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最簡單的選基方法

有朋友就問,我從買入基金那天起,就一直在下跌,到現在已經跌了15%了,我應該怎麼做?還繼續定投下去嗎?指數基金定投要不要調倉呢?

今年上半年除了醫藥消費行情之外,其他行情基本上都是下跌之勢,很多基金都是浮虧的。尤其是手中持有基金,又對基金知識不太瞭解的人,原本帶著賺錢的憧憬來的,遇到持續下跌估計心又涼半截了。

那麼,今天就帶小白們來看看具體怎麼選基金。

小白最簡單的選基方法

一. 首先,怎樣挑選優秀合適的指數基金?

一個基本的方法,就是買入低估值的指數基金,配以價值投資策略,在指數基金低估的時候買入,等到它迴歸到正常估值水平或以上,可以賣出或逐步減少持倉。

現在低估值的指數基金有很多,我們可以從中篩選出合適自己風格偏好的進行定投,當然,你得學會分析。

基金有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場內基金需要開設股票賬戶購買,像 封閉式基金、ETF基金只能在場內購買。場內交易價是實時的,就是你當時購進的價格是多少就是多少,與股票交易是一樣的道理。場外基金就是普通的開放式基金,只要註冊基金賬號就可以購買。

小白最簡單的選基方法

舉個例子。

上圖中,從基金名稱上看,就有不同的種類,有些種類是相似的,重合度比較高。比如紅利指數,就有上證紅利,中證紅利,標普紅利。具體有什麼區別呢?

1)上證紅利指數,由上證A股中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只股票組成。

2)中證紅利指數,選取滬深兩市過去兩年分紅收益率最高的100只股票組成。行業分佈較為均勻,其中與滬深300重疊的有61只,與中證500重疊的有6只。

3)標普紅利指數,也叫標普紅利機會指數,選取滬深兩市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但是股票入選之前先得滿足諸如過去3年盈利增長必須為正,過去12個月的淨利潤必須為正,每隻股票權重不超過3%,單個行業不超過33%等等條件。

紅利指數都是市場真正的核心優質資產,咱們該如何比較呢?分為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

小白最簡單的選基方法

橫向比較:據研究,過去三年業績成長性排名為標普紅利、上證紅利、中證紅利。但具體選某隻基金的話,要看單隻基金的業績整體情況了。

比如表中列的這3只紅利基金,從業績看,中證紅利勝過上證紅利,而這隻標普紅利成立時間不長,沒有什麼參考數據,近一年來表現也遠遠落後於前兩隻基金。

小白最簡單的選基方法

縱向比較:就是選取中證紅利同品種不同公司的幾隻基金進行業績對比,會發現,大成中證紅利近三年業績好於富國中證紅利,但長期看,富國又優於大成。另外再根據所持有股票倉位、基金經理、排名、跟蹤誤差等情況綜合比較。

像紅利機會目前市場上只有華寶一隻指數基金,無法比較時,可以在指數低估時介入。

除了以上三種寬基紅利指數,還有行業紅利指數,比如消費紅利、信息紅利、醫藥紅利等,感興趣的可以去繼續做功課。

綠色估值表中還有其他的幾個數據名詞,就是關於估值方面。

一般來說,盈利收益率、股息率、ROE(淨資產回報率)越高越好;而PE(市盈率)和PB(市淨率)越低越好。在表中單個的看這些數據是無法做出判斷的,需要在一段時間內看它的走勢,具體的可以看小魔女讀財同名公號文章《指數基金的估值到底怎麼看、怎麼用?》,裡面有詳細介紹。

二.買基金需要注意些什麼?

1.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的,安排好不同基金品種的比例 。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基金,初級階段不要購買太多隻基金,一般2-3只寬基指數就可以了。

2.不要購買“火爆”“熱門”的基金。這些熱門的基金已經經歷了一個階段的漲幅,尤其是近一年漲幅較高,接下來基本上就會很難再維持這樣的漲幅了。如果你這時買入,很容易被套。

3.定期關心你的賬戶。基金雖然省心,但也不能扔著不管。經常關注基金網站新公告,全面及時地瞭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4.基金淨值不重要。基金的收益高低只與淨值增長率有關,只要基金淨值增長率保持領先,其收益就自然會高。

5.薑是老的辣。新基金雖有價格優惠等先天優勢,老基金有長期運作的經驗和較為合理的倉位,更值得關注與投資,但規模很大的老基金在收益率方面也會有所下降。所以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規模不可太大又不小於2億的基金比較合適。

6.看長期收益,不要在乎短期漲跌。定投的目的就是獲取長期收益,短期的波動沒有多大影響,當然如果短期大跌,你可以多買一些份額。

三.基金定投要不要調倉?

有些夥伴們買了基金之後,對漲跌特別在乎,跌了怕受損失,漲了又怕自己沒趕上收益沒多投一些,所以就問要不要調倉。

其實啊,在做好前面基礎的選基工作之後,就無需擔心什麼,除了定期定額投入外,剩下的只不過是策略問題罷了。

如果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可以在大跌時增加投資比例,漲了一定幅度後慢慢減少投資比例,達到自己的理想收益或者高估的時候退出,再選擇其它低估的基金買入,就這麼簡單。

小白最簡單的選基方法

有一句老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咱們是在做投資,功課一定是少不了的,也沒有那麼多捷徑可以走。不怕慢,就怕不去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