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赫拉利:人工智慧(AI)帶來的是大量就業而不是失業

有一種認為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會帶來大規模失業的荒謬觀點,應當予以駁斥。其代表人物是一個叫作赫拉利的洋教授。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帶來的是更好與更充分的就業

汽車發明了,馬車伕下崗了,而司機上崗了。

工業發達了,許多農民離開了土地,而工人多了起來。

飛機的發明了多少種工種,增加了多少就業呢?如果我們去乘飛機,從訂飛機票開始數一數跟相反相關的人和事,你會大吃一驚。原來這麼多!

駁赫拉利:人工智能(AI)帶來的是大量就業而不是失業

駁赫拉利:人工智能(AI)帶來的是大量就業而不是失業

當人工智能(AI)技術市場爆發的時候,僅僅直接相關的工程師崗位需要增加人,我們就應當從過去的新技術發明,歷次的工業革命中所得到的啟示中發現,整個社會的就業其實不會減少,而是會更充分,並且生產效率會更高。全社會的生產力會因此急遽擴張,但問題是我們老的技能會不會被淘汰,有沒有及時掌握新的技能。

所以,教育與培訓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時代,相關的教育與培訓跟上,全社會的充分就業只會更高,而不會更低。這顯然不是一個難以理解的邏輯。而這是變革社會中政府要主動引起充分重視的問題。

反人工智能教授赫拉利的基本觀點

駁赫拉利:人工智能(AI)帶來的是大量就業而不是失業

他還曾經在Nature上刊文說AI會創造出一個龐大的無用階層

這個人的觀點怪聳人聽聞的。注意:他的見解不是科普。事實上,這樣人的基本上是屬於“科學神棍”一類的。因為他其實是把未經邏輯與事實檢驗的假設,當作真理在大眾中廣為傳播的!這種行為就是一種典型的科學神棍的特徵。他與許多非正信的宗教神棍一樣,喜歡傳播“末世論”的各種變種思想。

這位教授前一陣子到中國來,受到高度追捧,當然追捧的人其實基本上也對技術沒有真正深刻的理解。然後他又是洋人教授,國內軟骨頭的知識分子又向來不少,於是總傾向於其有多少高見似的。

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愚昧的想法。

AI的數學基礎是高等數學,本質依然是機械性的

首先,從技術原理上,我在這裡簡單駁斥之。雖然我不搞編程,但編程的基本原理還是清楚的。

我做一個簡單的粗略說明,所有編程技術其實都是建立在算法的基礎上的。程序的複雜度其實就體現在算法的複雜度上。做一個也許不是完全準確但還是比較貼切的一個說明:人工智能技術之前的編程,我們大致可以認為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對應的是初等數學;而人工智能技術所依賴的算法,其實對應的是高等數學。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當然有很大不同,所以人工智能技術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相對之前的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確實是本質基礎不同的工業革命。

駁赫拉利:人工智能(AI)帶來的是大量就業而不是失業

然而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相比,本質是精微度與複雜度的不同,並沒有改變數學算法本質的機械性。如果數學算法失去了機械性,其實也就意味著其失去了效率。正因如此,AI本質上跟生命所擁有的心智根本不是同一類,它是沒有情感的。而生命除了機械性的算法,會背九九乘法口訣表之外,還有感情。

AI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在創造並將更進一步創造充分的就業

至於AI會造就龐大的無用階層嗎?這不是AI本身的問題,而是政治家的問題。第一次工業革命也曾經使大量農民失地,但轉變為工人了。

實際上,每一次的工業革命其殘酷性都比之前小。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使用為特徵)就比第一次更容易適用。而人類幾乎是歡呼在迎接著第三次工業革命。

駁赫拉利:人工智能(AI)帶來的是大量就業而不是失業

李開復的反駁值得認真學習

李開復對赫拉利最近發表了深刻的文章予以駁斥,在達沃斯論壇上也有相關的反駁。但似乎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看到有許多評論一邊倒地擁護這個其實基本就是個外行的赫拉利,而痛罵李開復,真是嘀笑皆非。在這個問題上,文青思想過度是不利於人的基本心智健全的正常看待問題的。

中國應該堅決地率先引領以人工智能(AI)為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沒有什麼可猶豫的。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害怕,將會證明就像人類過去對汽車對電燈這類事物也曾有過的害怕情緒是一樣的可笑的。

原始人與動物見到火也都會怕,這是對的,要防止被燒傷,但還是要堅決地去學會發展與利用!在此事上同樣的道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