。看看新聞,有多少例醫生們的至親至愛重病、病危時,她/他們還奮戰在自己的手術檯上?

逢年過節總是值班,也無法和家人團圓。有位醫生甚至說:“有時真想發一次高燒,這樣就可以休息一天,陪陪家人了。如果只是發低燒,根本不好意思請假。”一位醫生每天早上五六點出門,回到家都是晚上10點以後了,十天半個月才能跟女兒一起吃頓飯,女兒想見父親一面也很難。有一次,女兒問他:“爸爸,你一天能掙多少錢?”他說:“1小時10塊錢。”女兒說:“我給你50塊錢,能不能陪我5小時?”女兒的話幾乎讓他落淚。

痛!43歲急診大夫一晚接診40人後猝死,同事一句話驚醒太多沒保險

或許,醫生該歇歇了!不管為了自己、家人還是病人!你在,他們才有依靠、才有希望!當然,在有限的合理作息之外,給自己一份保險保障也很有必要!

1.身為醫護人員,每天見慣了生離死別,早該知道意外和疾病誰都無法掌控,發生在病人身上,只是你職業生涯的一個案例,可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又該如何?治還是不治?家人願不願意放手?

2.身為醫護人員,每天都跟藥品、手術、醫療設備、醫療方案打交道,也早該熟悉一場病要花多少錢,沒個五六十萬能不能撐下來,可如果是自己,能不能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錢?會不會拖累爸媽、愛人和孩子?

3.身為醫護人員,每天應該都會跟死神搏鬥,贏了,長出一口氣皆大歡喜,輸了呢?醫護簡單一句死亡時間XXX,對家屬而言絕對是晴天霹靂,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幼小的孩子誰來照顧?年邁的父母誰來贍養?

保險,雖不能阻止意外和疾病的發生,卻可以通過及時、充足的物質支持去跟病魔搏鬥、跟死神抗衡,哪怕真的無力迴天,對留下的家人而言,有一筆100萬的保險理賠款和有一筆100萬的欠債等著去還,真的太不一樣了,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