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零售:一塊不夠甜的蛋糕

無人零售:一塊不夠甜的蛋糕

第二看臺

近日,原定在2017年初就要開業的亞馬遜無人便利店Amazon Go終於正式開放了。在其開放首日,第一位顧客從進店到付款離開,用時總計不到一分鐘。

早在2016年底,亞馬遜就推出了“亞馬遜嘗試”超市,但因技術問題一直未向公眾開放。經過將近一年的內測後,如今終於與消費者見面。分析人士認為,“亞馬遜嘗試”超市有望重塑消費者購物體驗,從長遠看其理念和技術對零售業乃至服務業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巨頭入場,無人零售時代真的來了嗎?

流量和入口比賣東西更重要

“亞馬遜嘗試”超市位於亞馬遜總部一層,佔地約167平方米。這一無人超市採用機器視覺識別、深度學習和傳感器融合等技術。顧客將相關應用程序下載到智能手機上,掃描進入商店。傳感器自動探測顧客從貨架拿走商品或將商品放回貨架的動作,顧客離開時,商家直接從其亞馬遜賬戶扣款,併發送收據。

其實整個2017年,中國的無人便利店開了一茬又一茬兒。北京首家無人便利店EATBOX、京東集團X事業部推出的京東X無人超市以及繽果盒子等。

資本對無人零售的熱度不減。號稱已進駐全國29個城市的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於1月17日宣佈剛完成8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據報道,無人零售解決方案商長風創新近日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巨頭和資本看好它的理由是什麼?“投資無人零售主要是為佔點位。”澳盈資本創始合夥人肖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無人貨架商家並不單指著賣貨掙錢,還有其他變現渠道,“比如在二三線城市設幾千個點位,就可用其精準投放廣告”。

專注於智能無人零售系統研發的北京卓唯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任飛翔則認為,無人零售備受青睞的原因是趨勢、流量和入口。“在經過百貨商店、連鎖商店和超級市場三次變革後,目前零售業正經歷第四次革命,它將把人類帶入智能商業時代。”他說,如果錯過,等到“第五次革命”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所以這次是個非常好的機會。

“現在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了,線下流量正成為入口爭奪的新戰場。零售是線下流量一個巨大的入口,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任飛翔說。

大規模普及為時尚早

然而,貌似炙手可熱的無人零售,卻已感到一陣寒意。作為無人零售的業態之一,無人貨架在火爆後迎來了“倒閉潮”。

在肖毅看來,此前無人貨架的大量倒閉主要是因為貨損率高,“因為它(所處的環境)是開放的,(商品)很容易被拿走。”肖毅分析,相對而言,處在封閉或半封閉場景下的無人零售更合適,比如設置在辦公區域、眾創空間等場所的無人便利店。此外,能否及時補貨對無人便利店也很重要。至於佔地面積更大的無人超市,肖毅說,其技術和系統研發需耗費大量資金。

所以,在肖毅看來,無人零售目前還處於概念階段。“不管是什麼零售,本質是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目前來看無人零售還做不到。”他說。

相比之下,投身這一領域的任飛翔堅定看好無人零售。他分析,無人貨架的技術門檻低、無防盜損措施,商業模式沒有經過驗證,失敗是正常的。“無人商店是無人零售最主要的形式,它對技術和運營要求都比較高,所以難突破。”任飛翔說,零售實現盈利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控制盜損率,不光是無人貨架,很多大型超市也是因為盜損率較高導致利潤低,“無人超市可以借鑑的是,用技術手段有效控制盜損率”。

在任飛翔看來,無人零售只是一個概念,只要能減少人工、提高運營效率都是無人零售,也可叫智能零售。短期內完全無人的零售還不是一個大趨勢,上貨、補貨需要人,解決這些技術問題所花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非常高,也沒必要去解決。所以,短期內智能零售更容易普及,消費體驗也更好。

雖然他也認為無人零售大規模普及還需解決技術規範標準等問題,但任飛翔強調,這是大勢所趨,智能化、數字化也是一個大方向,無人零售是實現智能化的重要場景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