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火」到「遇冷」,無人貨架轉型謀發展

眾創網

快速、準確、專業、實用的創新創業資訊服務平臺,連接創業者與創業導師、孵化器、服務機構、投資人的橋樑,百萬創業者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

撰文 | 段晗

沒有售貨員,各種各樣的零食飲料陳列擺放,用戶自主掃碼支付的無人貨架自問世以來,便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大量資金湧入,一度成為風口最猛烈的創業項目,極度擴張。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50多個玩家入局,大量湧入各大城市的寫字樓、商場等場所,併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零售業明星”,瓜分了超過30億的人民幣融資,其中,不乏一線明星機構的身影。簡單來說,2017年無人貨架的狀態就是:玩家不斷入場,資本瘋狂加註。

從“爆火”到“遇冷”,無人貨架轉型謀發展

然而今年以來,無人貨架公司融資失敗、撤點、裁員甚至倒閉的消息不斷傳來:

2018年年初,僅活了4個月的成都無人貨架項目“GOGO小超”成為該行業第一個夭折的玩家;

同樣來自成都的“果小美”遭遇了大型裁員並無奈轉型;

已經完成5億元融資的明星玩家猩便利在1月份也被曝出多個城市已經撤櫃、裁員的消息,雖然日前猩便利宣佈獲得來自螞蟻金服等眾多機構的戰略投資;

曾經獲得三輪投資的“哈米科技”於今年6月21日正式宣佈倒閉;

便利蜂已鋪設簡易貨架的38個城市全部撤站……

風口來勢洶洶,去得也很匆匆。這不是資本捧紅的第一個風口,但或許是最短命的風口。

從“爆火”到“遇冷”,無人貨架轉型謀發展

從入局到出局,一年時間裡,無人貨架經歷了從“爆火”到“遇冷”,這個搭載著馬雲號召的“新零售”概念,主打辦公室消費場景的無人貨架以入場門檻低、覆蓋人群廣、輻射範圍大等特質,曾被投資者認為是最接近夢想的模式,現如今出現大逃亡的局面。

艾媒諮詢發佈的《2017-2018中國無人貨架市場研究報告》指出,一味追求擴張速度,忽視已有點位的後續經營鞏固,是行業存在的問題。由此可見,規模化之後缺乏精細化運營和精準化服務,也是導致無人貨架尷尬現狀的一個重要原因。

面對這樣的情況,無人貨架的“玩家”們也在積極謀求轉型。幾個月前,“便利蜂”宣佈投入大量資金將自動售貨機“升級”為智能貨櫃。“便利蜂”稱,與自動售貨機相比,智能貨櫃具有通電、在線等特點,能讓公司實時掌握每個點位的庫存信息,補貨會更加精準及時。“便利蜂”的前期試驗數據顯示,更換智能貨櫃後,日銷售額和用戶滿意度均有所提升。

從“爆火”到“遇冷”,無人貨架轉型謀發展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無人貨架仍是未來一個大的趨勢,現在所經歷的都是其考驗,正如每一個新興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歷經風波,謀求轉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無人貨架的市場將迎來秩序良好的春天。

眾創網現已建立五大會、五大數據庫、五大聯盟、四大行業社群,歡迎各界優秀人士添加眾創網官方客服小創妹(18062091146)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