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瞄準一個方向,踏踏實實按照客觀規律努力,就沒有不能成功的。


文| 擎蒼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 正在進行的世界盃上,有哪支球隊最讓中國球迷五味雜陳?當然是日本隊了。現在的日本足球,不但可以和哥倫比亞、塞內加爾這樣的二三線強隊一較高下,而且有15人在主流聯賽中。
  • 要知道,直到1998年,日本足球還是被中國吊打的水平,這20年的進步,實在太快了。
  • 其實日本足球的走的路子,和日本汽車是一樣的,都是瞄準正確方向,一條道走到黑,不論是“精日”分子還是汽車圈裡的“日吹”們都有必要知道一點關於日系車的陳年往事。
  • 1904年,日本第一家汽車廠:年東京汽車製造廠,造出了日本自主生產的第一輛轎車“太古裡1號”。
  • 1917年,有著軍工背景的三菱重工仿照菲亞特A3造出了日本歷史上第一款量產車型,有著35匹馬力的七座車Model A。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 1925-1927年,美國的福特汽車、克萊斯勒、通用汽車三大汽車巨頭先後在日本開設工廠,隨後迅速佔據了日本的汽車市場。
  • 隨著193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日本政府掌握了汽車的戰時生產銷售控制權,並出臺了一些列政策保護本國汽車產業,還限制了進口車實施傾銷稅。
  • 所以,到了1939年,日本的汽車在政府的強烈干預下,幾乎成了完全為軍事提供服務的戰爭機器。在日本本土的外資車企也所剩無幾。但是政府幹預對日本汽車工業日後發展帶來了唯一好處就是,系統化。
  • 系統化,對工業來說意味著什麼?日本戰敗投降後僅一個月時間,日本政府就迅速召集以豐田為首的日本車企開始了工業重建。並且,迅速指明瞭發展方向和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 恰好,就在此時,日本汽車行業迎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契機。朝鮮戰爭。
  • 美國把日本當做了自己朝鮮戰場重要的後援基地。由於戰時的需要,美國也是大力扶植日本的汽車工業。由於汽車是個重資金的行業,沒有充足的訂單盈利,汽車工業的發展往往就很難為繼。因為技術的研發等造車成本都是相當燒錢的。
  • 朝鮮戰爭來自美國源源不斷的訂單成功為日本的車企輸血。就拿豐田汽車來說,1950年這一年,公司就實現了扭虧為盈,緊靠著美軍的10億美元軍用開車的訂單就掙的盆滿缽滿。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 要不說一個行業還是一個城市能夠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並不完全由哪一個重要的點決定的,只要是發展的大勢來了,誰也擋不住,只是說,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恰好做了一件這樣正確的事而已。
  • 而豐田就像是當時整個日本汽車產業的一個縮影。儘管那是製造開車的水平還很低,造車出的卡車也根本實現不了皮實耐用的基本要求,可當時的情況是,造出的車根本就不看質量,只要能把作戰物資運送到前線就行。因為作為一次性的軍用卡車,美軍根本就不需要返程了。
  • 除了外界給予的幫助外,自身的聰明才智也幫了大忙。
  • 上世紀50年代正處在日本汽車戰後發展的起步階段。自然是少不了貿易保護政策,當然也有不少的奇葩稅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這裡就不費篇幅多說。對進口車徵收高額的關稅不可避免。
  • 但是日本的做法確實,避重就輕。並非一味地對所有的進口車加徵關稅,而是在排量上有了區分。1.5L就成了區分點,而主要也是為了避免同美國的大排量的車型產生競爭衝突,轉而在美國人並不在意的小排量市場發力,並且將這一保護政策一直吃持續到1978年。這一點,讓二十年後的日本汽車再次迎來爆發契機。
  • 上世紀70年代,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全球的油價暴漲。這個時候歐美國家的大排量汽車還是凸顯出油耗高,用車成本高的問題。而此時,小排量,經濟實惠又耐用的日系車成為了市場的新寵。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 而此時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日本,汽車成了貿易自由化後最先洞開海外市場大門的金鑰匙。日系車在美國大受追捧,僅1976年這一年,日本就出口的了250萬輛汽車,什麼概念呢?比自己國內全年的汽車銷量都要高。
  • 可以說,70年代的日本經濟基本靠車帶。因此,這也成了日本汽車發展的黃金十年。並未日後日本車企在海外市場的佈局開闢了道路。然而,讓在即使年前這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 與其它國家單純地政策保護不同,日本的政府還考慮如何儘快建立本國獨立的汽車工業。得益於系統化的基礎上,獨立化才能進一步實施。既然自己的研發能力有限,發動機變速箱的技不如人就學習和借鑑先進國家的技術,如何學習和借鑑呢?直接拿肯定不行,從國外引進生產線,在本國組裝,在組裝的過程中學習,進而實現國產化。國內車企也基本是遵從這樣的發展思路。
  • 現在造車,一半要看供應商的水平,從一開始,日本企業就深諳其中道理,所以對零部件的管控看的尤其重要。零部件的機械化水平也做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所以,日本的車企也都很有自身鮮明的特點,比如發動機技術見長的本田,強於管理的豐田,專注於自吸發動機的馬自達,玩水平對置發動機的斯巴魯,世界最大AT變速箱生產企業之一的愛信等等。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 此外,精於管理的日本車企,總結了兩套生產管理體系,質量管理和準時供應。說白了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而難就難在吃準需求。日本車企採用的這兩套管理辦法,可以保證在汽車生產的各個環節都能能夠從解決人們的用車需求為出發點。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 《豐田汽車三十年史》中說到,“當時我們國家汽車產業界的共識是,來自歐美先進廠家的嚴酷競爭就在眼前,大敵當前,最要緊的是充實我們的經營體質,而不能往難得的溫室中送進冷氣流。
  • 最後,再回到那個處於貿易保護的進口車零關稅,也只不過是你看起來的開放而已。進口到日本的汽車超過一定銷量的汽車需要辦理複雜的認證手續,僅就通過日本安全標準一項就足夠費一番周折。而這個銷量定額從2013年起就已經提升到五千輛,區區五千的銷量恐怕連運營成本都顧不住吧,更何談想在日本市場掘金?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 在日本國內的現狀是,很多進口車商並不習慣於上門修車的“日式服務”。在加上省油耐用好修好保養的日系車,本就很受國人歡迎,為什麼還要在多花錢開進口車?
  • 相比之下,我們無論是足球還是汽車產業,都太聰明瞭。

· The End ·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中國新銳非職業車評人聯盟

日本足球對中國的借鑑意義和日本車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