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實驗中學成功舉辦首屆“我的教育故事”微演講比賽

為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提升廣大青年教師的班級管理水平,展現優秀教師的靚麗風采,實驗中學於4月2日下午舉辦了首屆 "我的教育故事"微演講比賽。

參賽選手共7人,均為現任班主任。他們是:張曉燕、王海坤、馬健、王曉俠、王辛、閆德景、曲桂軍,評委是我校領導:馬慶榮校長、孫衛書記、景育民主任、劉蘇祥主任、胡學良主任、母耕秋主任和宋石晶主任。全體班主任老師和40歲以下年輕教師觀看了比賽。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此次活動教師們積極參與,進行了精心的準備。他們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與大家共同分享了一個個與學生日常交往的小故事,以及由此給自己帶來的教育啟迪和成長感悟。

下圖為張曉燕老師講述《用理解和關愛開啟心靈之門》。張老師用三年的真情付出,幫助自我放棄的學生走上高考考場,走出心理陰影,成為陽光青年,成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如她所說:愛是教育的最基本工作。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王海坤老師作為總務主任,後勤工作繁忙複雜,但他勇擔重擔,擔任高一年級班主任工作。他潛心研究教育學、心理學,塌下心來研究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克服缺點,不斷進步。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馬健老師通過細緻的班主任工作,充分挖掘學生特長,爭取家長配合,逐步走出了教育瓶頸。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王曉俠老師向我們講述了《用愛教會孩子如何愛》的感人故事。她用“話療”幫助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問題學生不再仇視社會,一點點敞開心扉,學會與他人相處,並幫孩子找到夢想,最終實現夢想。講述過程王老師一度哽咽,在場的老師們也熱淚盈眶。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王辛老師從“情、理、義”三方面與學生溝通,通過遊戲中的地理歷史知識調動孩子學習熱情,幫助他逐步走出虛擬世界,迴歸正常學習生活。通過家校共建形成合力,轉換身份走進孩子,最終實現正面引領。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閆德景老師用兩個學困生成功逆襲的例子,向我們講述了她帶領的2014級學生始終堅信堅持的力量,構建積極向上、永不言棄的班級文化,最終取得高考佳績的勵志故事。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曲桂軍老師用《寬容的溫度》向我們展示了充滿工作熱情的年輕班主任在遭遇學生的冷淡與誤解,滿腔熱忱被潑冷水之後不斷反思與總結,轉變工作作風,逐漸走入學生內心,最終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老師們的演講內容充實、語言生動、主題鮮明,把對學生的愛與責任貫穿始終。整場比賽洋溢著青春氣息,展現了實驗中學班主任教師的風采,突出了班主任老師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

最終,比賽決出一等獎三名,二等獎四名。馬校長和孫書記為獲獎教師當場頒獎。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活動最後,馬慶榮校長作了總結髮言。他指出:本次比賽形式非常好,目的有三:1.交流班級管理經驗。通過分享立德樹人的工作經驗,使大家共同學習,啟發新的工作思路,促進班主任隊伍整體提高。2.加深了全體老師對教育事業、對立德樹人思想的理解。3.逐步培育班主任管理的校園文化,讓愛滿天下。隨後他結合每一位參賽老師的發言,談了自己的感受。老師們的育人故事都有三個共同特點:充滿愛心--“真愛”之心;充滿藝術與智慧;充滿對學生的尊重。演講很成功,使大家深受啟發。本次活動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班主任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不應只侷限於學生心理疏導和品格錘鍊,應更高層次培養他們“奉獻祖國”、“創新思維”。教育是傳播愛的過程,要把愛傳遞到各個層次的孩子中去。育人要更深入細緻,不拋棄、不放棄,通過心靈交融化解矛盾,促進學生成長。最後,他鼓勵在場的所有老師都要勇敢地站在這個舞臺,期待下一次能看到更多的老師把自己的教育故事與大家分享。

真心澆灌桃李 愛心耕耘人生

本次比賽是實驗中學首屆班主任教育故事微演講,今後德育處將舉辦更多次的這種活動,並把老師們的演講稿裝訂成冊,成為班主任管理研究的校本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