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黃曉明亮相坎城電影節,歷數坎城電影節的來龍去脈

5月15日,張震、黃曉明如約亮相法國戛納電影節紅毯區。誠如眾人所言,戛納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電影節,也沒有美國好萊塢那樣龐大的 電影資金和市場前景誘惑力,卻讓成名 的和期待成名的電影導演們趨之若鶩, 視為聖殿。

作為每年最早舉行的A類國 際電影節,戛納是參加其他國際電影節 的各國電影人的第一站;對需要全球平 臺和執著於電影藝術的電影新人,或謀 求再行突破的成熟電影和電影人來說, 戛納對創新、突破、異想天開的鼓勵, 是吸引和凝聚;對通過戛納最後成長為 世界級導演、演員的電影人來說,帶自 己的新作反哺、迴歸,戛納是驛站也是 回望。對於中國來說,戛納是王家衛、 賈樟柯們的戛納,戛納也是鞏俐、姜 文、范冰冰的戛納。

每年出席戛納電影 節的中國電影人的人數不斷攀升,以至 於今年達到600餘名。箇中原因一方面 因為歷經70年的歲月積澱,戛納有著不 同於好萊塢電影的品牌定位、策略和影 響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影響 力,另一方面因為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 中,戛納電影節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見下表)。在對電影新人的提攜,對 電影創作的獎掖,特別對藝術電影市場 的建設、發展,戛納不僅是殿堂,還是 標杆、模式和方向。

張震、黃曉明亮相戛納電影節,歷數戛納電影節的來龍去脈

張震亮相戛納電影節

誕生於1939年,至今已經舉辦 70屆的四大國際藝術電影節之一的 戛納國際電影節,歷經歷史的跌宕、 變遷,依然參與者眾、行業認可度 高,始終是一個全球重要和權威的藝 術電影市場平臺、集散地,作為會展 文化產品,她無疑是成功運行的典範 之一。

在其中,讓戛納經久不衰、隆 譽依舊的要素,正與其堅守的文化功 能定位有直接關係。被譽為“定位之 父”的美國著名營銷專家艾里斯和傑 克特勞特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所謂 定位,就是令你的企業和產品與眾不 同,形成核心競爭力;對受眾而言, 即鮮明地建立品牌。傾力新導演成功的電影節須有獨 立的個性。戛納電影節之所以被全球的 電影人視為聖殿,正是因為她在70年的 歷史中一直堅持自身使命。雖然在戛納 海灘越來越多出現好萊塢明星的巨幅廣 告,但戛納依舊是全球電影人朝聖的聖 地。

戛納電影節有自己對新人新導演的 關照和培養機制;電影基金會單元為全 球的電影學校的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展 示平臺;短片、中等長度的影片有被認可的機會;電影基金會單元設立了單獨 的評審團機制,以保證學生作品不被淹 沒在商業電影的海洋裡;無需和大製片 人、發行人套辭,用作品說話,設立在 電影市場裡的短片角,讓創作者可以無 障礙的和全球短片製作者交流分享經驗 和失敗的教訓;如果被評審會看中,電 影基金會單元為前三名獲獎者提供現金 形式的獎勵,從此開始“戛納系”的導 演的電影之路。

張震、黃曉明亮相戛納電影節,歷數戛納電影節的來龍去脈

黃曉明亮相戛納電影節

此外,國際影評人週和導演雙週單 元也向新導演敞開懷抱:國際影評人週 針對導演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作品進行評 選,報名參加這個單元的短片,在可能 被選中獲得更多的現金獎勵外,由國際 影評人週提名的國際影評人小組選出的 參賽電影,還有機會獲得特別放映的機 會,由此找到未來的國際合作夥伴或者 海外發行商。 戛納導演雙週單元的選片原則是全 球電影節最特別的,無論其他人評論你 的作品是不是電影,如果影片有獨特的 表達方式,或者通過作品表達清楚了想 法、態度、觀點並具有創造性,新導演 也會有機會獲得獨一無二的“金攝影機 獎”。

一種注目單元和獨立電影推廣協會 環節同時也會給青年導演提供機會,無 論是小眾電影還是獨立製作的影片,戛 納都會予以不同程度的推廣和放映,同 時設置了多種獎項。 以一種長遠和權威的站位,給那 些懷揣藝術夢、勇於探索、創新的電 影新人提供平臺,是他們不斷得到發 現、提拔的機會,這些定位和站位, 使戛納國際電影節在全世界影人的心 目中,成為A類綜合電影節中藝術電影 導演及作品得以培育並走向國際舞臺 的殿堂。 定位精英特質。

有評論者言:“戛 納影展仍在維持電影業里老派的一面: 老派的製作、放映、評論等方方面面的 崇高感”,“影展在從業者的小世界裡 維持著儀式感”。戛納國際電影節那些 專業的評委與苛刻的觀眾,那些其他電 影節不常有的嚴苛要求和刁鑽批評,是 屬於藝術的、行業的、小眾的。雖然因 不苟同於電影工業大眾化發展潮流,沒 有進行大眾的、規模化的升級、開放, 而為此為人詬病,但卻因此獨樹一幟, 反成為藝術電影的天堂。

每年五月,大 批優秀電影人如朝覲般來到這個法國南 部蔚藍海岸邊的小鎮,其中,不乏已經 名噪世界的好萊塢大明星、大導演。 從文化品牌建設角度去看,在清晰 的精英化定位、特質、風格中,戛納堅 守的是藝術電影的專業標準和站位,堅 守的是電影人原初的人文情懷和理想。 不以時移、不追流俗,不隨技術變遷、 時代變遷、潮流變遷而變,以精英站 位,賦予自身具有高度辨識度的品牌特 色,從而與高度商業化、市場化的“大 明星、大製作、大場面”的好萊塢電影 形成強烈對照。

如果說好萊塢更多在電 影產業的商業特質、市場化發展方面獨 樹一幟、形成影響的話,代表歐洲電影 的戛納則是在藝術電影及其市場和文化 影響方面,獲得影人的擁泵和追捧。並 通過“擁有相對固定的導演群,依靠創 作能力‘待機時長’強悍的老導演維持 聲望,也適時地在標誌性的年份裡挑選 新的代言人”的前後相繼、週而復始自 洽性循環中,繼續發揮對全球電影業的 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