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三问背后体现国内“U型管”教育模式

杨振宁三问背后体现国内“U型管”教育模式

7月15日消息,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庆典活动暨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举行,96岁的杨振宁作为清华物理系的“老朋友” 对“培养一流的科学家不太成功”的情况,提出三个问题。

近日,在“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庆典活动现场,杨振宁表示,自己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方才朱邦芬院士很详细的介绍了这些年来毕业生们可喜的成就,这是大家非常高兴的、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杨振宁说,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创建(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

对此,杨振宁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题目相关的是值得大家讨论的。分别是:

1.是不是有这个现象?

2.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3.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

杨振宁三问背后体现国内“U型管”教育模式

近些年来,国家对基础科学的重视逐渐加强。为回应“钱学森之问”,2009年国家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旨在培养中国的学术大师。

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1998年创建。清华大学数理大类首席教授、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介绍,基科班的建立是为物理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人才,为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其他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理科素养的新型人才。

对于拔尖计划,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用计划的方式效果恐怕不会好,因为一旦被‘计划’之后,就会受到很多非学术因素的制约。比如判断‘计划’得到的成果是不是专业领域内急需的,其实是外在因素决定的。”

杨振宁三问背后体现国内“U型管”教育模式

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然而时至今日,这依然是我们无法实现的一种理想性的教育模式。如今的中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和练习,大量枯燥无味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一成不变的“填鸭式”地教学模式,这不仅忽视了每个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还忽视了每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在这种教育体制的不断熏陶和教化下,被教育者会将规则视为一种惯性思维,会将不断重复的劳动当成一种乐趣,在应试教育者的严重,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储存器,是会考试的机器。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自从钱学森提出这个问题,它就一直困扰着每个关心中国教育的人。钱颖一认为,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局限在知识上。“创新人才的教育仅仅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所以教育必须超越知识,”这是钱颖一对中国教育问题。

谈到创造性思维的来源,钱颖一认为创造力确实需要有知识,但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和想象力。鉴于此,他提出一个简单的假说:“创造性思维=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他认为,受教育越多,虽然知识越多,但未必创造力越大,因为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减少。总结起来,钱颖一认为创造力并非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钱颖一认为,如果创造力是知识与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乘积.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因压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减少创造性。所以两者的合力让我们判断教育对创新人才产生的作用变得困难。对此,他表示,并不是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

此外,创造性思维还与价值取向有关,当我们讨论创新人才教育时,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钱颖一说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具体现实是比较急功近利,更一般地说是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对创造性思维是很有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