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那些事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白,货币只有流通才有价值,而货币在流通过程中会不断增加。央行向市场投入1万亿基础货币,在经过金融机构流通几次后,市场上的钱就会多出5万亿甚至更多。
了解这个以后再来看钱荒。从字面意思也比较好理解,所谓钱荒,就是市场上流通的钱少了。当然原因会有很多种,但不管哪种,哪怕是银行惜贷都会导致流向市场上的钱减少。而这种减少也是几何级的,比如银行少往外放贷1万亿,市场上可能就会减少几万亿的资金。
受影响的也会是一系列,比如房地产公司从银行贷款会支付建筑公司的钱,建筑公司拿到钱后会支付钢筋厂、水泥厂和工人工资,钢筋厂拿到钱会支付原材料购买的钱。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房地产公司没拿到钱,后续的一系列公司也拿不到钱。这时候大家的感觉就是市场上的钱少了,闹“钱荒”了。
而这个钱荒很可能就是源自银行的惜贷。当然,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很可能银行也没钱了。
逸然决然
当前美联储进入加息阶段,楼市调控掐断了房企资金来源,债务违约也从一些小平台蔓延到上市公司甚至国企,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钱荒呢?
其中最大的外部因素当属美联储加息了。目前我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3.54%的水平,美国是2.82%,理论上,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中美利差收窄会引起资本外流压力,因为两边利率差不多,资金会更趋向于往国际化程度高的美元跑。
但是,本来央行此前一直在通过MLF等工具变相加息,而现在年中时候反而定向降准,向中小企业放水,这无疑说明了:市场资金不是一般地紧张!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靠融资还债的渠道被关闭了,才会导致债券市场发生大面积违约。
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国内已发生了21宗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其中70%的违约债券发行人来自民企。
其次那就是楼市了。楼市吸走了大量的流动性,看看5月份的经济数据: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8%,较4月微幅回落;
1-5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至5.2%,但依然偏低;
1-5月基建投资增速降至5%,其中5月增速下跌转负至-1.2%;
5月社消零售名义、实际增速8.5%、6.8%,均创下04年以来新低,而限额以上零售增速也创下11年以来的新低;
楼市呢?1-5月房地产投资增速10.2%,基本持平,其中5月增速略降至9.9%。
消费和投资全面回落,居民购买力被严重透支:2016年2月,我国居民的净存款达到历史峰值29.87万亿元,此后逐渐下行。到2017年底,居民存款总额64.38万亿元,贷款余额40.5万亿元,净存款仅23.88万亿。而到今年1月份,居民净存款又减少了340亿。尤其是今年三四线城市房价的飙升,楼市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反观国内大环境。据测算,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从2008年的53.2%,一直下跌,跌到2017年的7.7%。而在这10年当中,楼市经历了大概4轮周期,从几千涨到现在的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当中除了楼市暴涨因素外,利率低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银行存款利率长期偏低,储户存款积极性低下,现在几乎没有人把钱放在银行,人们现在基本将货基等同于“银行存款”。
而银行这下肯定就缺钱,包括国有银行也是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会听到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大额存单门槛下降或者定存返利之类的消息了。而大量的流动性在货币市场上空转,就更加剧了实体经济的缺钱问题,即使流向实体,成本也不会低到哪去。
小白读财经
(其实这个问题我昨天回答过,结果我把答案发到“深圳的未来”问题下了……我也是够粗心的。)
首先,钱荒不是因为钱变少了。钱从来没有变少。现在中国M2已经170多万亿了,钱变少了吗?为什么反倒钱荒?钱荒,其实是信用荒。
钱荒可能由于两个原因造成。
一是宽松货币使得真实信用变得困难,造成钱荒。钱荒现象在宋代即已经出现。苏轼等人,还发出”已经铸了这么多钱,为什么还发生钱荒?”的疑问。他们找的理由,是运输途中丢失、老百姓窖藏等等。南宋的时候,还禁止铜钱流向金国,以缓解钱荒。
一直到今天,好多宏观经济学者还不明白钱荒是怎么造成的。他们还以为是货币不够宽松造成的。其实,货币宽松恰恰会造成钱荒。
比如,我本来欠你10万元,但是宽松货币了,物价翻了倍,等于我就只欠你5万元了。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借贷行为受到抑制。人们更难筹到钱,故感觉到钱荒。
又比如,你办企业,去年赚了1200万元,你觉得现金充裕得很,投了大项目,雇了很多人。结果,货币宽松了,物价翻倍了,你的1200万元,变成只值600万元了,你会不会感觉到钱荒?
所以那些宏观经济学者,呼吁货币宽松来缓解钱荒,其实他们是在制造更严重的钱荒。
另一个原因,是民间信用受到管制,这也不许贷,那也不许借。比如,善于搞金融的犹太人,能筹集到钱,但是曾经有段时间,西方反对犹太人放高利贷。犹太人说,好啊,不放就不放。结果,钱荒了,地下借贷利率更加高。
防止钱荒,就两点:1、稳健货币,这也是央行一再强调的;2、放开民间金融。
邓新华全面回忆
(-东南偏北)
什么是“钱荒”?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老百姓缺钱,企业缺钱,央妈也缺钱。。。都差钱!
这三者其实关联性很大,央妈缺钱贷出的钱就会越少,企业借到的钱越好,在原有基础上,要么就只能减小开支,要么就只能去杠杆,本来原本只有1亿的资产借了5个亿在运作,现在1个亿的资产只能借到1个亿。而整体来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把杠杆降下去是个好事,但是在降杠杆之初,企业也要经历“阵痛”。而阵痛期往往效益不太好,效益不好员工的收益就会相对减少。
通过上面的递推以后,所以根本原因就找到了,为什么央妈也会缺钱呢?
笔者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1、周期性的钱荒 2、我国目前对房地产依赖度过高 3、国与国之间的“经贸”较量
一、周期性的钱荒
资金是否紧张,其实也跟行业一样,具备较强的周期性。从“钱荒”的发生时间上看,基本上都集中在季末或者月末,与人民银行对各个商业银行进行准备金、存贷比等指标考核的时间吻合。每次临近考核的前夕,银行都会让货币回流以便达标,造成市场上出现暂时的流动性不足。 在有些情况下,还会造成银行间拆借利率高于商业贷款利率、为了达标不惜“亏钱”的现象。
二、我国高度依赖房地产
估计对房地产关注较多的朋友,也留意多了。今年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以及政策相比以往,算得上力度很大。不仅在大会上表明了“房主不炒”的立场,还在各大城市大举推行租赁同权。这一系列的政策其实都是为了降低房地产泡沫,央行不敢给太多钱到市场,怕大众拿着借来的钱去买房子,所以只能控制银行借贷。
三、与美国的“经贸战”
关注国际新闻较多的票朋友应该也知道,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美国经济,而美元与人民币更像是两个对立面,外汇储备与楼市更像是中国的左膀右臂,国家资金也只能在这两个“方向”中找到一个权衡点。
天天说钱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钱荒从字面理解就是市场中的钱不够用了,发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流通的钱变少,而是资金需求增多。钱荒时大家走需要钱,却找不到钱,因此钱的价格会提高,我们可以把利率看作钱的价格,因此钱荒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利率大幅上涨。下图是过去一年时间1天期国债逆回购的利率:
季节性因素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1天期逆回购利率多数时间是3.3%左右,但是有时候就会突然上涨,去年最高时甚至到过24%,而这一天是2017年12月28日。
细心的朋友其实都会注意到,钱荒往往发生在季度末和年末,其中年末时最荒,这是由于我们的银行业监管考核体系造成。每到一个季度结束的时候,会对银行的资产状况进行考核,这时候银行就需要回笼资金让账更好看一些,于是进入市场抢钱,造成季节性短时间钱荒。
宏观去杠杆
除了季节性因素,今年市场资金一直比较紧缺,这和我们宏观降杠杆的政策有很大关系,降杠杆就是降负债,而将负债就意味着还给银行的钱比借出来的多,那么能借到的钱就变少了,于是钱荒。这是货币供给端政策的影响。
货币需求旺盛时,如果信贷宽松没有跟上,同样会引起钱荒,这个往往出现在经济过热时。不过经济过热时银行会高估未来经济,往往打开闸门使劲放水,很少钱荒。
上面是宏观层面或政策层面的原因,在介绍一下我们经济的特殊性:
过于依赖房地产:发展房地产需要给房地产企业提供大量资金,他们是融资市场中的最大资金需求方。由于项目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且施工进度必须跟上,因此房地产对资金需求量很大,当房子不好卖时,企业要维持运行就只能从想办法从市场借钱,于是市场会出现资金紧张。
国企杠杆高:过去我们一放水就给国企贷款,但是国企盈利能力一般,国企把钱花出去之后需要长期借贷来维持投产的产能,这也是钱荒的原因之一。
首席投资官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真的不差钱,差的就是存量资金没有全部都流向实体经济,现在不仅是A股和实全经济发生钱荒,就连我们的金融机构也存在着较严重的钱荒。现在不仅是中小银行,就连国有大银行也开始发行票据筹资了,这说明金融体系内的资金面也相当的紧张。
那么,中国为啥会出现钱荒呢?第一,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全球各国都在被动收缩流动性。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不可能全面宽松,这样一来,国内的流动性就会显得明显不足。再加上时值年中,银行领域要进MPA考核,整个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不足。
第二,中国本来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但是大量资金都跑到了房地产领域,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增信贷中有近四成都流向房地产领域。国内三四线城市房价爆涨,200个县城房价超过9000元/平方米,全国房地产市场无一不轮涨一遍。
第三,与此同时,由于银行利率过低,大量的银行存款都流向了宝宝类货币基金,现在货币基金通过聚沙成塔的方式,将社会资金汇笼,再向银行高价出售或者流向货币市场进行空转,没有真正流向需要去的地方,当然会使实体经济、A股市场,乃至金融机构发生钱荒现象啦。
不执著财经
钱荒,说白了就是国家和老百姓都差钱,似乎从2014年开始出现这种状况,并且一直持续。这种情况并不一定就是坏事,经济按照一定周期性发展,而一段时期出现钱荒是正常现象。
钱荒基本上都集中在年底,银行为了应付央行的审查都会提前收紧信贷并出台手段吸储,各银行的政策一出,老百姓纷纷存钱,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自然紧张,造成市场上暂时的流动性不足。甚至银行间拆借利率高于商业贷款利率、为了达标不择手段甚至亏钱。
而今年钱荒现象更严重,坤鹏论认为特朗普上台以后,为了发展美国的经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中国,导致国内人民币购买力下降,国外汇率下跌等,加剧了“钱荒”现象。
今年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政策很明显,房子是住的,不是炒了,并且在各大城市推行租赁同权。这一系列的政策就是为了降低房地产泡沫,控制银行借贷。
因为国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困境就是多年前的反市场道路和通胀政策造成的。只有坚持走市场经济道路,坚持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抵制通货膨胀政策,必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坤鹏论
因为放款多了,而且放款烂了。
什么是钱荒?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银行没钱了,就好比你拿有数额的存折去银行却没钱可取。通常情况下,每年6月份资金和房贷额度都比较紧张,这是季节性因素。只不过今年更为严重,各家股份制银行的情况不一样,但是都一样缺钱。简单的原因就是银行为了获得利差收入大量贷出资金,这些贷出的资金可能由于没到期收不回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收回,而在拆借或其他货币市场上又融不回短期的资金,从而造成资金紧缺的局面。
打个比方,假如银行吸收了一个亿的存款,交二千万给人民银行作为存款准本金,七千万放贷款,一千万作为备付。要是在一定期间内取款的人多,金额又大,超出了一千万,备用的这部分就不够了,就要向人民银行或其他银行临时借款。要是各家银行都发生困难,就只有一齐向人行求救。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人行不放水,银行就紧张,一些回旋余地不大的小银行就只有关门。目前的人行,好像真的挂出了今日无米的牌子。可能有人会说保支付不止借款一条路,还可以要人民银行退回这20%(这个比例经常变动,不是常数)的存款准备金,但这是国家政策,国家靠这个准备金来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那么,还有一条路,就是收回贷款,即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再还给存款人。这里的问题是借出去的钱有期限,期限没到,人家不还,也没办法。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许多借出去的钱,就是到期了人家也还不了或者不想还。于是,银行就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向存款人借来的钱,到期就要取走,借出去的钱,到期要不回来,支付危机就发生了。
大猫财经
“钱荒”现象从字面来理解就行,钱不够用了,指在市场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引发的一种金融现象。主要表现为,银行没钱放贷、企业没钱还贷、个人没钱消费。引发“钱荒”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央妈态度
央行掌握着一个国家货币的总龙头,担负着调控市场资金总量的责任。我们经常听到的货币宽松、货币中性、货币紧缩等就是央行对接下来货币采取的政策。货币宽松表示,接下来要加大货币的投放力度;中性是保持原先的投放力度;紧缩就是减少投放力度。当然,采取何种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果央妈把水龙头关小了,那钱荒就有可能发生。
2.降杠杆、挤信用、高利率后,资金流动性降低
我们知道,提高杠杆、宽信用、低利率会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反过来也一样,降杠杆,挤信用、高利率就会降低流动性。以房子为例,高杠杆,宽信用时首付只要20%,15%就可以,但降低杠杆,挤压信用后,首付就增加到了40%,甚至60%。这样100万的房子以前手里有二十多万就可以买,相当于5倍的杠杆。现在没个四五十万根本做不到,再加上限售政策,利率提高,楼市的流动性直接降低了一大节。
房贷、车贷、企业贷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就导致资金的流动性降低。经济学中,市场中的资金够不够用,一.因为总量减少;二.货币乘数降低。总量很容量理解,央妈就是管这个。货币乘数指的是,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产生的派生存款倍数。就好比,央行给商业银行100元的贷款,银行扣除准备金16%,就是16元,可以向外贷款84元,把这84元带给企业A;A再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工人B,B拿手里没用,就把这84元再存入银行;这样银行就又获得了84元的存款,再留下16%的准备金,剩下的再带出去,这样往返,按正常的货币乘数5-6倍来算,100元的基础货币,一般能产生500到600元的效果。但是流动降低就代表货币乘数的降低,本来市场需要500元,只要投放100元的基础货币就行,但现在要投放200元的基础货币才行,这样钱荒就可能产生了。
3.资本外流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投资,都需要先把带来的美元到央行处兑换成人民币,然后才能我们国内投资。这部分的资金又以建筑厂房费用、雇佣工人的工资、购买原材料等方式投放到市场中去,这样,外资投资相当于增加了货币的投放量,当然,央行也会采取回收一定的货币来做对冲。当因为某些原因,如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导致外资外流时,外资就先把手中的人民币去央行换成美元再撤离。这就相当于市场中流动的资金突然减少了,这和央妈关小水龙头一个道理。
4.季节影响
每个季末或年末就到了监管部门到银行盘账的窗口,所以每年的年末,银行的资金面或多或少出现紧张的情况,这时就会采取减少贷款,增加吸引存款的方式,来满足账面的要求,这样,市场上流动资金就会相应减少,有可能引发小钱荒。
现在我国就有“钱荒”现象,不过有点特殊,网上叫做中国式钱荒。央妈的水龙头虽然关小了,M2增速在下降,但170万亿的基础货币量,加上8.3%同比增长速度,依旧高于我国GDP的增速。从央妈对M2的态度看,不是导致现在“钱荒”现象的主要原因。
同样,现在的钱荒也不是外资撤离引发的,如上图,15年的钱荒时,外汇从4万亿下降到3万亿,那次明显是外资引起的。但我国的外汇从17年初就基本稳定在3万亿,所以本次钱荒同样不是外资原因引起的。当然,也不是季节因素引起的。所以,本次钱荒主要是持续降杠杆,导致市场资金流动性降低导致的。
淡淡禅风
这是难免的。
每年的年底,银行为了应付央行的审查都会提前收紧信贷并出台手段吸储,两手一抓,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自然紧张。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到年底就会看见很多商业银行打揽储广告,其他时间基本看不到。
然后就是社会经济活力下降,除房地产业以外的行业普遍缺钱。出现我国家庭理财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资产为王的时代,代表就是房屋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房屋的价值已经超越人民币的价值,人们普遍看多房地产的升值空间,而对人民币价值看空。所以将大笔现金储蓄投入到房地产中,众所周知房地产业其实就是金融产业,开发商收到购房款主要还是用去偿还银行债务,银行看好房地产业的回报,又把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行业。在央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货币总量不变的背景下,过多资金偏好房地产,必然导致其他行业的资金减少甚至枯竭,不断恶性循环。
最后就是迫于国际国内环境(国内人民币购买力下降,国外汇率下跌)央行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大肆印钞。政府为了去杠杆,又减慢了投资步伐,两者一结合,进一步加剧“钱荒”现象。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应对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办法。
1,适当减轻重资产在家庭财富中的配比,手里保有一定量的现金储备,约1/4。
2,关注外汇市场,明年人民币和美元都有大概率加息,可以适当进行配资。
3,钱荒将直接降低我们工薪阶层和经营者收入,需要注意开源节流来维持正常收入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支出,同时关注做一些新的轻资产投资,增加收益。
4,年底若有闲钱又不打算储蓄的话,可以考虑投到良好的信贷平台,获取收益。因为银行扎紧信贷,民间信贷利率和回报必然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