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從入門到棄坑,看看我都經歷了一些什麼?

曾經的吃雞掀起了一股熱潮,就連從來不玩遊戲的筆者看著別人玩也很想體驗一把,體驗跳傘的刺激、戰場上的鬥智鬥勇和如何使用98K爆別人的頭,或者還能和老外互相懟幾句,趕一下國際潮流。

吃雞從入門到棄坑,看看我都經歷了一些什麼?

可惜的是,畢業了好幾年筆者仍然用的是從學校裡帶出來的筆記本,本來已經臨近淘汰了,但是在筆者極力的拯救下,也就是給他換了一塊480GB的固態硬盤,可以說是滿血復活,讓筆者有了下班回來後再去打開它的慾望。

但是,即便是換了固態滿血復活的筆記本,仍然帶不起吃內存、吃顯卡的吃雞遊戲。無奈只能換電腦,沒錯,筆者自己組裝了一臺臺式。雖然是自己第一次組裝,不過還好一次點亮,娛樂跑分33w,雖然沒啥用,但還是要走一下流程。

吃雞從入門到棄坑,看看我都經歷了一些什麼?

下一步當然是安裝遊戲體驗了,新鮮勁一上來二話不說就買了個帳號,不過首付98月供30的情況沒有發生在筆者身上。也就是說沒有掛加速器直接玩的,掉過一次線,其餘時候很流暢。

接下來再說說掉幀情況,在配置電腦時正式挖礦熱潮,而且不僅顯卡漲價,內存也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洪荒之力翻了好幾倍。之前本來在GTX1060 6G之間糾結選擇哪個品牌的顯卡,後來藍寶石RX580一出來,不知道是趕上了活動還是啥,馬上入手了它。

吃雞從入門到棄坑,看看我都經歷了一些什麼?

大家都說a卡比n卡差,但是筆者不覺得差很多。就拿筆者的RX580和朋友的紅龍1060來比較,他的是144Hz全高清顯示器,筆者的是2K顯示器,全低特效筆者的fps達到120+,全極致40+,朋友來用筆者的電腦吃雞說流暢度沒啥區別,但是筆者的更清晰。

吃雞從入門到棄坑,看看我都經歷了一些什麼?

那後面為什麼說筆者浪費了98塊錢呢?因為筆者玩了幾天後都沒吃到雞,感覺遊戲沒意思就不玩了,歸根結底就是技術菜。

吃雞從入門到棄坑,看看我都經歷了一些什麼?

那麼吃雞適合哪些人玩呢?當然是首先有一臺能夠帶的動吃雞遊戲的電腦的人,或者網吧常客,其次就是有天賦能經常吃雞的人,中國電競需要這種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