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誰寫的,他看到了什麼?

暈導和小籽月


《山海經》可以說是一部爭議最大的上古文獻,關於作者,古人一般認為是大禹時期所作,比如劉歆《山海經表》說是大禹、伯益所作,《列子》又說是大禹、伯益、夷堅所作。而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不是一時一人所作,而且《山經》主體成書戰國時期、《海經》主體成書西漢時期。

《山海經》作者看到了什麼?這就涉及到《山海經》地理討論,古人一般認為《山海經》是虛妄之言,不受重視。近現代討論比較熱烈,有學者認為是世界地理,也有學者認為是中國局部地理;不過更多學者還是認為還是傳統的華夏地圖和周邊國家,只不過不能完全以真實地理對待。

個人還是支持《山經》主體成書戰國時期、《海經》主體成書西漢時期,當然不排除有一些歷史久遠的元素;個人也支持華夏及周邊地理說,但因為《山海經》經歷巫者編撰,有著濃重的巫術思維,虛虛實實,所以儘管有一定真實元素,但不能完全從現實找依據。更多是來自傳聞的扭曲以及合理的幻想。

這應該也是目前最謹慎的結論了。


林屋公子


《山海經》是一本風格獨特的奇書,與《易經》、《黃帝內經》一起被稱為古代“三玄”,一直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異數。該書分為《山經》5篇和《海經》13篇,雖僅有三萬一千餘字,但內容卻天南海北,包羅萬象。涵蓋天文、地理、動物、植物、民族、宗教和神話。有人認為《山海經》是一部地理書,但通篇關於山川方國、奇珍異物的描寫,卻與現代我國真實的地理地貌不相吻合?誰也很難說清山在何方?水流何處?海在哪裡?又有人根據書中一些所謂荒誕不經、奇神怪物的內容,認為是本神話書,但對那些神話的解釋卻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山海經》本身就足以令人困惑,而讀了一些研究《山海經》的著作,非但不能解疑去惑,反而讓人更加迷茫。

就地理位置來說,我國現在只有東海和南海。而在《山海經》中我國大陸的周圍卻有四海,除了東海和南海外,還有西海和北海。可是我們現在卻看不到西海和北海的半點影子?這到底是真實的存在,還是古人胡說八道?《山海經》中列舉了大量流入海洋的河流,這些河流分別流向東海、南海、北海和西海。我們常說,"滔滔河水向東流",河水向東流是我們常見的,河水向西流是少見的。而今,在我國除一些像山東的大汶河這樣的小河向西流之外,只有一條大河倒淌河向西流入青海湖。而《山海經》中河水向西流彷彿是非常正常的,足足有30多條河流向西流。這難道是古人肆意編造的嗎?就《山海經》中的山來說,同一個山名的山位置在不同的章節中敘述的方位卻是不同的,這到底是作者本身的錯誤?還是另有蹊蹺?就拿崑崙山來說,在《山海經》不同的章節中共提到了10多次,所描素的方位,一會在南,一會在西,一會在北,一會在海外,一會在海內,一會在更遙遠的大荒之中。如果是有多個相同名字的崑崙山,那麼情有可原。如果是同一座山,這麼前後矛盾的描述又掩藏著什麼樣的真象?

還有更不可思議的,在《山海經》中許多山上是光禿禿一片,沒有草木?在《山經》中記錄的約有550座,除去沒做具體描述的山外,在另外的464座大山中,共有98座山草木不生。這還不包括另有兩座山多木無草和另外一座山無木多草。這是什麼樣性質的問題?在我們的常識中,有草一定有木,有木一定有草,是什麼樣的條件導致山上要麼只長草,要麼只長樹。在我們的常識中,只要有土壤,有水,就會有草木生長。而《山海經》中有些山多雨有水,山上有獸,山下水中有魚,並不缺水,卻沒有草木,這是什麼樣的怪象?從當時生存的一些動物和一些生長的植物來看,氣候並不乾燥和寒冷,相反大多數地區的氣候還是比較溫暖溼潤的,應該比現在的氣溫還要暖和。例如,那時期的新疆崑崙山一帶氣候溫暖,鳥語花香,草木繁茂,野獸成群。現而今卻是氣候寒冷的不毛之地。如今一些山上草木不生,是因為山的高度超過了雪線,終年積雪,高寒缺氧,而這些光禿禿的山上卻沒有寒冷和缺氧的現象。排除寒冷和乾旱,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許多地方一片荒涼?為什麼有些相鄰不遠的高山,一些山上草木茂盛?一些山上卻一毛不生?我們知道,乾旱、洪水、火災或是大爆炸,可以使植物大面積死亡,但過後植物會很快復生,甚至生長得更加茂盛。這就是通常說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難道有比干旱、洪水、火災和大爆炸這些災害更大的災害,以至於草木不生?! 想想真是可怕,這不得不讓我們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還有奇怪的是《山海經》中關於這些山上寶藏的描述,例如,《南次二經》中寫道:“又東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又如,《南次三經》中寫道:“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 ”又東四百里,至於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無水,其下多蝮蟲。” 又如,《西次二經》中寫道:“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陽多金,其陰多鐵。浴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其中多藻玉。” 又如,《西次三經》中寫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 “西水行百里,至於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如,《北次三經》中寫道:“又東北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銅。”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 又如,《中次八經》中寫道: “又東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珉(同玉石相似的美石),其上多金玉……” ”又東三十里,曰銅山,其上多金、銀、鐵……” 《山海經》中寫道的寶藏,大致有金、玉、銅、鐵、銀和錫。總共描述的大山有464座,其中有一樣以上寶藏的山就有266座,佔57%還多。其中絕大多數的高山有兩種寶藏以上,多的有三四種。僅從文字上來看,這些寶藏到底是礦物,還是成品實物?我們無法判斷。現在大家的一致意見是礦物。如果是礦物古人是如何發現這些礦物的?從《山海經》敘述的內容來看,大致是夏朝建國前後不久的事情,年代至少要推到3600多年前。難道4000多年前左右,就已大規模冶煉和鑄造這麼多金屬嗎?尤其是鐵的使用,我們知道的時間約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與我們知道的常識相悖。《山海經》中關於"山上有金玉”這樣的描述約有130餘處,一般的常識是有金礦的地方,不一定有玉石礦,而既有金礦又有玉石礦的地方是很罕見的。為什麼《山海經》上既有金礦又有玉礦石的山卻是那麼多呢?《中次八經》中寫岐山,其山的東面有最好的金(赤金),其西有玉石一樣的美石,山頂上還有大量的黃金和美玉。這可能嗎?唯一可能的是這些寶藏並不是礦物,而是成品實物。如果真是這樣,這太令我們驚奇了。這麼多寶藏是誰丟棄在這些山上的,他們為什麼要丟棄這些寶貝?他們這些人都到哪裡去了?尤其是像上文寫道的新疆天山這樣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山,又是誰將黃金和美玉丟棄在上面的?

要回答上面的諸多問題,我們就必須回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才能更準確地給予回答,進而破解《山海經》中的各種謎團。這還得從4300年前那次磁極倒轉說起。那次磁極倒轉導致北半球沉入海中,北半球的松被效應,使北半球的地殼逐步下沉了5000~8000米,海水在北半球漫延開來,一座座高山沉入海洋。在這次磁極倒轉中,由於北半球的松被效應和南半球的頂被效應共同作用下,整個北半球的地殼向南移動了二千多公里。當磁極倒轉結束,磁極恢復正常後,我國的地質地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平原和丘陵低窪處都被海水淹沒,最早連中原地區也是一片注洋。這就是《山海經》的來歷,因為除了山,就是海,沒有其它東西。有人會問,為什麼《山海經》不寫平原,就因為當時像平原這樣的低窪處都在海中。在《大荒東經》中寫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這裡的“大壑"就是指最深的海水,或者可說是大洋。說少昊之國在大洋的島(山)上。那裡有一座甘山,少昊曾在這兒養育帝顓頊,並把他孩童時的琴瑟丟棄於此。 《山海經》中的甘山就是現在河南三門峽市陝縣南部的甘山。可見河南一帶還是汪洋大海,還在古人所說的“大壑”之中。經歷了數百年,海水才逐漸退去,約到3600年前中原地區才成為陸地,這時我國的河北、北京、天津一線及以北的區域海水還未退去,俄羅斯、蒙古及我國的內蒙古、青海、甘肅、新疆卻還是汪洋一片,分別稱為北海和西海。而最早的東海主要指陝西、河南、山東和河北被海水淹沒的區域。邛崍山以南及以西的成都平原及四川(包括重慶)其它的許多低窪處都在海洋中,秦嶺以南都是海洋,整個大巴山都浸泡在海洋中,長江還沒有從海水中分離出來,長江以南,如貴洲、雲南、湖南、浙江、廣東、廣西的廣大地區也在海洋中,統稱南海。我國的南部區域下沉比較深,是因為地殼向南漂移了二千多公里後,陸地地殼向海洋覆蓋導致的。而且經歷數百年至上千年海水都沒完全退去。一些地方一兩千年後,海水才逐漸退完。成都平原的海水,在約3000年前,才基本退完。史上曾記載,三苗一族因帝堯將帝位禪讓於舜引發不滿,多次作亂而敗,為躲避官府的追殺,逃到了南海。那時的南海就是指貴州、雲南、湖南和四川一帶。我國的苗族和羌族就是三苗的後裔,現在主要集中居住在貴州、雲南、湖南和四川等省,這與史實是相符的。史上還記載道,舜徵三苗,道死於今湖南蒼梧,並葬於蒼梧的九嶷山。這都說明長江以南就是過去的南海。關於我國一些大型河流的出處、走向、入海處,只在《海內東經》中有集中介紹,說明約3600年前,長江等大型河流才從海水中分離開來。最早在《海外南經》中記錄了“三苗國”,說那裡的人喜歡成群結隊,一個跟著一個,又好像隨時要遠行。這也許是當時三苗人應對官府追殺的一個好辦法。要麼靠人多勢眾與你抗爭,要麼就立即逃離。奇怪的是在洪水消退後的《海內南經》中沒有任何關於三苗的一點記載,三苗國的人極有可能在官府的追殺下已經亡國,剩下的人也已經逃亡或隱藏起來了。

《山海經》記載的是夏朝建國前後發生的事情,即黃帝死後數百年以後的事情。目前通常認為黃帝約生於公元前2717年,死於公元前2599年,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黃帝只能是在4300年前磁極倒轉之後出生的,而不可能在這之前。如果我們將時間推後500年,認為黃帝是在公元前2217年出生,死於公元前2099年倒是很合理的。據史料記載黃帝20歲當政,即在公元前2197年當政是比較合理的。在黃帝之前還有一個三皇時期,即伏羲、女媧和神農執政時期。而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197年有約103年時間,有一百年多點兩代人執政,這是非常說得通的。據一些史書記載,少昊在位84年,顓頊在位78年,帝嚳在位70年,帝摯在位9年,帝堯在位98年,帝舜在位39年,大禹在位8年,夏啟在位39年。他們共同在位425年。也就是說《山海經》記錄的是3600年前發生的事情,起始時期為舜執政時期,截止時間在3600年前夏啟執政的夏朝時期,時間跨度約80年。有人會說,在《大荒西經》中明明寫道帝舜墓,時間應從帝舜死後算起,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山海經》是當時國家的檔案資料,這些資料是可以隨意添加的。這些資料記錄的時間前後至少有數十年,後來添加上去的可能性大。這段時期是第一次大洪水逐漸消退和第二次局部大洪水發生並迅速消退時期。第二次的大洪水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北半球的頂被效應下,北方的陸地向上抬升,導致海水南流造成的,因此,這只是一次發生在我國中部和南方的大洪水。由於海水在逐漸消退,北半球的頂被效應,也逐漸使地殼向北移動,地理面貌往往在數年至數十年內都會發生很大變化。由於對山川的普查需要人力,而且是靠人的徒步行走,很費時間,每次記錄的地理面貌都不一樣。《山海經·山經》分為《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它們記錄的時間先後是不一樣的,由於記錄的時間先後的差異,地理面貌卻隨時間在不斷變化,所在山川的地理位置會發生改變。而且,《南山經》還分為“南一次經”、"南二次經”和“南三次經"。說明《南山經》是分三次普查寫成的。《西山經》共分為四次經,《北山經》分為三次經,《東山經》分為四次經,《中山經》分為十二次經。從中可看出,對中部的大山普查統計得最多,足有12次。這不難理解,因為中部住的人多,且距離近,這是普查得最多的原因。

古代的崑崙山在哪裡?這是最讓人頭痛的問題。其實古代崑崙山就是現在的崑崙山,而今崑崙山脈幾乎與青藏高原連為一體。在4300年前發生磁極倒轉後,整個西部的地殼向南移動了約2000多公里,崑崙山山體和西藏高原都下沉了約3000米,特別是崑崙山南麓下沉得最厲害,山體與整個青藏高原分離開來,中間還隔著數百米深的海水,氣候一下子也由高寒缺氧和乾旱的氣候變成溫暖宜人的溫帶或亞熱帶氣候。由於地殼的南移,不僅使我國西部的氣候變得溫暖宜人,而且也使我國東部的氣候變得十分溫熱,如在《南次三經》中明確說到渤海附近多象,這說明那時期渤海附近的氣候是很溫暖的。崑崙山現在在西北,4300年前,在沒有發生磁極倒轉前地理位置估計也是在西北,發生磁極倒轉後,山體向南移動後,再加上中國南部區域大多都在海水之中,這時的山東、河南一線的地理位置正好就屬於陸地的正東。如果以我國中部陸地為座標來標方位的話,崑崙山正好在西部偏南的位置。由於北半球的頂被效應,北方的地殼不斷抬升,北方的海水退得最快,南方的海水還沒退去,甚至由於海水南流,南方的海水還有短暫的上漲趨勢。陸地面積向北擴張,崑崙山的位置正好就到了南方偏西的位置。當海水逐漸從南方退去,陸地地殼逐漸向北移動,崑崙山就到了正西的位置,最後才到西北的位置。當時,由於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一些地區還在海中,而南方的中南半島已從海水中顯露出來成為陸地,如果把中南半島算在內,崑崙山正好在陸地正北偏西的位置。不同的時間去統計,它的地理位置是不一樣的。古人正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才造成今人的困惑。

在《山海經·海經》中,分為《海內經》、《海外經》和《大荒經》。什麼叫海內?顧名思義是指陸地和緊挨陸地的區域。什麼叫海外?即指海內以外的近海區域。什麼是大荒?荒即指洪荒,大荒即是指大洪荒,這裡即是指在大洪水時期比海外更遠的區域。我們現在叫黑龍江北大荒,就是這樣來的。因為在3700多年前,黑龍江在我國北方海洋以外很遠的地方。我們可以認為,“大荒”是海水最大的時期,”海外”是海水消退時期, “海內”是海水基本消退時期。記錄最早的是《大荒經》,其次是《海外經》,再次是《海內經·東·南·西·北》四經。記錄最晚的是《海內經》,它是對海內四經的補充。而《山經》的記載在時間上有早有晚,不論一概而論。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在對國家古籍圖書進行整理時,根據32篇的《山海經》版本校訂出18篇的《山海經》。認為《山海經》出於唐虞(堯舜)時期,認為作者是夏禹和伯益。我認為,《山海經》做為當時國家的情報資料,參與記錄的人肯定不止一二人,也不一定是夏禹和伯益所作,他們對這些情報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進行過指導是有可能的。最早的32篇的《山海經》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已無從知嘵,劉向父子肯定是根據更古老的板本做為藍本的,這無可非議。對《山海經》中情報的收集和記錄,時間大致在3700年前至3600年前,離西漢末年至少也有1600年。3600年前的文字是什麼樣子?一定更艱澀難懂,而且這種早期的文字是不成熟的。劉向父子對古本《山海經》的整理和校訂,說白了,就是對古本《山海經》進行了翻譯,再進行了歸類。如果我們用考據學的方法,以文字、國族和地名等線索來確定成書年代,那麼,我們就會誤入歧途。有些人用考據學的方法,認為《山經》成書最早,《海經》成書年代,或為西周,或為戰國,或為漢代,或為魏晉等等,這些說法,都不足為信。由於《山海經》是從更古老的文字翻譯過來的,一定有譯錯了的,這在所難免。從量度上來說,3600年前的一里、一仞,與西漢末年的一里、一仞到底有無差異?差值是多少?對於這點,劉向父子本人也不一定清楚。書中動不動說到山高百里、千里或高萬仞,這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如在《海外北經》中說到燭陰”身長千里”,這就不可信,可能是“光耀千里”或”千里之外都能看到”的誤譯。還有其它一些出錯的地方,如《南山經》上說"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這就是明顯的對“南海”的誤譯。既是南山,何謂西海之說?招搖山在今湖南郴州市境內,那時的湖南只能在南海之中,與西海相距甚遠。

在《大荒南經》中記載了我們現在仍很熟悉的幾座山,它們是巫山、襄山、宋山、天台(高)山和嶽山。《山海經》的巫山有兩座,一座在崑崙山旁,又名靈山。一座在重慶以東緊挨湖北的長江北岸,即現在的巫山縣和巫溪縣境內的大山,直到現在這個區域仍保留有大量巫文化的遺蹟。這裡的巫山就是指重慶東部的巫山。襄山和宋山都在如今湖北省內,天台山在成都平原西面,屬邛崍山脈靠近平原的尾部區域,天台高山即指邛崍山脈的主峰,嶽山就是現在陝西寶雞市的嶽山,又叫吳山。這些山峰都在大荒之中,換句話說都在離海岸很遠的海中,可見當時海水浸溢的範圍有多大。《海外東經》中說: “漢水出鮒魚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四蛇衛之”。漢水指漢江,發源於陝西省漢中市,這裡表明帝顓頊及九個妃嬪葬於漢中的鮒魚(附禺)山。根據清朝畢沅解說,鮒魚山在漢朝設置的沔縣,即今天漢中勉縣地域。帝顓頊葬於今日勉縣地域可能性很大。而在《大荒北經》中,附禺山(鮒魚山)卻是在“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說明在大荒時期漢中區域的海水還是很大的。《大荒南經》中還記載道: “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嶽山。”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中華上一次文明毀滅後,中華文明第二次文明的起源地就是山,而不是什麼黃河或長江。一般來說,古帝王埋葬的地方,一般都是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黃帝的陵墓在崑崙山附近的軒轅之丘,《海內北經》中還寫道: “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 說明中國的西部是中華第二次文明最早的發源地。從帝顓頊葬於漢中,帝堯、帝嚳、帝舜都集中葬於嶽山來看,陝西的漢中和寶雞地區也應該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甚至有可能後來夏朝的首都都在寶雞地區。《山海經》也說帝舜葬於湖南九嶷山,這種說法並不矛盾,也許帝舜的陵墓後來又遷藏於嶽山,或嶽山是衣冠冢也有可能。當時的平原等低窪處都還在大水中,不可能成為文明的發源地。從皇帝時期的"逐鹿之戰”和"阪泉之戰”來看,兩次大戰都先後發生在山區,都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是最好的說明。這時期,北方的海水逐漸退去,一些山地開始露出海面,北方的海水南流引發第二次我國中部和南方水位上漲,南方的土地面積不斷縮小,北方剛露出海面的土地成了各個部落爭奪的焦點。於是戰爭就開始了。我們現在發現,在成都平原地下的地層中到處是沙和鵝卵石,有的地方深達數百米,可能就是那個時期被海水衝擊而成的。成都平原的海水估計到3000年前才退去,這時才有金沙人出來活動,建立了金沙文明,但由於水患仍不斷,因此,金沙文明最後還是毀於洪水。與4300年前浙江餘姚良渚文化遺址相距不遠的馬橋文化遺址,約是三千年前的文化遺址,這說明到三千年前左右,浙江這個區域才基本上脫離海水。一般認為,廣漢三星堆文明的下限在三千多年前,這種結論基本可以排除,因為4300年前到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還是一片汪洋。三星堆文明的時間下限應在4300年前,只能是在磁極倒轉之前(4300年前)更古老的文明。另外,《山海經》通篇沒有蜀人或蜀國的記錄,這正常嗎?一般來說,《山經》是寫山的,《海經》是寫國家和民族的,《海經》通篇找不到蜀人或蜀國的任何記錄,說明在3600多年前,四川西部幾乎還是無人區。相反書中卻多次提到巴人,第一次是在《大荒南經》中提到巫山天帝的仙藥,第二次在《海內南經》中提到巴蛇食象,第三次在《海內經》中提到“巴國”,並認為巴人是伏羲的第四代後裔。估計是後來四川西部有了人後,才統稱巴蜀。一般認為,古印度文明時代是從公元前1000年後期的吠陀時代開始的,也說明兩河流域,在3000年前才從海水中脫離出來,這與我國的情況基本類似。在這之前的印度河遠古文明一一哈拉帕文明也不可能是時間下限為3750年前的文明,只能是時間下限為4300年前的文明,因為4300年前到3600年前,兩河流域還是汪洋一片。

那時期的崑崙山被氾濫於甘肅和青海的海水隔斷,最早當然是在大荒中,等甘肅和青海的海水消退後,新疆地區的海水還未退去,崑崙山還被淺海包圍著,崑崙山自然就在海外。崑崙山分別在《山經》、《大荒經》、《海外經》和《海內經》中都有描述,除了《山經·西次三經》和《海內北經》中的描述差不多外,在《海外經》和《海內經》中的地理方位完全不同。從記錄的時間來看,《大荒西經》中記錄的時間最早。隨著海水逐漸消退,離海岸很遠處在大荒中的崑崙山,變成了離海岸更近的海外崑崙山,當海水完全消退,崑崙山就自然變成了海內崑崙山。從時間順序來說,《大荒經》最早,其次是《海外經》,再次是《海內經》,記錄最晚的是《山經》,因為《山經》中沒有再提弱水和南淵三百仞,而且多條河流也從海水中分離出來,並說明了具體的流向。在《大荒經》中是由《大荒西經》記錄的,說明崑崙山最早在離陸地很遠的西方,並隔著寬闊的海洋。《大荒西經》是這樣描述的: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這裡的弱水就是水流湍急的淺海。古代有“大壑”、”大澤"和“弱水”之說,”大壑”就是百海匯聚的地方,是一個有再多的海水也填不完的大坑,相當於現在的大洋。 “大澤”指大而深的海,“弱水”指淺海。崑崙山在《海外經》中是由《海外南經》記錄的,說明陸地北面的海水消退得較快,陸地向北擴展後,崑崙山的位置已到了陸地的西南面的近海處。《海外南經》這樣寫道:“崑崙南淵深三百仞。”古代的一仞約等於7尺,三百仞即約2100尺,換成米約700米。說明崑崙山的南面還有數百米深的海水。在《海內經》中分別在《海內西經》和《海內北經》均有記錄,所描述的方位是矛盾的。這是因為前後記錄的時間有差異,前者記錄的時間更早,後者記錄的更晚。在《海內西經》中說: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 仍說”崑崙南淵深三百仞。” 這說明大陸北面和中部的海水消退後,南方的水也在逐漸退去,崑崙山以東的海水沒有了,成了陸地的一部分,地理位置正好在陸地的西北方。這就是海內崑崙山的來歷。因此,很容易被認為還有一個海外崑崙山。在其後的《海內北經》中也有記錄,方位卻在北面。《海內北經》正好表明,當中國南方的海水基本消退只剩下淺水後,南方的中南半島也已脫離海水,新疆以遠的許多區域卻成了陸地,再加上崑崙山山體向北也移動了很大的距離,如果以陸地的中心為座標,那麼崑崙山的位置自然就在陸地的北面偏西的位置。這時期西海已退至新疆以遠,北海已退至蒙古以遠,俄羅斯仍在海水中,東海已退至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和福建以西。關於這點在成書最晚約3600年前的《海內經》中有明確表示,當朝鮮半島成為海內(陸地)後,書上面仍提到北海和西海就是證據。《海內南經》也提到浙江和福建仍在海中。估計直至2000年前,俄羅斯地區的海水才完全退去。這從俄羅斯的歷史只有約1000多年可以看出。如果海水消退得早一些,俄羅斯的歷史不可能這麼短。《海內北經》中寫道: “崑崙虛南所,有氾林三百里。” 說明崑崙山周圍的海水消退了,南面700米深的海水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方圓達300裡的大樹林。又說: “從極之淵,深三百仞……” 這句話很容易被認為與 “崑崙南淵三百仞”是一個意思。這句話的本意是從這裡到很遠的地方,才有很深的水,深達 “三百仞”。這裡是特別說明崑崙山南面已沒有了海水,而且周圍更廣袤的區域也變成了陸地。由此可以認定《海內北經》和《山經·西次三經》中記錄的時間最接近,記錄的時間也最晚,都再沒有提到“弱水”。

在《山海經》中記錄了許多山都是光禿禿的,草木不生,我們現代人無法理解。如果我們能回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就不會大驚小怪。當4300年前磁極倒轉發生後,北半球的陸地沉入海洋,在中國大地上可能只有少數幾座高山的山頂沒有被海洋淹沒。我們知道,海水本身含有許多鹽類化學物質,再加上地下含有大量化學物質的水層水湧出來,那些沉入海洋的山上的植物受到滅絕性的毀滅。海水浸泡的時間越長,這種毀滅的程度越深。以至於海水消退後,許多山上數十年、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草木不生。我統計了一下,在南山43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14座,佔總數的32.6%。在西山78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10座,佔總數的12.8%。在北山88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29座,佔總數的33%。在東山46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23座,佔總數的50%。在中山209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23座,佔總數的10.5%。草木不生的比例最多的是東山,佔一半。其次是北山和南山,西山和中山佔的比例最少。以《東次二經》為例,共有17座山,山無草木者就有10座。而且還多次提及“南水行五百里……又南水行三百里……”,說明這個地方海侵比較厲害,而且這些山頭露出水面的時間不長,自然草木不生的就多。影響到山峰草木不生的原因,不外乎這三個方面: 一是海水浸泡的時間長短,二是海水的深度,三是當時海域海水中含化學物質的成分和濃度。4300年前發生磁極倒轉時海侵是從東部沿海開始的,後來海水也最深,浸淫的時間也最長,這是東山草木不生的山頭最多的主因。我國南部和北部海水退得最慢,這是南山和北山草木不生比例也高的原因。西山和中山區域海水浸泡的時間比較短暫,又因地勢高海水不深,尤其是有少數高山的山頂本來就沒有被洪水掩沒,自然草木不生的山就少。西王母所居的玉山草木十分有繁盛,猶如人間仙境,而相距四百八十里的軒轅之丘,卻草木不生,是個不毛之地。這可能是軒轅之丘比玉山高度更低,在水中浸泡的時間更長。在《海外北經》中有一個叫“三桑無枝”的地方,這裡有三棵扶桑樹,高達百仞,卻沒有枝葉。我們現代人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大的樹沒有枝葉?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北方陸地沉入大海,陸地上的樹木在海水長時間的浸泡下,不僅全部死了,而且倒了。唯獨這三棵樹雖然死了,樹枝都腐朽掉落了,卻沒有倒下。大家認為很奇怪,把它當成神樹看。於是“三桑無枝”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地名。

古人講究“息壤",現代人沒有這方面的概念。《山海經·海內經》記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我們現在無法理解,鯀在洪水滔天的緊急關頭,不等皇帝下命令,只是私自用了點息壤,就丟了性命。這也太小題大作了。什麼叫息壤?就是洪水消退後,土壤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空置休息,,人工保養,才會長出莊稼。不然,即使播種也不會有收成。息壤就是通過空置休息、人工保養後即將用於種植的土壤。一般來說,泥土要經過微生物活化後才能長出植物。我們現在不理解,不是土地都能長出植物嗎?這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土壤經過了數千年的生物活化,都是息壤之故。如果我們現在把種子丟在水泥裡是不會長出植物的,因為水泥裡面有許多不利於植物生長的化學物質。如果我們把水泥丟到野外風吹雨淋數年至數十年後,它同樣能長出植物。這是因為水泥中的一些化學物質得到了自然消解,,並通過了微生物的活化。海水消退後,露出來的泥土含有許多不利於生物生長的化學物質,類似於水泥,不通過很長時間閒置是不會長出植物來的。這些土壤雖然不長莊稼,也要定期澆水,施以動物糞便和草木灰等進行人工保養,以期能儘快用於種植。 帝舜時洪水氾濫,平原大量的土地被淹沒,人們都逃到山上避難。山上僅有的少量土地要供養大量的人口,何況還有一些山頭草木不生,可以想象當時人們的生活是很艱難的。在這種情況下,做為"水利部長”的鯀居然用息壤去堵塞洪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當然是天怒人怨。即使當代有這樣的官,也有可能被誅殺的。可見,當時的息壤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息壤就是老百姓的性命,關係到子孫後代的福祉。我們有時覺得中國古代眾多的土地不能養活數千萬人,而現在的耕地卻越來越少卻能養活10多億人,這是因為現在的土壤是更長時間的“息壤”,被生物活化的時間更長,產量更高。換在古代擁有這麼多人口早就餓死光了。

中國古代的懸棺葬式一直是未解之謎,很難想象古人是用什麼辦法把裝有屍體、隨葬物品和棺木共重達數百公斤的東西送進萬仞絕壁的崖洞裡去的,令今人因惑不已。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今人想的那麼複雜,在二三千年前,水位本身就有那麼高,用船運過去就可以了。其步驟是先將棺木弄上去,再分別將屍體和隨葬品弄上去裝進棺木。懸棺葬式遍及川、黔、滇、湘、桂、粵、浙、贛、閩、鄂等省,而這些地區無一例外都屬於古時南海的區域,難道這是巧合嗎?我們現在看到懸棺的高度,基本就是古代懸棺安葬時水位的高度約高一些的位置。因為那時期水位線一直在下降,一般用不著擔心懸棺被大水沖走的可能。當大水完全退去後,就成了今日之懸棺奇觀。不同的時期水位不一樣,所以懸棺的高度就不一樣。一般的高度在20至50米,最高可達100米以上,說明當時的最高水位就在百米以上。一種風俗的養成往往與當時的歷史條件有關,這種懸棺風俗也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由於當時水位比較高,山體四周都被洪水包圍著,人們只能生活在山頂上。4300年前的大洪水將山上的泥土衝得光光的,殘留在山上少量的泥土都要用來種莊稼,只能免強供人餬口。土壤在當時來說是相當珍貴的,土葬就意味著死者與活人爭口糧。即使進行土葬,地下到處是堅硬的岩石,挖掘墓穴也很困難。再加上那時由於災難和戰爭死人太多,人們對與死有關的墳墓懷有天然的恐懼。更主要的是人口增長太快,土壤變得更加金貴。相反,懸棺安葬卻是一種簡單便捷的安葬方式,同時也避免了人們每天看到墳墓產生痛苦的聯想。當大水完全消退後,土地變得十分富餘,而且沒了水,如果再採用懸葬就變得十分困難,自然這種懸棺葬式就結束了。我們可以反過來證明,什麼地方懸棺葬式結束,什麼地方的大水就已完全消退。大多數懸棺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我們可以認為中國南方大水直到春秋戰國後期才基本退完。我國最晚的懸棺是四川宜賓珙縣懸棺,時間約為400年前的明朝。因為這裡地處長江上游的邊上,大水可能消退得最晚。

《山海經·山經》中詳細描述了464座山,其中有266座山上有一種以上的寶藏,藏寶率達57%還多。這麼多的金、玉、銅、鐵、銀、錫等寶藏是誰丟棄的?他們為什麼要丟棄在山上?4300年前的磁極倒轉發生時,最開始洪水是慢慢漲起來的,先是3月份沿海出現輕微的海侵,之後到了7月份是中原漲大水,平原和低窪丘陵處被淹沒,到10月份才出現淹沒高山的洪水。一般來說,洪水來襲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拿著金銀財寶逃命。 當時的古人們正是這樣拿著家裡值錢的東西帶上必需的生活用品和隨身兵器往山上逃,而且是由政府組織的逃亡。只有三星堆人聰明一些,覺得帶上這些金屬器具和玉器太麻煩,挖了兩個坑埋了起來。才使我們有機會看到4000多年前的寶物。然而,誰也沒有料到,洪水會淹沒高山。在整個華夏大陸,除了僅有的幾座高山上還有幸存者外,幾乎全軍覆沒。我們不知道,中國區域史前的人口有多少?估計也有幾千萬上億人,而最後的倖存者可能不到一萬人。新疆的天山、四川的岷山主峰的高度都在海撥6000米以上,《山海經》中都記錄了上面有許多遭丟棄的黃金、玉器等寶藏。我們不知道洪水是不是淹沒了這些高山,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逃到這兩座山上的人無一生還。以至於數百年後山上的寶物還沒有人去撿拾。這些古人即使沒有被洪水淹死,也很可能在隨後的地震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中喪生。1955年7月,法國探險家那巴拉父子倆追尋了諾亞方舟的蹤跡。他們根據《聖經》的記載,登上了俄羅斯的阿拉拉特山,此山海拔5400米,他們後來在山中的冰湖裡發現了一些木板,形狀酷似諾亞方舟殘骸,後經對木板進行鑑定,認為是四五千年前建築物的一部分。如果真是諾亞方舟的殘骸的話,那麼,當時的洪水就淹沒了四五千米的高山。

現在,考古學家已經在4000多年前的良渚、紅山、石家河、龍山和齊家等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極少的青銅器,但沒有發現其它金屬寶藏。但至少證明那時已初步進入金屬時代。在人類歷史中,青銅器一直被認為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兩河流域。但在1974年,一個由聯合國資助的考古隊,在泰國班清的古墓中意外發現了5000年前的青銅器,使這一說法難以成立。有些考古學家認為很奇怪的事情是,泰國班清在5000年前就開始使用青銅器了,為什麼史書上沒有一點文字記載?這是因為整個區域的人突然一個不剩地死光了,怎麼會有文字記載。我們為什麼在一些文化遺址中很少發現那一時期的金屬寶藏,就因為在大洪水到來前被古人們帶上了山,之後又被後人撿拾走了。我們常說"眼見為實”,”考古就是考歷史”,有時候歷史也會欺騙我們的眼睛。事實已經說明,在4300年前,古代先人們已大量使用金屬器具,並不是三星堆人獨有的專利。而且在三星堆遺址中並沒有發現鐵的痕跡,說明三星堆金屬冶煉技術不一定最先進。只是4300年前關於鐵的冶煉技術失傳了,鐵金屬在我國的出現才比較晚。在《山經》中發現有金的山有144處,其中有黃金、赤金和白金三種。發現有銅的山26處,大多是赤銅。發現有鐵的山有35處,基本都在中西部和北部的山上發現的,說明這些區域已開始冶煉和使用鐵。在東部和南部的山上卻沒有發現鐵,可能這些區域還沒有開始治煉和使用鐵。我們現在覺得鐵不算什麼寶貝,但在古代卻不一樣,鐵剛開始出現,物以稀為貴,當時的人把鐵與金銀看得一樣貴重。發現有銀的山12處。有錫的山五處。另外,除金屬外,發現有玉的山最多,有200餘處,玉的品種有數十種。其中稱玉、美玉的約有110處,稱為白玉、蒼玉、青碧、水玉(或水晶)有十次以上。其餘,諸如嬰垣之玉、糜玉、煙玉、瑤碧、碧、水碧、璇玉、玄玉、藻玉都曾出現過一次以上。從上可看出,這些玉的稱謂,並不是指玉礦石,而是指玉石加工出來的成品。如果在玉石礦沒開採出來之前,可能有多個種類,品質也會有好壞,不會這樣來表述。就拿上文說到的藻玉來說,就是玉石毛料做成的成品,其形狀是長方形,上端有尖角,中間有圓孔,上面還貼有黃金裝飾物。《中次一經》中最末寫道,祭祀山神要用一隻羊,再懸掛上藻玉即可。什麼是藻玉?還在文中特意做了解釋。這都說明了藻玉不是礦石而是成品。從上可以斷定,《山海經》的《山經》並不是什麼地理書,而是遠古時代的藏寶圖。更準確地說,僅《山經》來說,是當時國家關於大洪水災難中古人丟棄寶藏的情報資料,而且是絕密資料。都是一一據實寫來,沒有半點水分。因為這些情報資料具有保密性,所以在任何公開的資料中不可能有涉及。因為是國家情報資料,所以,其內容不一定是一次寫就,並經過多次添加。也不可能由一個人撰寫,而是由許多人共同完成。這就是說《山海經》不可能有明確的作者。《山經》又叫《五藏山經》,這裡的“藏”,就是寶藏、富藏。五藏即指金、銀、銅、鐵和玉。當時的國家秘密派了一些人去收集這些情報,這些人不可能帶走那麼多的寶藏,為的是以後派出更多的人去拾取。所以去的路線,山陵方位,河川走向,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的距離都有明確的標識。要運回這些寶藏,需要巨大的人力,而且只能徒步來回。吃喝拉撒睡和生病吃藥,只能就地解決。因此,哪座山上有什麼植物和動物,水中有什麼魚,哪些植物和動物有治什麼病的藥用價值都在上面一一說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害,還介紹了那座山上有什麼樣的猛獸和那些東西有毒,甚至還談及沿途山上會有什麼樣的怪物等等,不一而足。

《山經》中還對各種五花八門的石頭進行了記載,諸如文石、文玉石、青石、美石、玄石、採石、燕石、硌石、泠石等,這些石頭因為好看而被記錄。這些石頭也可能是大洪水之前人們的愛物。還有7次登載砥礪、砥石或礪石,砥礪又叫磨刀石,是用砂岩打磨出來的,在砂岩沒有打磨出來之前不可能叫磨刀石。還有兩次提到箴石,即古人用來治病的石針,這更不可能指沒有加工過的石頭。還有五次提到磬石,磬石是古代的一種石制樂器。還有兩次提到洗石,古人在洗浴時用洗石用於爽體去垢。還提到博石一次,博石即用石頭做的棋子。以上這些石頭都只能是人工加工而成的。我們知道磨刀石是古人必需的,當大洪水來臨時,人們逃到山上避難,那麼多人需要吃飯,時常需要磨菜刀。人們所攜帶的兵器主要是刀具也需要磨刀石。這些兵器是經常要使用的,一是用於捕獵,二是用於猛獸襲擊時防身,三是用於族群之間的爭鬥。這些因素都需要打磨出大量的磨刀石。當這些眾多的古代先民因淹沒高山的洪水罹難後,就會有蔚為壯觀的磨刀石丟棄在山上。這些逃到山上的先民們,患病了需要箴砭治病,就有了砭石。閒時,人們需要音樂和下棋,就有了磬石和博石。洗澡時,自然就要用上洗石。同時,《山經》中還30多次提到硃砂,十多次提到雄黃, 這些都是發生大洪水時,前人丟下的。

這些山上眾多的奇珍異寶是什麼時候由什麼人取走的,我們現在無從知道,因為這是當時的國家機密。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當時大禹轟轟烈烈的治水運動可能只是一個幌子,更主要的目的就是收集這些前人留下的寶貝。

奇怪的是,在《山經》中一些山下的水中到處生長著許多奇奇怪怪的魚。在整個76處關於魚的描述中,至少有35處關於怪魚的描寫。而我們現在在江水、河水或湖水中卻看不到這些怪魚。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時所謂的“水”,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海水。即使一些地勢高一些的地方存在溝水或河水,但它們也與海水相連。一旦確定這些怪魚是海魚,我們就不會奇怪了。因為海魚大多長得奇形怪狀的,而且海魚的種類千千萬萬,要搞清楚是很難的。其中在《北山經》中提到的一種怪魚,長著魚的身子,狗的頭,發出的聲音像嬰兒啼哭。這就是現在仍在海里生活著的海狗。,在《東次一經》提到的像牛的魚,就是現在的海牛。在《中山經》提到的一種飛魚,形體與豬相似,這實際上就是海豚。在《山經》中提到的蛟魚次數比較多,蛟魚外形像蛇,脖子很細,頭很小,卻有四肢腳,兇猛能吃人,實際上就是現在的沙魚。其中還提到一種旋龜,實際上就是現在的一種海龜。從《山經》可以看出,在那時期山體周圍的一些水中到處遍佈著海洋生物,說明當時海侵的範圍有多廣。以至於《山經》在說明山與山之間的距離時,經常用“水行XX裡”來修辭。如《東次三經》這樣寫道,”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 ”東水行千里,曰中胡射之山。” 這都說明當時中國東部還是汪洋一片,許多地區山與山之間沒有陸路可通。這也進一步印證了古人關於地勢東南傾的說法。除了魚以外,在《東次二經》所述的餘莪山中,還提到有一種野獸,叫犰狳,其形狀像兔子,長著鳥的嘴、鷂鷹的眼睛和蛇一樣的尾巴。它一看到人就狡猾地裝死。這種獸是現在歐亞大陸沒有的,是美洲特有的穴居動物,它有五個爪子,腿很短,耳朵豎著,全身覆蓋著堅硬的鱗甲。一旦遇到危險,便將身體蜷曲起來,只露鱗甲在外,藉以保護自已。我認為犰狳這種動物,在大洪水前,估計算不上什麼稀罕之物,只是大洪水後,這種動物存量很少,再加上人們的肆意捕殺,最後它們就在中國大地上絕種了。


影視神探


沒有具體作者,只知道是上古流傳下來的。所述與我們的世界大不相同,疑是穿越文說起《山海經》,國人大都知道這是一本風格獨特的奇書、怪書。此書分《山經》五卷和《海經》十三卷,雖僅有三萬一千餘字,但就其敘述的內容而言,從天文、地理、神話、宗教,到民族、動物、植物、礦產等,天南海北,包羅萬象,堪稱我國古籍中蘊珍藏英之最者,實為研究上古時代絕好的寶貴資料。然而,由於它所述多奇詭怪異,常被人斥為荒誕無經,所以,《山海經》的書名雖最早見之於《史記》,但司馬遷觀之卻嘆曰:"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約百年後漢成帝時, 劉向、劉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才將此書公之於眾。 《山海經》涉獵之廣,內容之奇雜,從古至今使人對其該歸於何類多有分歧。《漢書·藝文志》將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書·經籍志》以下則多將它歸入地理書,但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卻謂其為"小說之最古者爾",魯迅先生則將它視為"古之巫書"。因此,《山海經》問世之後,圍繞其內容、成書時間的爭論,對它的作者是誰一直眾說紛紜是個謎,乃至釀成學術界中千年未解的懸案。

  按照劉向、劉歆父子和東漢王充的"正統"說法,《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們在《山海經》中卻找到了發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後的史實,因此"禹、益作說"受到了質疑。此後,隋朝的顏之推雖堅持舊說,但面對難以掩蓋的漏洞,他只好用"後人羼入,非本文也"來作掩飾。所以,《山海經》的作者便成了眾多學者考證的對象,種種假說紛紛而出,如"夷堅作說";"鄒衍作說";後人綜合炎黃兩族的傳說而成說;南方楚人作說;巴蜀人作說;早期方士作說,等等。當代學者袁珂認為,《山海經》實際上是無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時期一人所作。以上各說雖有不同,但都肯定《山海經》的作者是中國人。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有關《山海經》作者的爭論並未到此為止,一些學者、特別是國外學者對《山海經》的內容的作過仔細分析和研究後,將尋蹤作者的視角向國外延伸,作出了令人大吃一驚的結論。他們說,《山海經》並不是中國人所作,它的真正作者很可能是外國人。這種說法就象《山海經》中光怪陸離的神話一樣,讓人大開眼界!那麼,他們得出這種結論的根據何在? 法國漢學家馬伯樂認為,《山海經》所述地理系受到公元前5世紀外來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響而成。其言下之意,暗示《山海經》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而香港學者衛聚賢在其《古史研究》一書中,進一步明確《山海經》的作者為印度人隋巢子。

  1978年在臺北出版的《屈原與九歌》的作者蘇雪林在提及《山海經》時,又把作者的屬地推向更西更遠的巴比倫。他認為,《山海經》是關於阿拉伯半島中兩河流域的地理書,原為古巴比倫人所作,戰國時由波斯人帶到中國,其中有些關於中國地理的內容是後人混入的。他還認為,《山海經》可能是也是鄒衍的講義,由其弟子筆錄,但記錄者並非一人。

  還有一些歐洲學者將《山海經》所記載的內容同希臘神話進行了比較,認為書中有關長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與希臘神話裡的怪物極其相似。另外,美國學者也認為,《山海經》中有對美洲大陸的精確描寫,如《海外東經》、《大荒東經》中描述的"光華之谷",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東山經》則生動而精確地描寫了美國內華達州的黑色石、金塊、舊金山灣的海豹、會裝死的美洲負鼠等。有些研究者還按照《山海經》指示的路線考察了美洲大陸,發現兩者之間有著極為吻合的地理現象。從這些歐美學者的考證看,其弦外之音似乎《山海經》又成了希臘人或美洲人所作!

  對《山海經》作者的爭論,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今天此書在歷史、地理、文學、動植物學等諸多領域內有著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學術地位。一些研究者從中國之外去尋覓作者的作法,雖然看上去有些牽強和難免譁眾取寵之嫌,但也不乏真知灼見。究其原因,實因《山海經》所涵蓋的令人驚歎的博大龐雜、無所不包的內容所致,以致使研究者產生了仁智互見的結論。因此,這一疑案的徹底破解尚需要時日。而現在看來,歷史學家凌純聲的看法可能較符合實際,即:《山海經》乃是以中國為中心,東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諸島,西抵西南亞洲,北到西伯利亞的一本《古亞洲地誌》,它記述了古亞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諸多寶貴的資料,至於其作者可能已難於確認。

  《山海經》主要欄目:中篇新故事、聰明人的故事、城鄉奇聞、驚險故事、家庭悲喜劇、

  親歷故事、清官故事、幽默與諷刺故事、民間傳奇、茶館趣聞錄、妙聯巧對故事、民間奇案、海外奇聞、傷心女子故事、宮廷密聞、三教九流的故事、謎語故事

《山海經》的內容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全書18篇,約31000字。五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全書內容,以五藏山經5篇和海外經4篇做為一組;海內經4篇作為一組;而大荒經5篇以及書末海內經1篇又作為一組。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五藏山經的一組,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前一節和後一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係表現的非常清楚。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在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奇書

  《山海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奇書之一。它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山海經》[1]為述圖之書。

  劉錫城在《全像山海經圖比較》(1)序言中指出:“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流觀山海圖”(《讀山海經13首》)、學者郭璞的“圖亦作牛形”和“在畏獸畫中”的記載和論述,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曾有“山海圖”流行於世。而且據說《海經》部分是圖在先、文後出,因而“以圖敘事”的敘事方式,至少在戰國時代就已形成一種文化傳統”。馬倡議(2)也認為:“《山海經》的母本可能有圖,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據圖為文(先有圖後有文)的書,古圖佚失了,文字卻流傳了下來,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山海經》。” 劉宗迪(3)寫道:“《海經》的荒誕色彩和神話色彩,與這本書的特殊來歷息息相關,這本書的來歷在古代典籍中是獨一無二的,簡單地講,這本書是述圖之作,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看到的《海經》,先有圖,後有書,書中的內容是對一幅圖畫中內容的寫照。《山海經》中的文字多靜態的刻畫,而少動態的敘述,多記空間方位,而少間時間進程,其述圖特點可謂一目瞭然,其實,前人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最早指出這一點的是宋代學者朱熹,但前人在這一點上都有同一個誤解,即認為整部《山海經》包括《山經》都是有述圖的。實際上,像《山經》那樣包羅萬象的博物學知識是不可能在圖中畫出來的,更何況其中還記載了很多動物的聲音、習性等等,這些內容又如何能用圖畫表現出來呢?除非古時候已經有了現在這樣的多媒體技術。不過,《海經》所憑藉的圖畫早就佚失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海經》中都有插圖,怪怪奇奇,琳琅滿目,那只是後人根據書中的內容想象增補的,與我說的古圖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經》保留了大量遠古時期的史料。

  《山海經》歷來被大多數人認為“荒誕不經”。連敢於打破《尚書》束縛,將中國上古史推至炎黃二帝的史學家司馬遷都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形成這種看法的原因似乎與《山海經》由圖到文字的成書過程有關。例如《海外東經》記載“工蟲在其北,各有兩首。一曰在君子國北”。根據《山海經》先有圖後有書的成書過程推測,《山海經圖》上在君子國的北方畫有一個彩虹的“虹”字,表示該地經常見到彩虹。當時的圖像文字應該類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圖像,兩端有首(見熊國英著《圖示古漢字》)。而後來古人根據《山海經圖》著《山海經》時,時間已經過了幾百年,而著者並不見得一定是文字學家,這時彩虹的虹字已經成為“工蟲”的樣子,因此將彩虹描述為工蟲,並望文生義將其描述為“各有兩首”,使後人無法知道到底敘述的是天邊的彩虹呢,還是描寫一隻有兩個頭的怪物。所以就連司馬遷也說“餘不敢言之也”。

  也正因為《山海經》的所謂荒誕不經,幾千年來該書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因而也很少被後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書的風貌和許多珍貴的遠古資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經》與東方夷族有關。

  金榮權(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謎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蹟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只見於《山海經》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內”兩經之中。究其神系淵源與脈略,顯不屬於炎帝世系,也不隸屬於黃帝世系,是與炎、黃兩大神系並存的第三神系”。“關於帝俊在中國古代諸神中的地位,今天眾說紛紜,然一般認為帝俊當是上古時代東方民族的祖先神,這種看法是一致的,因為《山海經》記載的帝俊活動地及其子孫之國大多在東方”。

  徐旭生(5)說:“帝俊這個人物,在《山海經》裡面,可以說是第一顯赫的了。裡面載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經》裡面只有帝顓頊多至十七事,可是他與九嬪葬處一事三見,那隻剩下十五事。此外黃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嚳三事,帝堯二事,帝舜九見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鴻一事。其餘的人沒有帝稱)”。通過這十六項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東西南北,無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發明,差不多全出於他的子孫;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內許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陽是他的兒子,月亮是他的女兒,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she)比屍”的神人和“五采之鳥”的“下友”。

  西漢劉向(歆)《上〈山海經〉表》(6)說:“《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後人大多從其說。清畢沅《〈山海經〉新校正序》稱《山海經》相傳“作於禹益,述於周秦”。但後人研究認為,《山海經》非一人所作,有出自周人、齊人、楚人之說。而劉宗迪(7)認為,儘管“古人關於禹益作《山海經》的說法雖不可信,但可能也不是空穴來風”。自古以來,“神不禋非類,民不祀非族”,《山海經》中的某些史料特別是反應帝俊神系事蹟的人文歷史地理資料來自東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團應該無大誤。

  第四,《山海經》有兩部分組成。

  顧頡剛(8)認為:“《山海經》則至今流傳,其中《山經》和《海經》各成一體;《海經》又可分為兩組,一組為《海外四經》與《海內四經》,一組為《大荒四經》與《海內經》。這兩組的記載是大略相同的,它們共就一種圖畫作為說明書。所以可以說是一件東西的兩種記載”。現代研究同意這一觀點,王寧在“《山海經》的分篇問題”中說“《大荒四經》其實就是另一個版本的《海外四經》”。因此,在考證《山海經》地望時,《大荒東經》和《海外東經》可以相互印證。

  第五,《山海經》地理描寫的順序與現實的順序不同。

  《山海經》的順序是南、西、北、東,這可能與古人“天南地北”的習俗有關。也就是說,古《山海經圖》與現在的地理圖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東經》的湯谷地望為例:“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豎亥北,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雲:「黑下當脫齒字。王逸注楚詞招魂雲:『黑齒,齒牙盡黑。』高誘注淮南墜形訓雲:『其人黑齒,食稻啖蛇,在湯谷上。』是古本有齒字之證。“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記錄明確說明《山海經圖》中,黑齒國在圖的上方(南方),而湯谷在黑齒國的下方(北方)。這為《山海經》地望考證提供了方向上的座標。

  根據以上背景和原則,我們通過研究魯東南地區龍山時期(伯益為龍山文化後期東夷部落首領)考古資料和歷史地理文獻,考察魯東南地區沿海一帶人文風物山川地理形勢,發現《海外東經》描述的地域與《尚書》中嵎夷的地望以及海岱地區龍山文化堯王城類型的分佈極為一致。


菇娘灬把手給我


它,幾乎包涵了遠古時代所有的神話傳說,因此有中國神話寶庫之稱。此外,它包羅萬象,幾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宗教、哲學、歷史學、天文學、地理學、動物學、生物學、醫藥衛生學等均有提及,因此又稱得上生活日用百科全書。它,就是有古之奇書之稱的《山海經》。

《山海經》概況

對於《山海經》的作者是誰、書成於何時至今都還沒有定論。過去有人認為是遠古的大禹和伯益所為,但現當代學者從它的內容推斷其成書歷時久遠、內容繁多,絕非一一人所能完成。更多學者認為《山海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一直持續到漢初經多人創作而成的,這些人大多是蜀地楚人,西漢時才由專人收集整合在一起。

今天人們能看到的《山海經》的最早版本是由西漢末期著名的經學家劉向、劉歆父《山海經》全書共18卷,由5卷“山經”、8卷“海經”、4卷“大荒經”、1卷“海內經”四部分組成,約3.1萬餘字,記載了100多個國家、500多座山、300多條水道及各國的山水地理、風土物產、神話傳說等,內容涉及極為廣泛。書中雖大量使用虛構和誇張手法,但對於研究各地的風俗、地理仍然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

“山經”中雖然只有五卷,卻佔據了全書2/3以上的篇幅,主要敘述了山川的形貌特徵、神力,祭祀時的典禮儀式、程序和所用之物;“海經”主要敘述了海外各國的奇人、奇物,也加進一些古老的神話傳說,如“夸父逐日”、“刑天斷首”等經典故事;“海內經”則記載了海里神奇事物,如昆龍景象、建木形態、巴蛇等稀奇古怪之物“大荒經”的主要內容是有關黃帝和帝俊兩位古神帝的一些傳說。

《山海經》的每一章節在組編時是按地區而非時間順序進行的。大部分從南部開始,然後向西,再向北,向東,最後深入大陸的中部。《山海經》是目前為止保存神話資料最多的和最原始的書籍,古代大部分的經典神話資料這裡都有記載,如“女媧補天”、“姥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后羿射日”,不僅展示了遠古祖先們浪漫神奇的想象力,而且也揭示了他們征服自然的決心與毅力。當然,《山海經》絕對不僅僅是一部神話總集,它還有許多對人類有益的幫助,算是一本古老的工具書。

《山海經》功能揭秘

對於《山海經》的功能,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認識。明代學者胡應麟就曾提,《山海經》是一本古今語怪之書,因為《山海經》記載的多是古老的神話傳說、奇聞異事,在現實生活中根本都尋不出任何的蹤跡,所以他便以一已之見將其定位為古今語怪之書。後人大多遵循了他的觀點,把《山海經》視為神話大全。

其實在胡應麟觀點誕生之前,《山海經》一直被視為了解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地形情況的資料。從《山海經》的佈局安排中,不難看出其是以方位來安排文章結構的,而且《山海經》從內容上看,它不僅描述了亞洲、美洲和歐洲等各大洲的山脈、河流、陸地的特點及其形狀、礦物、奇花異草、飛離走獸等,還介紹了各地的風土民情及其信仰崇拜等。毫不誇張地說,《山海經》是一本古代的百科全書。

到現在為止,胡應麟對《山海經》功能的總結還在民間佔據一席之地,但更多的專家學者更傾向於它在地理、人文方面的工具性。當然,這本書的成書時間距今已有幾幹年,裡邊大量的資料都已經過時,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失去了原本具有的工具性。人們至今仍可以從書中看到遙遠時代的地理面貌、風土人情,以及祖先信仰與崇拜對象的變化。


熠書


《山海經》在我國的歷史文化典籍中是很獨特的一部,涵蓋了天象、地質、歷史、神話、人文、物理、醫藥、宗教等諸多領域內容。書中記載了大量光怪陸離的神仙,和稀奇古怪的事物。

據西漢劉歆所說,《山海經》是大禹和伯益所作,所以他認為該書寫成於舜禹時代。後來人認為不是一人一時所做,卻是經過很長時間,逐漸增益寫成的,和《論語》、《左傳》、《黃帝內經》等類似。

由於傳統儒家思想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傳至如今,我國以唯物論為指導思想,因此《山海經》被正統思想認為是荒誕不經之事,很少採信。西方國家則對文字出現之前的傳說持中肯態度,如《荷馬史詩》和《聖經》其中的歷史,很多有實際遺址為證。

本人傾向於西方的這種觀點,因為這恰恰證明了《山海經》的真實可信之處。在人類沒有出現文字之前,人們傳授歷史經驗的方法是一代代口口相傳,最後就成了傳說。

當先人們在世上了無痕跡時,他們的傳說卻保留了下來,或者他們用過的石制工具也會表明他們的曾經存在過。

現在還有很多民族沒有文字,他們的歷史就是這樣保留的。很多民族的傳說中都有大洪水的記載,希臘傳說中的大西洲,聖經中的諾亞方舟,中國的大禹治水。

儘管現在找不到確實的文物證據證明這段歷史,但傳說卻是驚人地相似。其實我國商代以前的歷史也因為沒有實證而被國外的史學界質疑。

在人類歷史進程中,隨著族群的發展,肯定要分家的,也肯定是互有來往的,在來往中,肯定會有信息的交流,但由於語言發展不足,和對自然的崇拜,表達會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傳承過程中會出現走樣,且越來越嚴重。後來發了次大洪水,人們更是四處遷徙來獲得生存,文明肯定斷絕了不少。

大禹治水後,人民生活逐漸安定下來,有感於前人經驗的流逝,故鑄九鼎以記之,並且伯益來負責。可惜九鼎在秦朝時湮滅於歷史的塵埃中。但九鼎圖譜和傳說卻記錄了下來,經過不斷地積累和完善,遂有《山海經》。

《山海經》在東晉還是有圖的,陶淵明還曾為此賦詩曰"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可惜原圖也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只有文字保存了下來,就是如今的《山海經》。

所以說,大禹和伯益是《山海經》的作者是可信的,當然,編篡過程中積累了先人們的智慧和經驗,非一人一時之作。

而當時的信息提供者看到了什麼?這已經不可考證了,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山海經》是以事實為根據的。

今人也根據《山海經》描述的某些動物形象,與現實中的動物相類比,得出某些結論。

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在口口相傳中,就會有很多信息失真,雖經大禹和伯益考證,但是,再由語言化為九鼎中形象還是要失真,更何況當時的藝術水平,更別說中國畫以寫意為主流。

但人類的足跡肯定遍及很多地方,見識了各種精彩與神奇。史前文明到底存在不存在,也很難說,畢意各民族都有神話傳說,可能神就是史前文明的反映吧。現在不是有人在說某些出土文物像是穿越者的作品嗎?

《山海經》可能是大禹和伯益收集編纂的,非一人一時立功,是先人們經驗的總結,至於先人們都看到了什麼,實在不可考。

希望能發明時光機器,回來過去來揭開這個謎團,大家認為這個想法如何。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一部如雷貫耳卻又不知作者是誰的千古奇書、只要有人提起它,幾乎看過它的人都說它是一本神話書。

甚至有人會說、所有武俠、仙俠小說中的神獸、幾乎都出自於《山海經》。

這也不得不讓喜歡創作的作者們熱衷於這本古老的書。

司馬遷說:“這本書太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為參考”

魯迅說:“這就是一本漫天亂談的迷信書。”

從地理學的角度看、《山海經》雖然不是純粹的地理書,但其地理學內涵是第一位的,它從各個方向有秩序、有條理地記敘各地的地理特徵,包括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山海經》全書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該書總體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

而從神話學的角度看,它更是一本價值不菲的書。《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也許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除了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等之外,還有許多是人們不大熟悉的。

其作為神話學文獻,《山海經》至少有三方面價值:

1、對七大類中國上古神話做了程度不同的記錄;

2、留下了關於神話世界空間的可靠的文字根據;

3、保存了大量的凝聚著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佔,蘊含著潛在的神話學價值。

《山海經》中大量存在的這些神話傳說,是今天我們研究原始宗教的難得材料。

例如: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海外西經》)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大荒西經》)

而對於歷史,它更是一本奇書。

《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神話傳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歷史。

雖然由於濃厚的神話色彩,其真實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們畢竟留下了歷史的影子。把幾條類似的材料加以比較,有時還是可以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的。

總而言之、讀《山海經》,能夠了解遠古的珍奇神獸、山川大地、能夠從歷史中尋找神話、從神話裡尋找歷史、從虛無中看到真實、從荒誕中看到愚昧、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喜歡的可以關注我

時光書簡


時光書簡


關於《山海經》的作者歷來都是眾說紛紜,比如,劉師培就曾經提出過“鄒衍說”,衛聚賢提出過“隨巢子說”,顧頡剛提出過“周秦漢人說”,茅盾有“東周洛陽人說”,袁珂“楚人說”,蒙文通“蜀人說”以及“東方早期方士說”。凡此種種皆為假說,缺少文獻或者實物的例證。而能從文獻中找到蛛絲馬跡的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


其一,《山海經》為禹、益所作。


持這種觀點的是漢代的劉歆。劉歆是劉向之子,隨父進行書籍整理,在《上表》中提到“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言語之間似乎確定其作者就是禹、益。而與之持相同觀點的,是王充和趙曄。


王充在《論衡》中說“禹主行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所不至,以所記聞作《山海經》。”趙曄在《吳越春秋》中記載“……山川脈理,金玉所有,鳥獸昆蟲之類,及八方之民俗,殊國異域,土地理數。使益疏而記之,名曰《山海經》。”


《隋書•經籍志》中也寫道“蕭何得秦圖書……後又得《山海經》,相傳為夏禹所記。”這一觀點流傳了很長一段時間。


其二,《山海經》非成於一人之手,乃為眾好奇之士所作。


率先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宋代的朱熹。他依據《楚辭•天問》中所記載的神話傳說判定《山海經》實際上是依據楚辭而作。隨後王應麟對這個觀點進一步引述,認為“《山海經》記諸異物飛走之類多雲東向,或曰東首,疑本因圖畫而述之。古有此學,如《九歌》《天問》皆其類。”到了明朝,胡應麟說“餘嘗疑戰國好奇之士,本《穆天子傳》之文與事,而侈大博及之,雜傳以《汲冢紀年》之異聞,已成此書。”到了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稱“觀書中載夏後啟,周文王及秦長沙、象郡、餘暨、下雋諸地名,斷不作於三代以上,殆周秦間人所述,而後來好異者又附益之。”


三聯中讀


《山海經》是中國的志怪書籍,是由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人或是巴蜀人所作的,具體是誰寫的並未被證實考究出來。

至於寫山海經為誰人,他又看見了什麼,現代學者認為此書並非是成於一時,作者也並非只有一人,況且《山海經》內容之龐大,由某人寫下所見所聞來構成這本書,實屬難事。

不管《山海經》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存在都是不爭的事實。《山海經》原共有22篇,包括山經五篇,海外經四篇,海內經五篇,大荒經四篇等。它的主要內容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遠古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研究,都有著參考價值,是一部內容複雜的文獻。

然而對於這部書籍,不同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比如編寫《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便認為它的內容過於荒誕,不能看作歷史的參考內容。

那麼無從考證的《山海經》有什麼文獻價值呢?在小新看來,《山海經》充滿著神奇色彩,包含著各類學說的豐富資料,尤其在神話學和民俗學中,為後來的中國神話記載有著寶貴的參考價值。至於更多人關注的地理學方面,《山海經》的確記載了許多山,每座山的命名都根據地貌而定,這麼遠古時候的記載,當然需要現代的認證考究呢。


新氧生活


《山海經》向來以怪誕著稱,篇幅不長卻包羅萬象,從地理、動物、植物、醫藥、方國、天文等內容都有涉及。


《山海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也是眾說紛紜。歷代以來的學者對《山海經》多有分析考證,有的認為其是地理志,有的認為純粹是語怪之書。近現代學者,比如魯迅先生就認為《山海經》是古之巫書,袁珂先生認為其是神話之淵府。




在所有的分析討論中,有一個重點是,《山海經》的作者到底是誰?


我們都知道,《山海經》是託名禹、益之作,對於這個說法歷代學者都進行過反駁。現在比較通行的觀點是,《山海經》非一人、一時之作,它的成書時間大致在戰國至秦漢——《山經》成書於戰國,《海經》成書於秦漢。


在討論《山海經》的作者看到了什麼,看到的是否是真實這一點之前,我們首先要理解一個問題:


真實有兩種,一種是事實的真實,一種是心理的真實。這也是神話的功能之一——在今天看來虛幻的內容反映當時真實的心理。



所以,在面對《山海經》荒誕的內容時,儘管它描繪了許多超現實的內容,但它仍然是真實的。


比如《山經》,現在通常的看法是地理志;《海經》、《荒經》就充滿爭議,有說是月令圖,也有說是地理志。



總之,《山海經》的作者看到的,就是它當時身處的世界的天文、地理、動植物、文化現象等等,但是在描繪過程中出現了無意識的虛構,也可能有文學家的有意創作。




鳳嫵一


先說前兩年媒體熱炒的一件事:

中國古人在遠古時代,就已經踏足過美洲大陸,甚至印第安人很有可能是中國古人的後代。

這個觀點是由美國學者亨利赫特·墨茲博士,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

他通過研究《山海經》的原文,驚訝發現《山海經》中記載的一些山川湖海,竟然和美洲大陸上的山脈走向極為相似,之後他為了證實這個觀點,在中美兩國之間,進行長期的實地考察後,最終確定了上述結論。

對照下圖,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山海經》的地理圖文,與現在的世界地理極為相似。

據墨茲博士推測,早在《山海經》撰寫之前,中華大陸的遠古先民,就已經踏足過美洲大陸,並根據沿途所見,繪製出詳細的地理圖文,而《山海經》的作者,正是根據這些珍貴的地理資料,才編寫出《山海經》一書。

再到2015年末,美國化學專家魯斯坎普,在全美境內發現了多達84處“殷商時期”的壁畫,全部採用甲骨文雕刻在巨石板上,據推測這些壁畫創作於公元前1300年,比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還要早2800年,從側面證明了,中國古人在遠古時期,或許真的到過美洲大陸,只是有礙於年代過早,遺留的大部分痕跡,已經被歲月掩埋。

將以上兩個事件結合在一起,我們首先能夠假設一點:

中華先民的確踏上過美洲大陸。

有很多學者指出,遠古先民們,不僅去過美洲大陸,還在遠離中原的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跡,包括殷商時期經歷戰亂的難民,他們為了躲避戰火,盲目的向前行進,艱難的長途跋涉後,終於來到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見到了許多在中原根本沒有的物種。

於是這一部分人在此安家定居,繁衍子孫後代。

但在此期間,顯然是有人回到了故土,並且向其他人描述了在“異地”的生活,以及長途跋涉中的奇事見聞,那時沒有“美洲大陸”這個名詞,久而久之,便流傳出殷商時期的人去到很遙遠的仙山,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動物等神話傳說。

當然,肯定也有人去了其他地方,比如沙漠,雨林,大海,這些地方我們現在來看,很是稀疏平常,但在遠古人的眼裡,某些風景前所未見,都是和富庶的中原地區截然不同的地域,那裡如果有一些在中原見不到的動物,有礙於當時的認知程度,遠古先民或許就會誇大形容,比方說《山海經》裡記載的“

何羅魚”。

《山海經·北山經》:“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癰:yong,一聲。)

當時的人見到這種魚,會驚訝怎麼有這種奇怪的生物?

但現在來看,這簡直就跟章魚一模一樣,幾乎沒什麼差別。

可在當時,人們就能將這種難以理解的生物,描述成神話傳說。

後來編著《山海經》時,類似的這些神話傳說,就成為了作者的資料來源。

以此先回答作者的第二個問題,《山海經》的作者都看到了什麼?

應是以聽說和查證居多,真正看到的人,都將此描述成神話傳說,或者被史官寫進了史書裡,作者本人並未看到。

然後再回答題主第一個問題:《山海經》的作者並非一人,是由多人合力編著而成。

關於到底有幾個人參與了編著,至今有兩個說法

第一:《山海經》“始作”於戰國中後期,也就是說當時只起了個頭,沒有寫完,具體作者也不詳,後來斷斷續續傳到漢代,中間幾經人手添補,最終由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人”完結,這個說法比較模糊,至今沒有確切人數。

第二,作者為漢代的“劉向”與“劉歆”父子,他們二人將民間流傳的神鬼誌異,與史書中的地理人文相結合,最終編著成《山海經》一書。


這是兩個關於《山海經》作者的說法,我本人更傾向於第二個,因為劉向父子編著《山海經》一事,有諸多史料作為依據,可信度較高。

(劉向-劉歆)

《山海經》一書寫成於漢代,與前文中所說的遠古先民相隔上千年,作者又是怎麼知道這些信息的呢?

我認為有兩個方面:

第一,是靠收集民間流傳的“神話誌異”。

比方說在漢代的坊間傳聞,說哪座山上有什麼妖怪,神獸,誰去到哪個地方,見到了仙人等等這些神話,劉向父子就把這些神話進行彙總,從而與史書裡的記載進行對照,可信度高的就保留,可信度低的就摒棄。

第二,查閱史書。

在漢代以前就已經發明出地圖了,所以史書中的地圖以及地理知識,也可以作為依據,供劉向父子進行參考。

將以上兩點進行結合,我們打個較為通俗的比方:

劉向某天通過“神話傳說”,瞭解到有人曾去過某某仙島,然後他們父子就去找史書查證,看到史書裡也有關於某座島嶼的記載,而這座島嶼和民間神話裡的“仙島”有很多相同點,再深入的找出更多依據後,父子二人就將這座“島嶼”寫進《山海經》中,然後以仙島為起點,向東或向南,捋出更多的大陸走向,最終形成一副《山海經》地圖。

那麼作者兩個人,是否曾親眼見證過?或者說像上面的美國學者一樣,曾遠渡重洋,實地考察過山川湖海呢?

這就回答了題主的第二個問題,作者看到了什麼?

有礙於漢代的交通與作者的年齡,我估計他們二人去實地考察的並不多,大部分信息來源,也都是憑藉我前面所說的方式去收集,但這些收集來的信息,也要經過他們的篩選,最後分辨出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然後整理成有用的資料,最終編寫進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