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防治关键期,你准备好了吗?

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也为害高粱和谷子等作物。主要分布于北京市、东北3省、河北省、河南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各地的

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叶部,茎部,穗部),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幼虫多为5龄,3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4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和果穗、雌雄穗穗柄。

玉米螟防治关键期,你准备好了吗?

玉米螟为害玉米叶片

玉米螟防治关键期,你准备好了吗?

玉米螟为害植株

玉米螟防治关键期,你准备好了吗?

玉米螟为害玉米籽粒

防治方法

目前,玉米螟的防治技术已比较成熟,通过种植抗虫品种,采取赤眼蜂、白僵菌、Bt颗粒剂等生物防治,频振式杀虫灯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杀虫剂喷雾或颗粒剂灌心以及寄生菌剂灌心等均可防治。

1、农业防治。玉米螟幼虫大多数在寄主茎秆、穗轴、根茎中越冬,春季化蛹。

(1)采取秸秆粉碎还田、沤肥或作饲料,力争在4月底前因地制宜地将寄主秸秆处理掉,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轻田间螟害。

(2)选育和推广抗虫品种,加快转基因抗虫玉米的产业化进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生物防治。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赤眼蜂防治、白僵菌封垛防治和Bt乳剂防治。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寄生力和适应性强的优良赤眼蜂种;2)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1次放蜂时期,间隔5天放第2次;或在籽粒建成初期玉米螟产卵始期放蜂2次;3)将蜂卡挂在放蜂点玉米茎秆中部叶片的背面。傍晚时放蜂,减少新羽化的赤眼蜂遭受日晒;4)赤眼蜂只能飞10米左右,放蜂点一般掌握在每亩2~6点,每亩地放蜂1~2万头。

3、物理防治。在玉米螟发蛾始盛期在玉米地附近开阔地,按200亩玉米设置一盏高压汞灯,下设药池,或按50亩玉米设置一盏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

4、化学防治。

1)颗粒剂灌心。在玉米心叶末期施用农药颗粒剂,毒杀心叶内玉米螟幼虫。药剂可用50%辛硫磷10毫升,兑水少许,均匀喷拌在8~10公斤的细煤渣或细砂上,配制0.1%辛硫磷毒渣,每株玉米施1~2克;或每亩用1%杀螟灵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250克均匀拌入4~5公斤细河沙; 或用25%杀虫双水剂200克,拌细土5公斤,制成毒土; 用0.1%或0.15%氟氯氰颗粒剂,拌10~15倍煤渣颗粒,每株用量1.5克,颗粒剂点心。

2)药液灌心:在玉米心叶末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灌心,每株灌10毫升;或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雄穗。

3)药液灌穗:玉米露雄时,用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灌注雄穗。或喷洒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使药液渗入花丝杀死在穗顶危害的幼虫。 (京科惠农服务专家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