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地图——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周瑜摆布?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刘备和周瑜当时所占领的区域,来分析双方的战略优势或是劣势。

一、周瑜控制四大水系入口

首先大家要了解湖南的地理形势。古代时水路是最好的运输、行军路线,湖南的水系相当强大,能够以洞庭湖为中心,流淌出沅、湘、澧、资四大水系。

两汉在设计行政区时,设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澧、沅二江经武陵,湘江经长沙入桂阳、零陵,资江经长沙入零陵。

孙权和周瑜最擅长的就是使用水军作战。

孙吴部队入侵荆州时必然着重掌控洞庭湖,而掌控洞庭湖就相当于控制了四大水系,相当于能够在荆州南四郡来去自如,这是相当重要的战略地点。

三国地图——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周瑜摆布?

点击图片可放大,作于发现中国 (ageeye.cn)

根据史料为佐证,赤壁之战后,周瑜逐步完全控制了洞庭湖和四大水系的入口。

(一)、澧江

周瑜在夺取南郡后,派周泰驻扎在武陵郡北部的岑。

《三国志集解·周泰传》引注赵一清曰:《水经·沣水注》:涔水出作唐县西南天门郡界, 南流迳涔平屯。

作唐县就在刘备屯兵的公安南部,位于洞庭湖旁,澧江经过县行政区。周瑜把周泰布置在这地方,战略意图是为了保障自己后方,并占领着澧江入口,而澧江经流武陵以北。

(二)、沅江

黄盖在赤壁之战后被任命为武陵太守,武陵的郡治不是在临沅就是在汉寿。

这两处地方都是由洞庭湖进入沅江的入口,周泰就屯兵在东北,两地相隔只有七十公里,步行不到一天即可抵达,走水路估计半天不到。

黄盖担任武陵太守的时间已经考证过很多次,要指出一点是,让黄盖驻扎在汉寿或临沅,与周泰相互呼应是最为合情合理的战略布局。

沅江水系流淌整个武陵郡,可以说武陵的行政区就是依照沅江划分出来,相当于控制了沅江就能够控制武陵。问题在于武陵西部的五溪蛮历来发动叛乱,黄盖没有足够的实力控制整个武陵,只是按照周瑜的布局为其保障后方。刘备大概就是趁这一时机夺走了武陵南部。

(三)、资水

把控资江入口的是益阳县,黄盖传明确记载他在益阳讨贼,并且益阳从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来从未到过刘备手中。孙权分长沙为汉昌,把长沙南部给了刘备,长沙北部包括洞庭湖在内并没交给刘备。

《三国志集解》引注《寰宇记》: 后汉分罗县为汉昌,孙权于县立郡,又改为吴昌县。

鲁肃在借荆州后仍屯兵在益阳,后来甘宁与关羽在益阳对持。益阳与汉寿、作唐的距离都差不多,这三条水系入口甚至能形成一个战略三角。

三国地图——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周瑜摆布?

点击图片可放大,作于发现中国 (ageeye.cn)

这是关键的一处防御布局,为江陵前线的周瑜牢牢守住南部通道,由此保障后勤路线与后方稳定。周瑜的封邑有三县在长沙,若要将物资由南部运输过来,必然要稳固这条路线。

(四)、湘江

作为湖南最著名一条水系,应该不少人都知道湘江流域广泛。后来刘备和孙权以湘江为界,把长沙、桂阳还给孙权。湘江能够把荆南一分为二,这是双方都认可的事实。

湘江和资江可互通,实则掌控了益阳,与掌控湘江入口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对湘江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据点在长沙郡的治府临湘,临湘就是今长沙市。

此地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是产粮重地,自秦朝设郡以来就在经营,经济较荆南其余地方都要发达。黄盖占有临湘,其一证明是周瑜的封邑刘阳就在临湘东部,益阳则在西北,把临湘夹在中间。

建安十五年,孙权派步骘入交州,最可能就是走湘江南下,这条道路也是昔年秦军南征的道路。我从北京往返南宁,铁路沿着湘江,来来回去也走过五六次吧。主要史料源于:

《临湘县志》载:“黄盖湖在县东百里,东纳马蹄湖水,西纳横河口水,南纳沅潭湖水,西纳中寨湖水,东北纳蒲圻及嘉鱼水,纵横五六十里。赤壁之战,黄盖屯兵于此,故名。”

仅以县志为证,力度有所不足。不过《三国志·刘巴传》引注《零陵先贤传》记载:“亮时住临蒸。”若刘备已得临湘,诸葛亮不应该要到临蒸去办公,临蒸在衡山南部,离临湘距离可不近,能够佐证刘备对长沙的控制权也就还有攸县的刘磐、黄忠向他投降。

我认为孙权把长沙借给刘备就是把临湘借给刘备,北部的罗县、益阳以及刘阳、下隽、汉昌三县都保留在鲁肃手中。

二、石长铁路连接四大入水口

谈古论今,让我们来看看这四大水系入水口在现代交通布局中的地位。石长铁路正是通过这四座城市把四条水系入口连在一起,一路通往今日的荆州市,昔日的江陵城。

三国地图——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周瑜摆布?

点击图片可放大,作于发现中国 (ageeye.cn)

周瑜的战略布局让孙权军在荆州占有绝对主导优势。问题在于周瑜主力忙于跟曹仁交战,抽不出兵力去征讨偏南地区,只是凭着水军优势占住洞庭湖周边,把水军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那些无视两汉时期对南方开发薄弱,认为刘备占有荆南的领域比孙权广阔,认为刘备并未处于劣势的人,我没什么可说。此时全柔和赵云的桂阳太守未有定论,武陵西部这块地方占了又不如不占,冷不防被蛮族骚扰。

其次,刘备占有武陵南部、长沙南部、零陵、桂阳,陈寿专美传主,称一句“刘备得四郡”也合情合理。

可由于南方的运输道路被周瑜所垄断,首府位于公安的刘备很被动,一旦周瑜让周泰、黄盖封锁路线,公安的刘备就根本动弹不得。

刘备向孙权告状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周瑜给自己地少,不足以养众,说明周瑜对刘备进行了严格的压制。能看得懂史料的人都能看出周瑜和刘备互相在孙权面前黑对方时,以周瑜更为强势。

关羽、张飞、向朗的传记都描述刘备在平定江南后,封赐功臣,这是一笔带过的写法,陈寿很多时候一段话就写了一个人物七八年的事迹,很难确定具体时间。

“刘备定江南”可理解为得四郡,也可理解为得到南郡以后。其中向朗和甘宁的传记有所矛盾,南郡之战中甘宁毫无疑问已经占领了夷陵,而向朗不太可能在周瑜没退出南郡时都督夷陵。

三国地图——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周瑜摆布?

点击图片可放大,作于发现中国 (ageeye.cn)

在战略上夷陵对江陵的战略意义是绝对的重要。吕蒙袭取江陵、公安以后,陆逊即可夺取夷陵、宜都。东吴后来在荆州的三处重镇就是夷陵、江陵、乐乡。

乐乡取代了公安的战略意义,能够从水路支援江陵,夷陵距离江陵偏西北,若敌人进攻江陵,夷陵的部队可以绕道偷袭,反之亦然。

王昶、王基南征时,就必须同时出兵江陵和夷陵,使其不能呼应。后来杨肇出兵去救西陵(夷陵)的步阐,没防备乐乡的援军,遭到陆抗围堵,伤亡惨重。

三、周瑜留夷陵以趁机取蜀

周瑜和甘宁都想要趁机取蜀,夷陵必是取蜀之门户,就凭这点,他们也不会轻易放手。

所以我想不到任何理由让还驻扎在江陵的周瑜把甘宁撤走,难道刘备当初把张飞借给周瑜,周瑜用张飞用上瘾了,觉得张飞比甘宁忠实牢靠?

张飞担任宜都太守,向朗都督四县,应该是一段时间的过程。刘备可能在周瑜的默许下先得到宜都县,设张飞为太守,接着把秭归、巫山夺走还需要一些时间,再接着周瑜病死,吴军退出,夷陵也到了刘备手中。

不信再看看刘备设立宜都县的距离,几乎相当于江陵到襄阳那么远,且还是更难行走的三峡,这是短时内可以占领的地盘吗?还没问过刘璋允不允许刘备占有巫县。

三国地图——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周瑜摆布?

点击图片可放大,作于发现中国 (ageeye.cn)

从刘备、周瑜在孙权面前互黑可以看出,双方的担忧都是事实,周瑜在荆州俨然有一方诸侯的趋势,能够压制住刘备。

刘备在刘表处多年,还没见刘表能派人去压住刘备。所以刘备根据实情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刘备为人历来深得人心,队伍在荆南扩编相当厉害,又依靠刘琦为招牌收揽荆州士人,对周瑜造成威胁,所以周瑜根据实情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周瑜说刘备有关羽、张飞,最后就说一下周瑜阵容吧,凤雏庞统时在周瑜麾下,吕蒙、甘宁、凌统皆在南郡之战露脸,战后没有被调离的记载。周泰、黄盖在周瑜后方。鲁肃是受周瑜指挥的赞军校尉,平时两头跑,不确定一直在周瑜身边。董袭在江夏之战受周瑜指挥,其后行动不明。

刘备本就有战略劣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双方撕破脸,自当属刘备不利。

* 发现中国正在推出“三国地图”系列文章,敬请持续关注。

三国地图——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周瑜摆布?

“长水河山”,看其他精彩知识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