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與清光緒仿品

天球瓶,因其粗頸大肚,腹似圓球而得名,是明初永樂年間御窯廠的師父們借鑑了中亞地區的黃銅瓶的造型而創造的一個新器型。它形體碩大,氣概不凡,顯示出宮廷陳設用瓷的宏大氣魄。明初天球瓶腹部是扁圓的,宣德以後這種器物不曾見。清雍正時又復出現,但腹做成圓球形了。天球瓶的形制也有大小之分,最小和僅10釐米,最大的達70釐米。而且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雍正粉彩天球瓶都飾八桃,而乾隆粉彩天球瓶剛飾九桃,常言所說:"雍八、乾九"就是指這兩個朝代的桃紋數量的差別。一般雍正乾隆二朝的粉彩桃瓶底釉都白中閃綠色調。

清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與清光緒仿品

雍正粉彩八桃天球瓶

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是景德鎮特意為皇帝寢宮燒製的帶有吉祥喜慶之意的高檔陳設瓷。合作瓶口11.5、足徑17.5、高51釐米。直口微撇,粗頸,腹部呈巨球狀,平底,淺圈足,寬而厚實。底白釉內有青花六字篆書印章款"大清乾隆年制"。款色清晰,翠藍豔麗,字體方正,大而規整,與乾隆小件器物的青花篆書款寫法完全相同。器裡施白釉,外部以粉紅、白、水綠、松綠、黃、白等色釉描繪桃實紋。兩株蒼拙堅實的桃幹由底部虯斜而出,枝葉繁茂,碩果累累,白色和粉紅色的桃花嬌豔明麗,綠葉襯托著九顆壽桃墜壓枝頭。每一隻桃都是紅、粉、黃、白相間,表現熟透了的鮮桃天然的顏色,具有十分逼真的寫實效果。底釉白中泛青綠色,胎釉結合得緊密而光平。器內修坯上釉,整潔乾淨,厚薄一致。

清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與清光緒仿品

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

清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與清光緒仿品

底款

這件光緒官窯仿品,口徑11.1、足徑17.9、高51.6釐米。造型大小,圖案紋飾都照真品而制,底足內也是青花篆書印章款"大清乾隆年制"。這件光緒仿品與真品的差別不是很明顯,應該說是仿品中的佼佼者,如果單獨看,不加以比較,很容易將此當作乾隆官窯製品。在比較中我們發現,仿品底釉略薄,而色澤極細白,為標準的粉白釉,沒有白中閃綠的色調,釉面不夠光潤,局部有輕微的"浪蕩釉"表現得更為明顯。九隻壽桃,每隻桃中添加白粉過多,使釉面失透,濃膩而不清爽,桃子的顏色是緋紅一色,過於鮮豔,缺乏白、黃、粉的過渡色,沒有真品桃實的鮮嫩感;款色十分飄散,淺淡,好似藍色的水彩,於藍中有深淺不勻的水漬印。字體的筆劃拘謹不暢,從中可以窺見草臨摹時小心謹慎留下的痕跡。

清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與清光緒仿品

光緒粉彩九桃天球瓶

清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與清光緒仿品

底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