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郭沫若辜负的女人们

  在郭沫若22岁的时候,经父母包办,和原配夫人张琼华结婚。婚后五天,郭沫若离家,张琼华活活在郭沫若老家守了68年活寡,没有子女。

  张琼华一生辛勤服侍公婆,却被郭沫若写作讽刺为一只黑猫,还说她长着“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

  郭沫若曾写信给父母要求和张琼华离婚,保守的父母不答应,于是22岁离家的郭沫若26年没回过家,直到后来带着新婚妻子于立群给父亲奔丧,才意识到张琼华对自己家里的贡献,他给操劳过度熬白了头发的张琼华鞠了一躬。张琼华感到莫大的满足,继续在郭家守到终老。

那些被郭沫若辜负的女人们

郭沫若的原配妻子和他的母亲

  郭沫若带新妻子回去的时候,张琼华把当年与郭沫若的洞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让给郭沫若和于立群居住,买鸡买鱼,尽她所能招待他们。房间保持着结婚时的样子,家具都擦得纤尘不染,郭沫若年轻时的书和文具,张琼华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或许这个农村的小脚女人,就是靠睹物思人撑过了这一生。

  那一次回乡郭沫若已是功成名就,他给张琼华写了两首诗,当着新妻子的面打趣张琼华说:“你如果往后没有钱用,可以拿它去卖几个大洋。”张琼华说:“就是饿死了,我也不会卖它。”

  这次返乡,郭沫若给父亲写下一篇《家祭文》,丧事办完后,离开了乐山,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张琼华把这篇七八千字的《家祭文》背得滚瓜烂熟,经常背着背着就眼泪涌出来。

  或许,她是真心爱着他的吧!哪怕守着一个空名分。

  这件事用现在的眼光看也不能怪郭沫若,毕竟没有感情,强扭的瓜不甜。可怜的张琼华,漫长的一生就这样白白耗过去。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从少女等成老人,直到郭沫若86岁先走了,她也没等来自己的丈夫。

那些被郭沫若辜负的女人们

郭沫若

  1916年8月,24岁的郭沫若在日本遇到了出身名门的22岁的佐藤富子,郭沫若对她一见钟情,给她写信热烈示爱。9月,富子给郭沫若的信中也热烈表达了自己的爱。年底,富子辞去工作,顶着家族压力,与家庭断绝关系,毅然去与郭沫若同居,郭沫若给佐藤富子起名为安娜。

  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洲帝国大学,安娜独自承担了全部家务,让郭沫若安心完成学业。郭沫若课余在简陋的环境中译书补贴家用。几年后,郭沫若译作《浮士德》出版,郭沫若在第二页用德语写着:献给我永远的恋人安娜。

  1921年,郭沫若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女神》,在诗中,他把安娜比做维纳斯,《女神》中所收的《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别离》、《维纳斯》,都是为安娜所作。

  1923年,郭沫若从日本九洲帝国大学毕业后,带着安娜和刚出生的三子回国到达上海,不久安娜因为生活拮据,语言不通,回到日本,后又来到中国,一个家庭在中日两国之间辗转。

  在日本的时候,郭沫若瞒着安娜流连于花街柳巷,染上性病,还传染给了安娜。

  在两个人婚姻续存期,郭沫若和好几个“红颜知己”产生爱情,甚至在妻子住处附近与别人同居。当安娜问起来,郭沫若坦然承认爱上别人,面对着几个孩子,安娜没有离开。

那些被郭沫若辜负的女人们

郭沫若、安娜和孩子们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不辞而别独自回国,留下安娜和孩子在日本。郭沫若的秘密回国,让安娜被日本政府军方拘留,受到非人的折磨。安娜后来回忆说:“他们紧紧地揪住我的头发,把我掀翻在地,又狠命地把头触地,发出嘭嘭的沉闷的声响,我的头疼得像要炸裂开来了,继而又昏沉沉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安娜说:“每当我痛苦时,我被毒打时,我就会祈祷圣母,祈祷早日见郭沫若,有这个念头陪伴,一切都可以挺过去!”

  被释放后,安娜一个人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顶着政治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抚养5个孩子成长。

  八年后,抗日战争胜利,郭沫若写信告诉安娜,自己新组建了家庭,多了四个孩子。安娜惊呆了!安娜不甘心,1948年8月初她辗转来到香港,经过11年的苦苦煎熬,她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丈夫,也见到了他的新妻子于立群。

  安娜终于相信他信上说的是真的,选择离开。

那些被郭沫若辜负的女人们

郭沫若

  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安娜加入中国国籍,她保存的郭沫若手稿全部献给国家,五个孩子全部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安娜只向郭沫若提出了要供孩子读大学和提供抚养金的要求,如果做得到她就愿意离婚。但郭沫若不见她。

  郭沫若晚年住院期间,安娜带孩子去看望。

  1978年春,郭沫若病危,85岁的安娜再去探望,郭沫若并不搭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曾经她是他心中的维纳斯,到后来他对她无话可说。

  安娜活了101岁,在晚年,她说:我这一辈子生活得像是一只野狗。

那些被郭沫若辜负的女人们

郭沫若

  1934年,女记者于立沈被报社派往东京,在东京她与郭沫若过从甚密,但1937年她就在上海突然自杀。

  半个世纪后,于立沈的生前好友、女作家谢冰莹说出了当年发生的事。郭沫若对聪明美丽的女记者于立沈说,他不爱自己的妻子安娜,他要离婚和她在一起。当于立沈怀孕后,郭沫若却要求她打掉孩子,并且对她骤然变得冷漠无情。

  自杀之前,于立沈写下一行字:如此家国,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

  国家风雨飘摇,见不到曙光。举国青年崇拜的偶像郭沫若,是如此卑鄙无耻的小人。25岁的她自己,一腔挚爱被诱骗。在绝望悲观的境况下,她走上了绝路。

那些被郭沫若辜负的女人们

郭沫若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于立沈自杀后,郭沫若认识了于立沈的妹妹于立群。于立群把姐姐生前思念郭沫若的诗交给他,郭沫若竟然说:“我有责任保护立群,但愿我能把爱她姐姐的心转移到她身上。”

  就这样,郭沫若爱上了于立群,于立群也接受了这位名满天下的诗人的爱。1939年郭沫若和于立群举行婚礼,周总理对郭沫若说:“希望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婚礼!”

  和郭沫若在一起后,于立群成为了他的秘书,替他抄写文章、招待客人、查资料,还要出版书籍,筹集经费和物品支持解放战争,帮助来自五湖四海的进步文化人士……郭沫若有了这个得力干将,过上了潇洒的生活。

  在十年特殊时期,于立群的两个儿子被迫害致死,使她受到巨大的打击和伤害。1979年2月,于立群得知姐姐的死因,在精神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在当月25日,她自缢于北京故居。

那些被郭沫若辜负的女人们

郭沫若、于立群和孩子们

  她们当中有的人从没得到过他的爱,只能为他枯等一生,他视而不见。

  有的得到过他的爱,爱的时候,他的热情如同炽烈的火焰将爱人吞噬、燃烧。燃烧之后呢?不过是一缕烟,一撮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