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一个女孩儿,如何持盈保泰,一直享有世间许许多福气?

今天要来说一个女孩儿的故事,她生于一百多年前的北平,被称作“道家的女儿”。

1

10岁那年,为了避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兵乱,她举家从北京前往杭州逃难。

路上马车受惊,她与家人失散,然后被一个“红灯照”义和团婆娘拐卖。

流离辗转,这个天足女孩凭着对“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的竭力静定,额外加持了一份好运气,最终毫发无损地,被父亲朋友从人贩子手里救了回来。

这句话成为她一生指南,是道家人的父亲姚思安从小教她的。

连同:“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她一生“精神好、智慧高”,懂养身又养心,皆来自于父亲。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父亲姚大爷的养气功夫:

子夜起,打坐修炼10-20分钟,调理呼吸,吞咽唾液。在深夜的寂静里,道家人能听到肠子里的气血,怎样循环、汇聚至丹田。

睡之前磨擦手心、脚心固定次数,不以过劳为度,一到气血周流,感觉极妙之时,即全身放松,躺下睡甜甜的一觉。

2

出嫁之前,她受传统女儿教育,学习很多持家之道。

富庶经商之家对养育女儿的方法是很实用的:以后嫁到别的人家,贫富高低不一定呀。

她学习育婴、烹饪、剪裁,还包括学习怎么送礼、回礼,记各种节气,应时食物,婚丧、生日的礼节规矩等。

从小学熬药,她渐渐知道了分辨食物寒热

,从样子和味道识认药材,熟悉中国家庭的常用药和食物的关系等。

这些有趣,又有用的活学问,是来自母亲的世俗智慧。

她一眼瞟去,能看出一个陌生大家庭的人伦编制。她有当人精儿的能力、但懒得当。

在她的蓝颜知己立夫的心里,她不像宝钗,更不像黛玉,而是探春……

3

十六七岁时,她迎来了婚配。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荪亚是恩人家的小儿子,成为通家之好后,两家婚事就大势已定了。她心里很爱穷小子立夫,嘴里却提不出来。

这桩婚配除了交换生辰八字,也经过传统星象家傅先生用命型配合。

她为金命,荪亚是水命,金入于水则金光闪灼。故这门亲事主吉。

而妹妹莫愁是土命,立夫是木命,土养木,木就滋长繁荣。但莫愁对荪亚就不配,土水混和就是软稀泥。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1、一个人皮肤细,五官清秀,聪明伶俐,就是金命。

2、骨骼骨节突出,瘦削之人,是木命。

3、多肉,懒惰,多黏液而迟钝之人,是水命。

4、性急暴躁,眼睛乱转,轻浮不稳,前额上斜之人,是火命。

5、沉稳安静,皮肉上线条圈厚丰满之人,是土命。

每一种里又再分几种,就像木头有细密的,也有疏松的,有光滑的,也有多节的。

比如,金克木;但一个蛮横粗野的木命丈夫,也会使软嫩敏感的金命妻子受苦。

立夫是木命,土养木,木就滋长繁荣。但他是红硬木,金破不开,需以柔来克。所以他跟土相配,比金更好。

但配一个轻浮急躁的火,就把他烧掉了。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这桩婚配是成功而平和、中庸的,不至于快乐得飞上天,却能相处愉快。

用我们现代人眼光看看当时的婚恋规则,多了一个参照维度,也无妨是不是?

4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婚后,在北京城,她迎来了人生生活最舒适的一段。

大家对“北平情结”应该有共识了:“北平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祥和,是逸然,是质朴,是真诚。”

作为女儿家,她从小训练了灵敏地感知季节,好处就是,是她更懂得享受老北京的生活。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她似乎是有意对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反应。在冬则平静沉稳,春则慵倦无力,夏则轻松悠闲,秋则舒爽轻快。

在冬天下雪早晨,她穿鲜蓝衣裳,往花瓶里插红石竹,或一枝腊梅。

仲春暮春,她要睡到日上三竿,头发松垂,身着睡衣,穿拖鞋,大仙儿般立在院中,整理牡丹花畦……

在干爽的北京九、十月,她不能关在屋里,看远处一片丹红的柿树林,近处一群雪白的鸭子水上游荡,被美到流出眼泪。”

她爱爬山、爱才气外露、爱开有意思的玩笑、爱微醉后说点胡话(这些事都不太符合当时女性礼法,但被道家人的父亲所支持)。

她还有个毛病,就是一看见极美的东西,两只眼睛就会各流出一滴眼泪,只是一滴。

有些做派,今天放到一个女生身上,是挺容易招黑、被群嘲的。

那是因为现代生活偏理性化,而百年往前,无论传统中医、艺术或天地阴阳之道,这些抽象性思维都是需要心灵感应的。

有诗心则代表了悟性、道心。

5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所谓人行犹可复,岁月那可追。

庭园人事洗涤变迁,儿女情事转往年轻一辈,五四运动新旧中西价值碰撞,她和姐妹成为北京社交圈中心人物,但个人人生却不可避免地迎来秋天。

在反帝反军阀学生运动中,她十五岁的女儿阿满无端卷入和被枪杀。

崩乱世界里,她看到了父亲逃难前夕留下来的、她童年所珍爱的玉雕小动物和甲骨文,也看到她和立夫当年立于泰山顶无字碑前。

“立夫,我有一句很郑重的话跟你说,你看看这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里面,比你的文章里,比你的政治理论里,都更有道理。这些小动物能够使人平静。”

作为道家的女儿,她思考于宇宙时间之流中如何面对剎那逼迫生灭,想得开“瞬间即永恒”,让自己慢慢恢复过来。

抗日开始后,她的儿子阿通赴前线。

“现在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到了秋天,儿子的人生则正在春天。秋叶的歌声中,含有来春,也含有来夏。实际上,夏之始并不在春分,而在冬至,白昼渐长,阳气开始生发;冬之始在夏至,白昼渐短,阴气渐盛。升降循环之中,道的盛衰盈亏交替,人生,也按照此理而循环。”

这些想法,使她达时知命,岁月渐少,却勇气再现。

上海杭州失陷,全家又向内地逃难,找到一台可代步的手推车。

以前她一定认为坐手推车旅行是诗意的事,现在则认为是两条劳累的腿的救星。就像在富有之家她一直有个村妇梦,想过上草木小民的淳朴生活。

现在则真正准备当一个农民。

在世界近代史上这趟史前巨大的逃难迁移中,她和几百万人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达到“忘我”之境。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她修道的父亲是通过打坐才达到“忘我”的。

道家有“忘我”的概念,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我是这么理解的:是说人啊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了,过于固执己见、强调自己的方式,就会成偏见,你的心也会偏离真实、真相越来越远。

不要太排斥那些自己不习惯的东西,不妨把它们当作经验一种。

她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家女儿了。

她是道家的女儿,如何以“道”术护身?逢乱世片邪不沾身

没错,“她”就是林语堂《京华烟云》的女主角姚木兰了。

可能你看过电视剧(好像有好几版),但是我只是小时候看过书,最近想起这位“道家的女儿”,回忆起她的生活方式好像很有趣。

于是按照自己浅薄的理解捋了一遍,中途觉得失败了,因为真的太长,她的一生又太理想化太时代感太“大”了,对我们现代人借鉴不大。。

姚思安说过一句话:福气不是自外而来,而是自内而生。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

姚木兰一生经历了清末、民国到抗日,她应该是中国最后一代具有传统教养的女儿。

她享有过富贵,有很高的心灵天分和很好的生活感觉,即使在后来人生情况很差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过这些,她保全了自己。

就像最近那句流行话:人不是活一辈子,也不是活几年几个月,就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所在另一方面,她也跟我们很像,

道家的女儿不是一天炼成、而是慢慢养成的,她用一生的时间获得了这些“道の瞬间体验”。

如果你也同气相求,那么你也是“道家的女儿”啦!

-==72物候元气生活==-

节气物候草木菜蔬自然疗法

“我希望,这里有你想去的四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