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有4个“祛湿穴”,每天按一下,湿气没了一身轻!

​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的习惯都是存在问题的,这样导致我们很多人身体都会出现大大小小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体质的人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就会出现湿气太重的现象,那么我们湿气太重都有什么表现呢,又有什么好的祛湿方法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体内湿气大的表现

1. 老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很是沉重,而且会出现浑身不清爽的现象,腿也没什么力气;

2. 每天都是满面油光的,而且毛孔粗大;

3. 早上梳洗时发现自己的舌苔很厚;

4. 每次上厕所的时候,总是出现大便黏腻的现象,马桶总冲不干净;

5. 一段时间的出现体型肥胖,并且还出现大腹便便的现象。

人身上有4个“祛湿穴”,每天按一下,湿气没了一身轻!

湿气重按摩四个穴位

1. 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胃经,又联系大肠,最能通肠道、排宿便,是名副其实的减肥大穴。很多人一敲天枢穴便要跑厕所就是这个缘故。肠道通了,脂肪就不会堆积。按摩此穴可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

天枢穴取穴: 取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两边两寸处。

人身上有4个“祛湿穴”,每天按一下,湿气没了一身轻!

2. 中脘穴

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按摩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中脘穴取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即一个横掌的距离。

人身上有4个“祛湿穴”,每天按一下,湿气没了一身轻!

3. 委中穴

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委中穴取穴: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人身上有4个“祛湿穴”,每天按一下,湿气没了一身轻!

4. 丰隆穴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调、运化失司、水湿停滞,聚而成痰,化生百病。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

丰隆穴取穴:丰隆穴在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

人身上有4个“祛湿穴”,每天按一下,湿气没了一身轻!

芳香化湿+肚脐给药,祛湿更彻底

值得注意的是,按摩穴位祛湿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如果真的想达到彻底祛除湿气的效果,还是需要调节全身器官。在国内知名养生周刊曾介绍过一种非遗名方【天香清湿贴】,此方精选16种上等药材,里面有8种芳香型药材。

此方贴敷后,对内可调理脾,胃,肺,肾;对外消除湿气引发的嗓子发痒,口干,口苦 ,口渴;全身肌肉关节痛、头晕头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大 便糖稀而肛门涩痒;皮肤湿疹等等表症,促进化湿功效,常常两天就见效。

芳香化湿是中医祛湿的核心基础,肚脐给药,更符合祛湿原则。双管齐下,祛湿更为彻底。因为此方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传统中医对象,所以在网上也是可以找到的,无论是自己使用,还是送给家人、朋友日常养生,都是很好的。

人身上有4个“祛湿穴”,每天按一下,湿气没了一身轻!

湿气重日常调理方法

1.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4.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5. 薏米煮粥,淮山煲汤。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6. 妙用葱、姜、蒜。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