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摄影一组 静物摄影 美食摄影


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烘焙是面包、蛋糕类产品制作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烘焙后淀粉产生糊化、蛋白质变性等一系列化学变化后,面包、蛋糕达到熟化的目的。

弘扬本国饮食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民饮食生活的需要,对于加入WTO后保护本国的农业、食品产业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包烘烤一般包括下面三个阶段:烘焙 1)第一阶段:面火120--160℃、底火180--220℃;实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面包入炉。维持时间约2—15分钟。 注意:小面包温度高,时间短;大面包温度低,时间长; 作用:面包增大体积,主要是让其长高。

2)第二阶段:提高面火至180--220℃、底火200--250℃,维持到面火达到要求时,约5—10分钟。 作用:使面包形成硬的面包壳,并使面包定型。

3)第三阶段:面火维持在180-220℃、底火调低到180℃,维持至面包均匀上色,约需5-10分钟。 作用:使面包形成均匀的焦黄色或金黄色。

人类钟爱烘焙食品首先是它营养丰富,且不说多数烘焙食品,都适合添加各种富有营养的食物原料,仅就其主原料小麦粉而言,就有着其他谷物望尘莫及的营养优势。小麦粉所含蛋白质是大米的2~3倍,是玉米粉的2倍左右,尤其是其含钙量约为大米的4倍,玉米粉的8倍以上。VBl、VB2、尼克酸等含量小麦粉都是大米的3~4倍。

此外,烘焙食品由于酵母菌的理化作用,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易于吸收,只有良好的口感和色泽。因此,在西方国家,烘焙食品的面包几乎就成了食物和粮食的代名词。


烘焙食品不仅营养丰富,更具有其他食品难以比拟的加工优势。

小麦粉特有的面筋成分,使得烘焙食品不但可以加工成花样繁多、风格各异的许多形式,而且由于其面团的加工操作性、蒸烤胀发性、成品保藏性和食用方便性等特点,使它成为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以来,最有影响的工业化主食品。

我国的烘焙食品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不管是加工技术、成品质量,还是生产规模、花色品种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我国的烘焙食品还没有发挥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对广大人民的饮食生活现代化发生巨大的影响。

现代食品要具有四大功能:营养功能,嗜好功能,生理功能,文化功能。自古以来食品就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实际上人类社会中,食品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到国家交往,小到朋友聚会、生日纪念,都少不了食品的参与。生日蛋糕、中秋月饼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弘扬本国饮食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民饮食生活的需要,对于加入WTO后保护本国的农业、食品产业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