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逗小孩陋习弹小鸡鸡,何时休!

带孩子到小区玩,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场景,熟悉的人过来逗孩子玩,其中就包括弹孩子的小鸡鸡。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是这种想象挺普遍的。我猜想家长一定很反感。但不知道对方是一种什么心理?单纯觉得好玩,还是对男性生殖器崇拜?是否有想过会对男孩造成什么样的心理伤害?会不会因为不卫生导致孩子泌尿系感染?

愤怒,逗小孩陋习弹小鸡鸡,何时休!

若不说,大家可能不太在意这个中国式逗小孩陋习,或许我们习惯了、麻木了身边固有的事物,匆忙的生活让我们对其内在根源、本质,来不及思考而直接忽略。

觉察很关键,细观察逗弄孩子小鸡鸡的人群,以中老年人、或女性居多。3岁以下的孩子怎么看都觉得可爱,父母是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生命体,但是小鸡鸡毕竟是没有自主自理能力的,更像是挂件玩偶。因此,这么可爱的孩子摇晃着跑着,难免引人注意。

这对于很多青春已逝的老人、异性而言,缺失、玩笑式的心理自然会出现,下意识的会去捉弄、逗弄孩子的小鸡鸡;若有人有兴趣,不妨上网查阅下精神分析这个举动的相关理论,估计会雷着很多宝妈,义正言辞马上拒绝。

换位思考,我们假象下,尤其逗人者闭上眼用心思考、体会下:若我们是被逗者,我们是什么感受,是不是能捕捉到自己真实的感知体验、内心情感?具体我不细说了,逗人者自己体悟。

研究发现、心理学家认为(这样说有点抽象、搬文弄斧,但家长可以细心观察):18个月-2岁的孩子已经有最初的性别意识,女孩要比男孩早,虽然对性别的理解是简单和表面的,更多体现在符合自己性别类型的玩具、游戏。3岁以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准确说自己是男孩、女孩。

愤怒,逗小孩陋习弹小鸡鸡,何时休!

在婴幼儿时期,宝宝在对身体探索,偶有摸到了生殖器,体验到很舒服的感觉,也就是说孩子在很早都有了最初的性体验。虽然这种行为是人类生理本能的一种表现、纯粹的感官刺激。若这个时候熟悉的亲朋好友逗弄孩子,强化这种行为,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这里。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到儿童早期假性自慰的时候,很容易上瘾、过早手淫,毕竟距离孩子青春期还很远,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甚至导致孩子对异性的小伙伴有越界、侵犯的行为出现,这种情况在幼儿园都有出现。

更关键的问题在后面,这么小的宝宝反复强化、被人逗弄起来的性意识、性体验,孩子无意识、有意识经常摆弄生殖器,或者有了自慰行为之后,默认中国式陋习逗弄孩子小鸡鸡的家长、参与实施逗弄的家长,开始表现截然不同的态度,严厉训斥、惩罚孩子,并三令五申强调“禁止令”,同时跟孩子说:“羞羞,不知害臊,不要再做这么难看的动作”。家长没有正视孩子的行为,反而打压,这个时候请记住:负反馈也是强化,负反馈的阈值、绝对值和正反馈是等量的。

无辜的孩子面临这样身心不健康的成长引导:我开玩笑式的逗了你,你有了感觉付诸行为之后,我再责骂你耍流氓。孩子受到前面一连串的负反馈之后出现:刚燃起来的小火苗准备星星燎原之势时,一盆水瞬间浇灭,孩子转眼体会到“精神阳痿”的感觉。简短整理思路,话随不太好听,但基本是这个逻辑。

孩子可能就此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羞耻感、负罪感,刻意压抑自己,不敢接触女孩。尤其到了青春期、青壮年,这种情绪无法释放、宣泄,转而指向女性特征的物品,比如内心、丝袜、足,便出现了心理问题:恋物癖,以及窥探狂、变态狂等。或者出现反作用,加剧孩子的欲望;或者出现性冷淡。

愤怒,逗小孩陋习弹小鸡鸡,何时休!

家长可能觉得小题大作,而且这些都是极端现象,但是我们身边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少吗?心理咨询的案例中这些人群不少。

总之,一切防范于未然,遇到这种中国式逗弄小孩的陋习,要学会拒绝;我们照看宝宝的过程中更要以身作则,不过早的打乱孩子正常的身心发育过程;宝宝成长中出现婴儿自我满足、幼儿假性自慰,不过分打压这种行为,前面说了,负反馈也是强化。以尊重、理解、接纳的态度面对孩子身心发育自然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