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牛的原因終於找到了!原來……

A股走牛的原因終於找到了!原來……

到2024年,滬港通開通十年之際,股道君相信,滬港通會成為最重要金融改革政策,或許沒有之一。

與以往萬馬齊喑的熊市相比,有了滬港通,2017年的港股和A股的市場都非典型。以往的熊市,典型特徵就是缺錢,缺錢的結果就是大股票要死不活,小市值妖股層出不窮。

但是今年的故事,出了幾個變量:第一,通過滬港通,外資開始有計劃,持續性地投資A股市場。第二,劉士餘在黨中央的支持下,限制場內融資,開閘IPO融資。

A股的兩個邏輯

在以往的A股,一直存在兩種增長邏輯,即以茅臺,格力為代表的內涵式增長。和以藍色光標為代表,併購外延式增長,操作手法就是做高A股市值,再增發新股收購非上市的低估值資產來消化估值。

17年來,外資偏好白馬和管理層限制外延式增長的背景下,以往A股屢試不爽ST策略和小市值策略紛紛遭遇滑鐵盧。

當年初,我們在笑話外資在熊市買那麼大市值的中國平安,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沒前途的時候,我們很難相信,外資如滔滔江水,奔湧不息。並且最終,讓所有人見識了茅臺千元只是咫尺,平安萬億就在眼前。

外資買了什麼?

站在2018年初,我們展望未來,A股大市值白馬股能不能追高?外延式增長股票能不能抄底?香港股市創出10年新高,還能不能繼續持有,現在進場來得及嗎?這都是我們作為投資者必須要思考和嘗試回答的問題。

由於滬股通和深股通持股詳細數據從2017年3月17日起開始公佈,因此只能統計從3月17日到年底的外資表現情況。另外本文說說的外資僅僅指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買入的境外資金,未包括QFII。

從估值分佈來看,外資持股80%市值的股票集中在40倍市盈率以下,但是從市淨率角度來看貌似沒有明顯的規律,例如有1200多億持股市值集中在大於10倍市淨率,食品飲料、計算機和生物醫藥這幾個行業的龍頭都是大於10倍市淨率。

從行業分佈來看,持股市值前十行業分別為: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非銀金融、計算機、銀行、汽車、交通運輸、公用事業、電子。這十個行業的外資持股市值大約佔其總持股市值的83%。從目前的持股市值變化趨勢來看,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和交通運輸等幾個行業外資還在持續買入。

A股走牛的原因終於找到了!原來……

外資水平如何?

在3月17日,外資的A股持股市值2246億,然後到年底這個期間淨買入A股大約1619億,到年底時,持股市值約為5302億。

如果按照持股市值和期間淨買入資金來計算的話,外資這期間賺了大概37%,大幅跑贏同期上證50、滬深300和中證500三大指數。

考慮到外資持股主要集中在滬深300成分股,如果從年初開始算起,外資2017年應該賺了40%左右,應該遠高於國內公募和私募的總體水平。

MSCI入市在即,更多的增量資金還在路上,未來A股漲什麼是由增量資金決定的。現在外資大筆買入,而成分股中相對便宜的股票可能就是2018年最好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