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形”高铁是河南人“争”来的,这话我信!

最初提出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的最初构想,要追溯至2009年9月30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关于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2020)》,提出了以郑州为中心,以京广、陇海为主轴,构建连接中原城市群的“十”字加半环线网络。


2012年12月26日,“纵”连南北的京广高铁开通运营、“横”贯东西的郑徐高铁开工建设;2015年6月26日,“点”通西北,作为未来郑太高铁一部分的郑焦城际铁路开通运营;2015年10月31日,“下撇”落地,旨在打通西南通道的郑万高铁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4日,“捺”指东南的郑合高铁开工建设;2016年10月20日,在郑焦城际铁路的基础上,郑太高铁全线开工建设;2016年10月29日,“上撇”东北的郑济高铁开工建设。

8年,弹指一挥间,河南省始终把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派人常驻北京与国家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以及勘察设计单位沟通衔接。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黄委会、郑州铁路局、省南水北调办等单位和沿线市县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共同推进快速铁路网建设。点滴琐事令人动容:国家部委决策层,河南省高层领导频频拜访,进门主动端茶倒水,坐下来就说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省铁路办常驻北京协调项目的工作人员,到有关部委和项目设计单位,熟悉到门岗登记“刷脸”就能进去。“不给河南办就不‘中’!”画“米”字,每个铁路项目审批,都需完成土地预审、环评、规划选址、穿越环境敏感点等十多个前置要件手续和有关公铁交叉、压矿等的上百个协议,任务量非常繁重,争取“一年开两条,两年开四条”高铁谈何容易?但河南人做到了。郑济高铁则在同日完成了初步设计、施工图和挂网招标的三项审批。

2016年初,河南省虽做了大量争取工作,但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担心我省完不成前期工作,只同意作为今年预备新开工项目。由于我省率先完成了项目前期工作,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便主动将郑济高铁调为今年国家45个新开工铁路项目之一。2016年10月,河南人抓住初步设计批复之后,旋即挂网招标,选取辉县境内一段工程率先挂网招标,郑济高铁这才尘埃落定,2017年5月,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各项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具备开工条件,河南人趁热打铁,除去先开段,划分8个标段启动挂网招标,随即开工建设。

开工建设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留出一个濮阳至省界段,也是充满着智慧和魄力,给未来的濮阳至济南铁路留下更多充裕的准备时间。

后来,西安、武汉、长沙、阜阳等城市纷纷效仿提出米字形高铁规划。可以说,米字形高铁网络是用河南人勤奋敬业、锲而不舍的精神争来的,让郑州重回铁路霸主地位。

“米字形”高铁是河南人“争”来的,这话我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