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湘军悍将,连陈玉成都忌惮他,却被李鸿章往死里整,为什么

湘军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在十余年的征战中涌现了一大批名将,这些人大多成为满清后几十年的支柱。

而在湘军诸多名将中,有一个人以骁勇善战著称,就连太平军最能打的英王陈玉成也对他忌惮三分。

这个人的军队是湘军精锐,他们大破太平军和捻军,但是,最后这支军队却被曾国藩裁撤。

这位将军战功赫赫却又贪婪嗜杀,可谓毁誉参半。

此人就是湘军悍将鲍超,他的部队就是赫赫有名的“霆字营”。

此人乃湘军悍将,连陈玉成都忌惮他,却被李鸿章往死里整,为什么

鲍超重庆奉节人,湘军成立后他加入了湘军水师,依靠敢打敢拼,逐渐成为湘军中的一号人物。

公元1855年,太平军陷武昌,湘军名宿胡林翼被围,鲍超千里驰援,救出胡林翼,一战成名。

胡林翼举荐鲍超,于是清廷派遣鲍超前往长沙募兵3300,组成了一支新军,因为鲍超字春霆,故此该军称“霆字营”。

“霆字营”成军后在鲍超的率领下与太平军作战,先后收复武昌、战黄梅、与陈玉成大战松风驿,激战太湖,血战三河镇,收复黄安,攻克安庆。

可谓南征北战,战功累累。

太平军英王陈玉成曾说:“官军堪为敌者,一鲍二李而已”,二李是李续宾和李孟群,一鲍就是鲍超。

此人乃湘军悍将,连陈玉成都忌惮他,却被李鸿章往死里整,为什么

尤其是决定太平天国命运的安庆之战中,曾国荃所部攻击陈玉成精锐部队刘玱林。

刘玱林麾下4000精锐是陈玉成的王牌军,全是悍不畏死的广西老兵,他们奉命镇守安庆城外集贤关赤岗岭,是安庆城的屏障。

曾国荃的“吉字营”屡攻不破,伤亡惨重,鲍超率“霆字营”到后,一番血战,全歼太平军,格杀刘玱林。

随后湘军破安庆,太平天国战争彻底倒向了清军一边。

此战使得“霆字营”声威大震,成为湘军的又一支王牌军。

鲍超趁机将他的部队扩编成一万多人的“霆军”。

此人乃湘军悍将,连陈玉成都忌惮他,却被李鸿章往死里整,为什么

太平天国灭亡后,北方捻军兴盛,曾国荃等人围剿不力,清廷再派鲍超协助淮军前去镇压。

捻军作战飘忽不定,曾格杀满清最后的骑兵名将僧格林沁,大破曾国荃,鲍超到后与淮军合作,围剿捻军。

在和淮军将领刘铭传(后来清朝台湾省第一任巡抚)合作围剿的时候,刘铭传中埋伏险些丧命,鲍超及时赶到,大破捻军,斩首一万多人,捻军经此战由盛转衰。

此战本来是鲍超的功劳,但是李鸿章却袒护自己的亲信刘铭传,诬告鲍超贻误战机故意陷害刘铭传。

鲍超一气之下愤而辞职,他麾下三十营的“霆军”也被李鸿章趁机遣散了。

此人乃湘军悍将,连陈玉成都忌惮他,却被李鸿章往死里整,为什么

鲍超辞职后,广置田宅,过上了奢侈的生活,毕竟他在战争中捞了不少好处。

当时清廷方面的人曾如此评价鲍超:“军无纪律,旌旗所过,仅存焦土”,“至若一时将帅,使东南数千里民之肝脑涂地,而诸将之黄金填库,民之妻孥亡散,而诸将之美女盈门。”

郭嵩焘更是说他:“所过残灭如项羽。”

可以说,鲍超的“霆字营”之所以战斗力惊人,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鲍超鼓励战胜后的强奸和掠夺,他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士卒的战斗力。

曾国藩被人称为“曾剃头”,鲍超贡献了不少黑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