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封杀中兴,小小芯片竟成为国家战略!

芯片,又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circuit,IC)。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美国封杀中兴,小小芯片竟成为国家战略!

4月16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直到2025年3月13日,美国公司将被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17日上午,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也发出最新建议,警告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的设备和服务。针对美英的“围剿”,中国商务部于17日上午回应称,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美国封杀中兴,未来7年一颗芯片都不卖!矛头刺向中国这个软肋?站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风口浪尖,中兴成了美国打击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活靶子。然而,面对中美贸易战的再度升级,中国芯片发展如何,是否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的禁令?

美国封杀中兴,小小芯片竟成为国家战略!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2322亿美元,超过原油2196.5亿美元的进口额。多年来,集成电路与原油并列为中国最大的两宗进口商品。

得益于国产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采购国——每年超过680亿美金,4500亿人民币的国内需求市场空间,未来在服务器、云端、物联网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空间也极其宽广。

但是,与之对应的尴尬现实是,2015年之前DRAM存储器制造在中国还是空白,全球市场被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垄断。在DRAM领域,即手机里的1G,2G,4G….内存,韩国三星+韩国海力士+美国镁光占了全球份额的近94%,拥有压倒性优势。

美国封杀中兴,小小芯片竟成为国家战略!

任何一个现代信息社会的个人或者组织,都不可能避开信息技术的影响。因此,芯片产业的实际意义,远比其实际的产值还要高得多。更不要说,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和中国高铁一样,通过资本收购国际领先厂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进而自主创新,最后实现赶超。这无疑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最短捷径,但可惜这条路已经被其他国家堵死,中国资本在国际芯片产业屡屡被打压,寸步难行。但发展芯片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改变中国芯片产业现状是国家意志,夺回芯片产业主导权是国家行为。

美国封杀中兴,小小芯片竟成为国家战略!

各家厂商围绕芯片线宽展开的战役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于2016年宣布,计划投资157亿美元,用来建设5纳米和3纳米工艺的全新芯片生产线。

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中国芯片产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至少要准备万亿以上的投资。还要准备面对一轮轮刺刀见红的价格战。可以想见,在芯片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每前进一步,对手都会拿出价格战的杀手锏。让中国人的投资,还来不及变成效益就血本无亏。

美国封杀中兴,小小芯片竟成为国家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