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與不上大學的差距到底在哪?建議高三學生和家長收藏

網友一:

我認為對大學這個階段來說,最重要的是個人價值體系的建立。大學是在社會臨界點的位置,接近於社會但並不能等同於社會。大學期間有很多的空閒時間,一部分人在玩一部分人在讀一部分人在研,哪怕是同一個環境裡不同的人群做著不同的事情,但是整個教育的氛圍還是有的,大家都潛意識地在接受新的東西,而這個階段的學生都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認知的衝突和思想的碰撞在獨立思考之後就會成為自我價值體系的一部分,而構建一個體系需要無數次的衝突和碰撞。所以,大學對不同人的影響改變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沒有讀大學,這個階段是在社會中度過的,雖然同樣在接受新的內容,但是這樣的衝突和碰撞是完全不一樣的,羽毛相同的鳥兒一起飛,可能他們沒有那麼多可以選擇的餘地。

上大學與不上大學的差距到底在哪?建議高三學生和家長收藏

網友二:

上大學和不上大學的區別是很大的,上過大學的人知識面廣,視野開闊,認知能力強,學東西快,發展潛力大,至少可以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從事腦力工作的偏多。相反的,沒上過大學的人,知識面狹窄,專業技能缺乏,思維受限,發展前途渺茫,能找的工作基本都是幹體力活的。上過大學的人的子女會在更好的環境中成長,不僅是在物質的滿足上,還是精神的富足上。

網友三:

很多人都說我不上大學也一樣掙錢,掙的不比上了大學的少,很多老闆也是沒讀多少書就發家致富了的,甚至在讀高中的時候還聽到一種說法是,學習成績最好的以後出去就是告科研的,學習成績一般的以後就是檔老師的,而學習成績不好的那一部分人就是為著做老闆的,以後就聘請那些學習成績好的人當員工。

我對於這一說法完全不認同,任何事情任何機遇都是存在比例的,不是成績好的人就一定不能當老闆,也不是成績差的人就一定發展不好。所以,也不是說上大學的人就一定比不上大學的人過的好。但是上了大學,你的人生一定會更加寬廣,在面臨未來的時候會多一個選擇,多一點成功的籌碼。

上大學與不上大學的差距到底在哪?建議高三學生和家長收藏

網友四:

如果不上大學,我們就要更早的進入社會謀生。這時你會發現由於自己的文化程度不夠高,只能做一些又累又苦,環境又不好的工作。雖然說報酬可能會稍微高一點,但是,你要明白你是在拿自己的體力和健康換取的。

還有如果不上大學,你的交際圈會很小,而且都會是和你同階層的人!因為文化涵養不同,如果面臨競爭時,知識水平低的人明顯的處於弱勢的。

所以,上大學和不上大學所站的高度和領悟的能力是不相同的!雖然現在社會中有很多的人,認為讀大學是沒有用的。不要去相信和在乎這些人的看法,因為他們永遠是屬於低級趣味的一種人!

網友五:

個人的參與感會存在差距。大學時候可以自己去參加活動、研究課題,也可以去和更多的人交流討論,對大學生來講,這種機會是深度參與的,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深化,可以進一步的提升自己。而對於沒有讀大學的小夥伴來講,這種參與感會弱化很多,因為沒有這樣的機會參與,同時也失去了提升鍛鍊的機會。而最終,個人的參與感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的社會責任,社會屬性的不同,責任的認知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上大學與不上大學的差距到底在哪?建議高三學生和家長收藏

網友六:

有人說,大學最重要的不是學習,而是交朋友,此話雖有失偏頗,但仍有一定意義。大學可謂是我們能夠單純地、不以利益為前提結交朋友的最後一方淨土,大學期間結交的朋友更容易肝膽相照。而且大學期間豐富的社團活動能夠讓我們結識不同專業的同學,既有利於互通專業有無,也有利於豐富朋友圈的構成。未來,這些朋友和他所處的行業就是你最寶貴的人脈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