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從今年4月開始,SUV結束了長達5年的銷量統治;自主品牌產品佈局“失衡”的矛盾日益凸顯;美系車銷量出現大幅滑落……這些現象,都說明了什麼?

縱觀整個2018上半年,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佈的數據顯示,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達1097.4萬輛,同比增長4.0%。其中轎車累計銷量542.9萬輛,同比增長5.2%;MPV累計銷量85.6萬輛,同比增長-12.6%;SUV累計銷量468.9萬輛,同比增長6.3%;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34.8萬輛,同比增長131.5%。

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值得肯定的是,從上半年的乘用車累計銷量來看,今年上半年4.0%的同比增速,大幅好於2017年的1-6月的1.0%增速,仍體現了國內車市消費的增長特徵。

不過,6月份,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168.7萬輛,同比下降3.1%,環比下降6.4%。超過6個百分點的環比降幅歷史少見,對此官方給出解釋,認為6月銷量下滑與端午節假期、世界盃有關,因為看球群體與購車群體重合度較高。

中國市場再爆發的空間還有多大? 3500萬輛是不是一個頂點,我們很難預判,但市場頂峰一定存在。從SUV的增速收窄以及整體市場環境來看,車企應當做好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應對。至少,從上半年車市出現的幾個現象來看,提前準備是有必要的。

SUV遇冷,“一招鮮,吃遍天”不現實

有人曾將我國SUV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13年之前是起步期;2014-2016年是黃金髮展期;2017-2018年則是穩定期,增速放緩。

從目前的發展狀況看,SUV進入穩定期已是事實。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消費升級產品去低端化;二是,押注SUV市場的風險顯現。

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具體到市場,自主品牌在SUV銷量市場仍是主力,但大多售價都在15萬元以下。然而,技術薄弱的品牌SUV產品,雖然乘上前幾年高速增長風口,但沒辦法形成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產品的延續。

我們看到,上半年小型SUV的小幅增長主要得益於新增車型銷量,以遠景X3為例,6月銷量為10225輛,這和吉利的產品力有直接關係。

在緊湊級市場,銷量增勢還是可觀的,其中5月市場份額上升至57.2%。這與自主品牌對於緊湊級SUV市場的投放延伸有關係。如領克01、長城VV5、VV7這類高端化產品的投放。我們看到,6月領克01的銷量達到9,247輛,再度逼近萬輛大關。

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再說合資SUV市場,上半年主要呈現出,韓系走強、美系回落、德系一般的現象。韓系銷量躋身前十,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價格,其SUV產品售價已與自主品牌重疊。美系的銷售下滑和產品週期有關。而德系車,在SUV的產品佈局本身也相對滯後,今年南北大眾都在SUV市場有大幅度動作。很難說德系進場會不會掀起SUV市場的一個小高潮。

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筆者認為,SUV增勢放緩,也不能排除消費者持幣等待合資品牌的可能。但是,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合資品牌跑步進場不是好消息,除了產品升級,“兩條腿”走路也格外重要,“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過去。

所有車企都該“兩條腿”走路

今年4月,SUV結束了持續5年的領漲,被轎車趕上。5月轎車同比增幅5.4%,超越了SUV市場3.9%的增幅;6月,雖然轎車銷量同比下滑0.7%,但下滑速度明顯低於SUV。

自主品牌應該拾起轎車市場。今年5月剛剛卸任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的龔兵曾表示,長安近來的市場波動也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對轎車投入不夠,因此,長安汽車需要重回SUV+轎車“兩條腿走路”。

上半年轎車市場累計銷量542.9萬輛,同比增長5.2%。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新朗逸、軒逸、卡羅拉,均有不小幅度的增長。轎車板塊,依然是合資品牌的天下,在此筆者將重點說一下自主品牌。

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在前十的榜單中,自主品牌僅吉利的帝豪入圍。上半年吉利汽車位列第四位,總銷量達到75.7萬輛,同比增長53.5%,去年同期排在第7位,市場銷量49.3萬輛,成為為銷量前十中增速最快的車企。

這與吉利在SUV、轎車的均衡佈局有關。僅上半年,吉利SUV就貢獻了44.6萬輛的銷量,在國內各車企SUV市場銷量中排在第一。

同時,轎車表現同樣突出。全新帝豪銷量達到19,645輛,帝豪GL 6月賣出13,819輛,全新遠景表現同樣不俗,6月總銷11,734輛,和全新帝豪、帝豪GL,全面覆蓋入門級各細分市場。而今年博瑞、博瑞GE將在B級市場發力。

再看“SUV世家”長城。

長城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為47.15萬輛,同比增長2.34%,其中SUV累計銷量為40.3萬輛,同比增長1.32%。 上半年完成全年116萬輛銷量目標的40.6%。

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雖然半年銷量依舊有著小幅增長,但6月SUV同比減少5.29%。包括蟬聯SUV榜首的H6,上半年累計交付21.8萬輛,同比下滑了3.53%。在全面押寶SUV,嚐盡市場紅利後,隨著SUV市場增速放緩,長城缺失轎車的弊端已經開始逐漸顯現。

不僅僅是長城,廣汽乘用車上半年銷量下降的背後,是SUV佔比近9成的佈局“失衡”問題。相比之下,吉利、上汽在SUV、轎車的全面開花,成為抵禦市場風險的防線。伴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自主車企需要及時應變,既不能過分依賴SUV,更不能在依賴的同時,放鬆對自身產品的創新升級。

合資品牌:不重視中國市場是不行滴

自主品牌內部出現的分化在合資品牌裡也有表現。

上半年,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247.28萬輛、209.12萬輛、125.86萬輛、55.22萬輛和19.68萬輛,分別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1%、17.76%、10.69%、4.69%和1.67%。與上年同期相比,德系、日系、均處於增長,美系品牌市場佔有率下降,法系、韓系車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6月份,福特汽車在華總銷量為6.2萬輛,同比下滑38%;1-6月累計銷售40萬輛,同比下滑25%。據悉,此次降幅創福特自2001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大值。

除豪華車品牌林肯之外,兩家合資公司長安福特和江鈴福特銷量下滑明顯。長安福特1-6月累計銷售23.2萬輛,同比下滑35%。1-6月份,江鈴福特累計銷量為24288輛,同比下降26.6%,6月銷量為5359輛,同比下降21.9%。

韓系、法系車也不算樂觀。

雖然以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出現連續增長,但也不能忽略其基數太低的事實。另外,還有價格因素。自主品牌的崛起讓主打性價比的韓系車受挫,於是韓系車進行大幅度降價促銷。例如,全新一代瑞納的售價區間為4.99萬~7.39萬元,入門產品已跨過5萬元關口。

車企“期中考”答卷:偏科、不用心,一定考不出好成績

在中國市場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合資車企有必要用心經營。目前對美系車來說挑戰不小,一方面許多中國消費者購車還是首次,一般不會選擇老車型;另一方面,由特朗普挑起的關稅大戰也讓美系進口車雪上加霜。合資車企要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掙得更多話語權,需要外方投入更多精力到中國市場,做好產品本土化。

結語

SUV市場增勢趨於穩定,消費市場也趨於合理化。至於下半程,筆者認為對SUV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亮點,一方面,合資品牌跑步進場,尤其是德系品牌目前尚未全面爆發;另一方面,以吉利為首的自主品牌,為迎接消費升級,還會在消費市場帶來哪些驚喜,值得期待。

總的來說,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兩極分化或將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普及階段的中後期,市場存在太多品牌,顯然與市場發展的趨勢相背。從這個角度來看,行業分化是良性競爭的結果。分化之後,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無論是二、三線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應該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