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处理器性能不够,跑分不好看怎么办?超频!

玩游戏卡顿,显卡占用率高怎么办?超频!!

内存读写慢,游戏帧数不稳定怎么办?还**是超频!!!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现如今的DIY市场,超频,这个听起来非常“极客”化的词语,正逐渐被普通PC用户所了解,超频所需要的硬件技术要求也正在逐步降低,当然这也离不开主板厂商的为超频过程的精简化所带来的努力。

既然要硬件超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散热问题,保持硬件相对低温度运行,是硬件稳定运行的基础,所以现在PC市场会推出马甲内存条,非公显卡,水冷散热器甚至液氮这些用于增强硬件散热能力的产品。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在电脑内部,除了CPU 显卡 内存外这三个发热大户外,好像其他硬件都没有非常明显的散热需求,其实不然,近几年固态硬盘的普及,基本上新配的电脑都会有固态硬盘这个硬件,固态硬盘其实是个隐形的发热大户,固态硬盘都是将数据存储在Flash闪存中,数据读写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性能越高的固态硬盘发热量越大。当温度过高并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触发硬盘的保护措施,大幅降速,甚至是数据丢失,硬件寿命骤减。所以保障固态硬盘的以一个相对凉爽的状态运行非常重要。

那么该如何让固态硬盘保持低温运行呢?威刚XPG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给M.2固态装上主动散热器。这个答案对应的产品就是XPG STORM。

外观配件介绍

M.2固态散热器这个散热器可能大家都很少接触同类型的产品,所以这里就做个简单开箱介绍。

外包装是采用游戏风格的红黑设计。中间就是散热器本体图片,在右上角四个LOGO,分别对应华硕,技嘉,微星和华擎家的RGB光效控制软件,从包装上即可知道这款散热器拥有RGB!有RGB!!RGB!!!看到这三个字母顿时对散热器的性能自行了几分。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而包装的背部就是一些厂商信息,直接略过看散热本体。是一个73mm*22mm*21mm的长条形散热器,被黑色塑料覆盖,顶部有半透明的漏光条和XPG LOGO,右侧是一个小型涡轮风扇,据悉这个涡轮风扇转速达到了 一万六千五百转(为了避免有玩家怀疑我多看了一个“0”就用了中文)单看转速,这已经不能用暴力来形容了,威刚真的是太“残忍”了。。。底部是一大片红色竖状鳍片散热片。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标配有三根连接线和两颗专用固定螺丝,其中一根连接线是4PIN口的光效电源接口,另外两根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供电模式,直接与电源相连的D形大4针接口(内部两针)和主板3PIN接口。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这里看结构挺简单的,索性就直接拆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总的看来分为3层,顶部漏光盖,中间PCB板,涡轮风扇用螺丝固定在上面,底部红色金属散热鳍片。散热器的风道与公版显卡相似,从涡轮风扇顶部进风,冷风向下,途经散热片带走热量,最后从左侧空位排出。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涡轮风扇规格是5V电压,功率0.64W,电流自己算吧。。。这是个非常小的风扇,为什么SUNON能做到一万六千五百转,难道是因为黑科技?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上机测试

说了这么多,接下就直接开测了,主要是测试风扇的散热能力,噪音,以及RGB光效展示。

安装方式非常简单,将底部硅胶上的蓝色保护膜撕除,露出白色硅胶,将散热器尾部的螺丝孔洞与固态螺丝孔洞对齐贴紧,使用自带的专用长螺丝固定在主板上即可。

测试平台使用的是华擎Z370 Taichi主板,室温:24摄氏度 M.2测试固态选择了浦科特M8SeG 1T 这款高发热的NVME固态。其他的平台信息就看下面的表格吧。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光效展示

将散热器两根线连入主板后开机,散热器会自动亮灯和旋转。在电脑上安装华擎主板的RGB光效软件调试好灯光可以上主板,SSD散热器保持光效同步。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由于固态安装散热器后高度过高,被南桥散热片和显卡挡住,两个M.2插槽都不能使用,只能使用左下角的插槽,所以图片中的产品LOGO是反过来的。

对于开放测试平台而言安装方向没有问题,但对于普通PC用户而言,机箱风道一般是从内存方向往I/O接口方向吹,将散热器安装在左下角,散热器风道与机箱风道会造成紊乱,进而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普通PC用户安装时就需要考虑下机箱风道的问题。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一、散热测试

分别测试待机状态下的温度和连续拷贝136G大小文件时的温度(共18个7.55G文件)以及拷贝使用时间。

1.无散热测试

首先是基准测试,将浦科特固态上的被动散热片拆除,测试待机状态下的温度,此时温度为53度左右。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之后开始复制136G的文件,复制文件的过程中固态温度一路飙升,最高达到79度,固态主控芯片表面温度非常高,不能直接用手触摸。而复制速度也是一路下降,最终完成复制后,速到降至178M/S,用时12分45秒。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2.被动散热测试

接着将之前拆除的被动散热片装上,待固态降低至室温后继续重复上述过程。待机温度与未安装散热器时温度相仿,达到54度,应该是在低温下导热硅胶效果不佳造成的。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开始复制136G的文件,温度也是持续上升,但上升速度慢了点,最终温度最高也达到79度,但速度下限变高了,最终维持在191M/S,对应的时间也减少了一部分,用时11分51秒完成复制。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通过测试可以看到这个被动散热片对固态硬盘稳定快速运行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只是幅度不大。

3.主动散热测试

待固态降低至室温后,把威刚XPG STORM装上,继续重复测试。待机温度为43度,比未装散热器低了11度。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而开始复制后,136G文件仅用时7分40秒就完成复制,比无散热状态下快了40%,最终复制速度也保持在300M/S左右,远超之前178M/S。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这个散热效果是远超我的预料的,不仅温度大幅降低,还让固态硬盘的性能提升了40%,如果后期自行更换导热效率更高的导热硅胶或者硅脂,效果应该会更上一层,对于固态硬盘本身也是好的。

二、噪音测试

在关闭风扇后,距离大概20cm,测试的环境噪音是40db,也就电脑开机后与当前环境噪音大小。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由于我们的测试平台为了方便插拔设备,未使用机箱,理论上测试的噪音会比普通PC用户使用时的噪音更大。连接上散热器的风扇电源后,噪音大小为53.6分贝,测试距离依然是20cm左右,如果有机箱,理论上噪音会更低。多安装一个小型散热器并不会给机箱带来非常明显的噪音。

SSD超频不用这个还敢说玩超频的?(大雾)

在测试这款散热器之前,我对硬盘散热器没什么概念,一块硬盘还要散热器?能用上被动散热都顶天了,怕不是厂商为了圈钱而生产的。可实际测试下来,却被数据打脸,装上散热器后,硬盘运动温度和速度有明显的改善。也许你会说你没有这么高阶的硬盘,但无论低阶还是高阶固态硬盘,保证硬盘低温满速运行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即使再退一步说,至少能够浦科特这款硬盘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对于单卡PC用户而言,使用XPG STORM能够给M.2硬盘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能让固态硬盘尽可能保证满速运行,不因为温度过高造成降速甚至是数据损失。

目前同类型产品几乎没有,这里就无需去对比了,既然没有对手那就是无敌的存在了吗?当然不是,这款散热器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她的兼容性差,过高的外壳使得安装位置需要精心挑选,在你找到合适位置后还需要考虑是否与机箱风道冲突,后期会不会升级双显卡这些问题。如果后期能够解决兼容性问题,并降低散热器的成本,固态硬盘主动散热器或许将成为装配电脑的标配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