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子女下场如何?

信陵君无忌


李世民为了上位,亲手残杀了十个亲侄子。


玄武门事变时,李建成只有三十八岁,当时他的太子妃名为郑观音,生有六子五女。


除了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卒外,其余次子包括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均命丧玄武门。

也就是说,李世民不仅射杀了他哥李建成,为了以绝后患,把他五个侄子也给杀了,所谓帝王残暴,大义灭亲,莫过于此。当然还包括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加起来李世民一共杀了十个亲侄子,但此题问的是李建成,便不再赘述李元吉。

这五个儿子算是李建成的心头肉,但当时他已然亡故,所以没有亲眼看到五个儿子惨死于玄武门下,倒是李渊眼睁睁看着五个孙子被李世民诛杀,他苦苦哀求李世民,不要杀光自己的子孙,李世民起初答应,但最后还是义无反顾的把老大和老三的儿子都给杀了,一个不留。

他深知帝王夺权的隐患,如果不杀这些人,到头来等他们长大成年,自己的皇位势必受到威胁,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这十个侄子中但凡有一个雄才大略者,都足以撼动李世民的帝位。


然后是李建成的五个女儿,在李建成命丧玄武门后,等待时局稳定,坐稳龙椅的李世民陆续安排侄女们的命运。

李建成长女记载甚少,只有次女李婉顺的史料最多,她在17岁时被李世民封为闻喜县主,下嫁刘应道,而刘应道是开国功臣刘林甫的儿子,官任通事舍人,掌诏命。

(此处的“县主”,并非县官,一般是指皇族女子的封号,在隋唐时期,则是亲王的女儿才有资格获封。

《大唐刘应道妻故闻喜县主墓志》记载:主讳婉顺,字尫(wáng)娘,高祖武皇帝之孙,隐太子第二女也。风标清惠,长善柔明。友爱自衷,仁恕在物。器宇闲淑,风容秀美。

此处提及的“隐太子”,正是被李世民追封的李建成。

而通过墓志也可得知,李婉顺博览群书,是一名才女,但为人处世相当低调,后来嫁给刘应道,一心相夫教子,共安贫富,但最后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岁,史料记载她是病死的,但不管怎么说,照比其他的兄弟姐妹的凄惨命运,也算得了一个善终。

《大唐刘应道妻故闻喜县主墓志》:"龙朔元年夏‘遘疾数旬’,六月六日‘薨’于长安居德坊第,春秋卌。”

薨:《尔雅》:薨,死也。


李建成第五女:归德县主

其生母为隐太子妃郑氏,即郑观音。

关于归德县主的生年、何时册封为县主,以及出嫁何人,均不得而知,除在相关史料中提及她的名字外,没有任何明确记载。

《大唐故隐太子妃郑氏墓志铭》记载:“殡于第五女归德县主之宅,禀朝恩也。”

此处提及的“殡于第五女归德县主之宅”,说的正是太子妃郑观音死后,在归德县主的宅邸内出殡。

而根据墓志还可得知,归德县主实际上是“遗腹女”,意思就是归德县主是在李建成死后由太子妃所生。

当然,在李建成与李元吉被诛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女儿一直是居住在皇宫之内,享受皇族的优厚待遇,但包括出行在内等生活事宜,均受到诸多严格限制,直到后来被安排出嫁。

综上所述,目前的史料记载,能够明确查证的李建成女儿,只有:


李建成二女,闻喜县主,李婉顺。

李建成五女,归德县主,李氏。


其余女儿记载因未见史料,均不祥。

另外,附注一份李元吉女儿的名单:

李元吉之女:

归仁县主:20岁才封县主并出嫁。

文安县主:19岁封县主、出嫁。

和静县主:贞观十五年嫁薛元超,薛生于623年即武德六年,可推测和静的年龄。

新野县主:14岁封县主,15岁出嫁。

其余均不详。


引用资料:

《全唐文补遗》第三辑,三秦出版社,主编吴钢,1996年出版

《大唐刘应道妻故闻喜县主墓志》


最后,实际上李世民为了夺位,亲手诛杀了十名侄子,说是心里没有一点内疚,断不可能,所以对待李建成,李元吉的遗孀和女儿,尽可能的提供优厚待遇,包括郑观音亡故后,李世民亲自下达指示:“丧葬须,务令优厚

但总归来说,玄武门从始至终,就是一门惨剧,而李世民也算开了唐朝弑兄杀父的先例,导致自己的儿子们为了争权夺势,谋反者众多,也都不得善终。


所谓无情最是帝王家,莫过于此。



————————————


钱品聚


自古以来皇位之争都是非常残酷的,即使是父子之间,或者是兄弟之间,都是要拼命的,毫无亲情可言。玄武门事变是李世民的一场豪赌,本来前一夜李渊要剥夺他的所有权利,他告诉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与李渊的妃子有染,李渊让他兄弟三人第二天进宫来对峙,这就算是给了李世民一夜的喘息机会。

当天晚上李世民就决定要谋反,因为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李渊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朗,就是要传位给李建成,自己的机会就是造反,于是第二天他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为什么说玄武门事变是一场豪赌呢?虽说太子毫不知情,可是双方进入玄武门的人数是一样的,打斗起来不一定谁赢而且外面还有勤王部队。

李世民在玄武门突然发动和太子的人马打在了一起,勤王部队闻讯赶来,被李世民的人拦住,告诉他们就是兄弟二人平时的那种争斗,无伤大雅,可是皇室的事情,勤王部队如果干预,那就是大事了,其中一方是太子,勤王部队是不是要干预太子位之争?于是勤王部队就地驻扎在玄武门外面等待结果。

太子方面的人不干了,甚至都开始攻城了,一直到李世民拿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站在了城楼之上,这次谋反宣告成功,底下的士兵也接受了这个现实。那么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女下场是如何呢?李世民既然都谋反了,他不可能不知道斩草除根的道理,李世民是非常狠的,当然不狠也做不到这个位置,在真实的历史中,李建成不是废物,支持他的大臣绝对是要多于李世民。

唐朝史书没有记载李建成子女的下场,因为史官不敢写,后世的史官专门记下了这件事,玄武门事变当天,李世民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杀死,至于李建成的女儿,暂无记载。李元吉的家人全部发配边疆,相比李建成家好多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大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局势已经定下来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为的早在战争时期已逐渐产生的隔阂,终于表面化且发展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

李建成只有一个太子妃,姓郑氏,为李建成生了六个儿子,女儿的数量至今没有定论,但是至少有五个。

李建成的大儿子名字叫李承宗。他出生之后,就被李渊封为郡王。但是他并没有活多久,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就夭折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被控制,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冠以谋反的名义杀死。唐高祖被迫下诏由秦王李世民处分军国大事。随后李建成次子李承道及三子河东郡王李承德、四子李承训、五子李承明、六子李承义及也被诛杀,并除宗籍。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把自己的儿子李福过继给李建成,以延续其世系。

关于李建成的五个女儿,名字纪录都不是很详细,只能够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两个女儿的命运。李建成大女儿不详,‍‍次女名字叫李婉顺,后来嫁给刘应道为妻,封闻喜县主。李建成的次女能够活命,不知道是太宗李世民的仁慈,还是次女福大命大,总之能够在血腥的宫廷战争之中得以活命,已经是万幸了。‍

第五个女儿历来被人认定是遗腹子,太子妃‍‍郑氏的墓碑上有一段话:“巢倾穴毁,重承胎卵之仁。虽掌碎骊珠,而庭开虹玉,已绝倚闾之望,旋闻解瑱之欢。昔有陶婴,恤孤资于纺绩;缅惟梁寡,励节在于衡泌”。

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个太子,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不逊色于李世民。由于权力作祟,骨肉相残。不得不让人叹息最无情是帝王家。


诗书君


玄武门之变改变了整个唐朝,也震惊了当时的朝堂。因为在当时来说,李建成的皇位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一次政变对唐朝影响深远。

李世民政变成功之后,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本来是六个儿子,但是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夭,其余

五子分别是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巨鹿王李承义)全部处死,连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分别是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也一并处死。即李世民之心何其残忍,皇室内斗何其残酷,早知道李建成的儿子最大不过六岁,最小的尚在襁褓,李元吉的儿子就更小了,因为李元吉死的时候也不过二十四岁。

作为一个对皇位有强烈野心的人,李世民的动机很明显,为了永绝后患。哪怕这些人是自己的亲侄子,哪怕大多数都在襁褓之中,目前毫无威胁,但是为了将来计,为子孙计,还是狠心除去。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潜在的威胁消失后,原本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党的人也就只能断绝野心,要么退隐,要么只能效忠李世民。这样李世民既能够收太子麾下文臣武将的心,也能够快速稳定局面,安坐皇位。


夜月下鸣蝉


李世民登基皇位后,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隐王。以皇家葬礼重新安葬,安葬当天,李世民在宜秋门大哭一场。谏议大夫魏征、王圭求陪灵车到安葬地,原东宫属官都去送葬。

貌似李建成恢复了地位,但是从封号和谥号来看,降低了他的地位。李建成从太子变成了亲王。而且他的谥号是一个不佳之词。

那他的子女是什么下场呢?请看下面视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8d9000061f37b57ec643\

江湖人称0诸葛不亮


无情自是帝王家。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儿子们,几乎无一例外,都被李世民给杀了。

要说这就是一瞬间命运扭转——原本还是准皇帝的儿子,都有当皇帝的机会,结果,一个玄武门之变,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