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潮涌竞风流——薛城区荣膺山东省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综述

近日,山东省人社厅官网公示了《山东省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区)和创业型街道(乡镇)名单》,薛城区上榜《山东省省级创业型城市名单》,一举荣膺成为22个省级创业型城市之一。

薛城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在全区掀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截止至目前,全区私营企业新增1911家,个体工商户3721户,分别比创建前增加56%、57%。全区参加创业培训人员5200多人,创业培训合格率96%,经过培训成功创业1200多人,创业成功率达80%,比创城前提高20个百分点;创业带动就业人数5万余人,达到1::4的倍增效应。目前扶持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量累计达到1亿多元,同比年增长12%。全区以“三大创业工程”建立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26个,扶持入园创业项目1000余个。

突出组织领导,健全创城工作机制

成立了由薛城区区长任组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改、工商、税务、银行等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创建管理,并在该区人社局设立了创城办公室。在创城的不同阶段,对创业理念、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创业典型等通过会议和新闻媒体进行系列宣传和全面分析,促进自主创业。制作了《薛城区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单,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在区政府网站开办创业栏目,在区电视台开设创业专题节目,通过政策解读,示范宣传、创业咨询、专家支招等形式,弘扬创业文化,烘托创业氛围,宣传创业带就业中涌现出的新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

突出创业带动性,“三大创业工程”推动创业

该区坚持政府引导创业,积极为创业搭建平台,在全区扎实推进“三大创业工程”。推动“失业人员创业工程”。完善了区民营经济园区、区化工园区等26个创业孵化基地以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失业人员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创业扶持,善利园商贸公司、壹分利超市、携创亿商等一大批创业人员成功创业,并成为创业带头人,带动就业6000余人。推动“大学生创业工程”。建设了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科技创新孵化园,实现了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科技型创业。扶持了山东优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智赢门窗系统有限公司等一批等高科技公司成功创业。推动“农民工创业工程”。该区以返乡农民工为主建立了来料加工专业村包镇、包村工作组,组织各镇街分管领导和50名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去浙江考察创业项目,并与义乌、东阳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扶持发展了凤祥来料加工、巧姐柳编等一批独具农民工特色的创业项目。

突出服务模式创新,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围绕破解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难题,薛城区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探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争取设立了全市首个工商改革实验区,推行了“一元注册”创业项目,放宽民营经济准入范围,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四清单一平台”建设,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快市场主体培育、鼓励创新创业相关扶持政策,设立了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市场营销专项扶持资金,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

突出政策引导,营造创业创新氛围

围绕破解创业者融资难题,薛城区率先将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300万元,落实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亿多元,惠及2000多个创业人员。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离土创业,开展“青春创业”“巾帼创业”“工友创业”等活动,建立创业俱乐部、创业联谊会等创业交流平台,引导创业者交流创业经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培训活动,鲲鹏企业策划、创业学院、正茂培训等培训机构累计开设创业大讲堂、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创业培训等活动50余场次,吸引5000余人次参加。同时,加大创业创新宣传表彰力度,培树创新创业典型,评选了全区“十大创业之星”人物,在全社会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氛围。

突出人才建设,壮大创业创新队伍

坚持把创业人才建设作为推动创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认定枣庄理工学校等8家培训机构为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针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返乡务工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每年开班10期以上,组织创业培训5000余人,创业培训合格率90%以上,经过培训创业成功率达80%。大力实施薛城英才集聚工程,招引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金蓝领、乡村之星、中青年专家100多人,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富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队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