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土特产

太谷的民间俗语 “穿得烂,走得慢,腰里掖着黑十万。这句话就是说太谷人穿的破破烂烂走路还慢,但是这个人却是腰缠万贯,显示出了太谷人的深藏不漏,为了不让别人看出自己富有故意穿的破破烂烂,只怕因为钱财带来的各种祸端,为什么说是“黑十万”呢?这就要说说太谷自己制造的“周行镜宝”了。

山西土特产

清代时期太谷票号商业盛行,各家的分号更是辐射欧亚大陆,但是哪个时候各地的白银,银含量却是参差不齐,太谷人为了生意的方便就自己开银炉提纯。

太谷一年有四次标期,说白了就是一年四个季度每一季度赊销的货物要到固定的日子结算前一季度的货款,所以每次标期太谷古城自然是白银塞满城盛况,但是标期过后各式各样的白银却五花八门,太谷商人为了方便日后的经营就把这些白银成色统一到998达到了顶峰,由于当时太谷商业发达,每年在太谷重铸的白银更是无法计算,慢慢的全国各地市面上开始流通起了太谷制造的白银,后来就连官府收的税款白银都是太谷制造的。

山西土特产

旧时太谷的金融业界有专门化银造宝,据太谷的老者回忆太谷银炉多集中在太谷古城小南街的周围的巷子里多有十几家,各家银炉的式样仿北京烤鸭的烤鸭炉,准备重铸时银子放入陶罐鼓熔化,冶炼中罐上会放射出五光十色的光彩,师傅们根据炉色的变化判定银子的成色,待达到998的标准加硝少许,用长香把银液上的杂质撇去将银水倒入特制模具中,待到定型后达到998成色的元宝,才能打上“周行镜宝”四字。

据说太谷的“周行镜宝”钢印只有一枚,由各家轮留保管每家一年,达不到998成色的是不允许盖印。如果这块白银要是缺斤短两成色不够,只要不是冒牌货可以去该银的制造处领到十倍的赔偿款,但是从没有人领过。所以太谷的“周行镜宝”在全国才享有了极高的信誉。

山西土特产

由于成色非常高所以在太谷铸造之后就会流通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白银表面因为长时间氧化就会变黑,所以太谷那句“腰里掖着黑十万”的黑字的意思就是源于这。

山西土特产

太谷制造的“周行镜宝”大多都是五十两的,因为清朝的计量差距按今天的重量为1850g,换算成人民币一个元宝约67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