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紫砂工艺,长长茶壶知识——拍身筒的成长史

宜兴紫砂壶驰名中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型工艺。

目前紫砂壶的成型工艺主要有镶嵌法和拍身筒法,今天为大家介绍下拍身筒的成长史。

看看紫砂工艺,长长茶壶知识——拍身筒的成长史

慢轮泥条盘筑法

原始期制陶技艺:慢轮泥条盘筑法

考古发现,宜兴陶瓷业的起源在新石器时期,紫砂陶技艺也源自新石器时期古陶泥条盘筑法。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我们看到的馆藏新石器时期和秦汉时期陶翁、陶罐、陶瓶的成型,使用泥条盘筑法、慢轮泥条盘筑法和快轮拉坯法。而紫砂壶泥片围身筒方法就是从慢轮上的泥条盘筑法发展而成的。

简单的慢轮是在较平整的木块或石板下中心钻个孔,置放在地上埋的一根竖直的树棍上,主要用脚或手波动旋转。用泥条或泥片绕着木块或石块盘筑后,再由下至上盘筑成型,然后外抹平成型。

看看紫砂工艺,长长茶壶知识——拍身筒的成长史

印纹陶器

发展期制陶技艺:慢轮拍打印纹

后来,在宜兴地区发现的许多陶翁、罐、瓶上面用陶拍子打印出各种图案,陶质坚硬,称为硬纹硬陶。这种硬陶一直到商周秦汉时期,在宜兴一带的南方仍有生产。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印纹陶翁、陶罐上,外表面可清晰地看到拍子打出的印纹,内壁可看到与外面印纹对应处手指的托按纹。因为印纹陶器在修整拍打和印纹时是在慢轮上操作,拍打时用力恰当时陶器会自己旋转,此法逐渐发展成紫砂壶圆器的拍打成型法。

看看紫砂工艺,长长茶壶知识——拍身筒的成长史

转盘拍身筒成型

近现代紫砂壶成型法:转盘拍打

由于文化发展,近现代的茶壶较小,慢轮也随之缩小成木转盘或铁转盘。在转盘上,固定好圆形底片后,直接用拍打平整的泥片围好身筒后,再分上下两部分拍打身筒成型。

这种拍身筒的方式作为圆器独特的主要成型技艺一直沿用至今。

看看紫砂工艺,长长茶壶知识——拍身筒的成长史

宜兴紫砂壶

在世界各国的制陶技术中,宜兴紫砂的成型技艺是历史悠久的、持续发展的,绝无仅有的、富有表现力的手工成型方法,直至今日,紫砂壶的全手工技艺仍然是改良的原始慢轮制陶技艺,是世界陶瓷百花园中一枝盛开的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