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服行业发展特征及竞争格局

油服行业发展特征及竞争格局

1 、油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概况

油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是以油田为核心,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与生产提供工程施工、技术解决方案的服务性行业。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产业由两大类企业组成:第一类是钻井承包商,专门为石油企业提供海上和陆上油气钻井工程服务,一般拥有专业的钻井设备和施工队伍;第二类是油田服务和设备提供商,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各式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大致可分为物探、钻井、测录井、固井、完井、压裂酸化、地面工程建设等板块。

油服行业发展特征及竞争格局

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岩矿石间的地球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接收和研究地质体(构造或矿体等)在地表及其周围空间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和特征来推断地质体存在状态(产状、埋深、规模等)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钻井就是用大型机械设备从地面到地下油层建立油气通道的施工过程。钻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相关学科的综合协作。

所谓测井就是使用测井绞车,把各种测量地层物理参数的测井仪器下放到井中,沿井身移动,把地层和共眼的各种参数,如电阻率、声波时差、声波幅度、放射性强度、井径等,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电缆传到地面,再由测井仪器车上的地面记录系统,记录下来,记录的方式可以是曲线图,也可以是数字磁带。录井是一种随钻技术,它在钻井的同时,监测钻井,提供钻井各参数,同时录井根据需要捞取岩样,大致的划分油气层,与测井曲线显示互相参考。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根据油田调整、改造、完善、挖潜的需要,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利用一套地面和井下设备、工具,对油、水井采取各种井下技术措施,达到提高注采量,改善油层渗流条件及油水井技术状况,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的目的。这一系列井下施工工艺技术统称为井下作业。

油服行业发展特征及竞争格局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油服行业发展态势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压裂技术是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当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附近憋起超过井壁附近地应力及岩石抗张强度的压力后,即在地层中形成裂缝。随着带有支撑剂的液体注入裂缝中,裂缝逐渐向前延伸。这样在地层中形成了足够长度一定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缝。由于它具有很高的渗滤能力,使油气能够通畅流入井中,起到增产增注的作用。

油田地面工程是指为了使油田形成产量、达到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各项地面建设的总称,包括油田安装工程,如管道工程、阀组、容器的施工、机泵、工艺设备的安装;电力工程,如电力架空线路的施工、电缆线路的敷设、动力照明配线、电动机及起动器的安装、变配电设备的安装、油田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安装;油田道路工程,如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桥涵工程;油气生产系统地面工程,如油、气井井场的施工、计量站与转油站、注水井与配水间、注水(变电)站的施工、油库、联合站、天然气及轻烃集输工程。

2、未来油服行业的发展,将出现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特征逐渐弱化,民营油服公司市场份额上升

我国油气田技术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随着国内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不断提升,三大石油集团改制上市,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油气田主业与服务业的“主辅分离”。在所谓“辅业”的独立运营中,产业从区域性发展状态过渡到开放市场,积极引入民营油服公司和外资油服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建立新型合作油田,进一步弱化了各油田服务公司的区域性特征。民营油田服务公司受益于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工业、市场区域化特征淡化,以及自身运营灵活、管理高效、较强成本控制能力,将在未来国内油田服务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油服行业发展特征及竞争格局

(2)油气田开采难度加大将推动油气田技术服务行业产业升级

国内大部分主力油田均已进入稳产阶段,难动用油藏将在石油供给中扮演重要角色,加大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越发重要,石油公司为此需要支付大量资本支出。这必将推动资源向油气田技术服务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集中,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3)资源国际化将逐步成为石油行业发展的大战略

为确保国家的石油能源安全,除了加强石油战略储备外,我国通过走石油资源多元化的道路,建立海外石油供应体系。近年来,三大石油集团加快海外布局,通过收购、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国际石油资源开发,保障国内能源安全。国内油服公司借助三大石油集团,已经开始尝试开发海外市场,凭借自身优势,逐步参与国际石油产业链的全部环节。

3、行业竞争格局

(1)国有油服企业仍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当前国际石油工程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石油工程与勘探开发结成战略联盟,EPC 总承包等已成为主导模式。工程建设和钻井服务是油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重要内容。国内石油工程市场呈现出大集团、大协作趋势,特别是中石油打破过去传统上的一个油田企业配一套石油工程队伍的运作模式,所属石油工程队伍实施跨油田、跨区域重组整合,组建专业化集团;中石化和中石油对钻井队伍又实施资质管理,具备相应资质才能进行作业。国有油服企业在工程建设总承包和钻井资质上具有明显优势,仍占据着油服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2)民营油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我国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主要有两大类企业,一类是三大石油集团非上市的业务部分,即存续企业,包括各个技术服务单位继续为油气田提供服务;另一类是与三大石油集团不存在产权关系的社会化、民营化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这类企业中包括了如本公司性质的由原油气田单位改制分离的队伍组建的企业,同时包括了与油气田单位不存在历史关联的民营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由于这种历史原因,油田存续企业在油服行业中占据了垄断地位,民营资本收到限制,随着三大石油集团主辅分离改革,为民营企业进入石油行业提供契机。民营企业自身运营灵活、管理高效、较强成本控制能力,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

(3)外资油服企业专注于高端市场

国内油田行业的部分高端设备仍需要进口。拥有深厚研发实力、先进技术和丰富油田服务经验的外资企业对国内油服市场一直保持高度关注,然而受限于市场开发程度和较高的运营成本,其主要业务集中在技术要求更高的海洋油气田开发和部分高端专业油气田技术领域,在国内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油服行业发展特征及竞争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