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顏值姑娘,去大英博物館修海量中國文物她哭了,什麼原因?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該館成立於1753年,擁有265年曆史,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中國高顏值姑娘,去大英博物館修海量中國文物她哭了,什麼原因?

王徐悅,中國高顏值姑娘,在國內學習專業文物修復的畢業生,申請到了獎學金去英國留學,在倫敦藝術學院攻讀文物保護專業碩士,所以才有這麼一次去大英博物館修復文物的機會。據王許悅所說,大英博物館有800多萬件文物,其中至少一半以上是中國文物。

中國高顏值姑娘,去大英博物館修海量中國文物她哭了,什麼原因?

這就涉及到歷史原因了,英國最早打開中國的大門,兩次鴉片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英國從中國掠奪了大量的寶物,奪走的這些寶物大部分陳放在大英博物館裡,400多萬以上文物全是我們的啊,心痛不?

中國高顏值姑娘,去大英博物館修海量中國文物她哭了,什麼原因?

在這裡修復文物,快樂並痛苦著,王徐悅說。快樂的是,自己在別的國家還能見到自己國家的珍寶;痛苦的是整個博物館一半以上的文物都是自己國家的,並且很多已經被毀的差不多,想想就覺得火大!

中國高顏值姑娘,去大英博物館修海量中國文物她哭了,什麼原因?

在很多文物中,損毀得比較嚴重的當屬娟畫和壁畫,這主要是因為大英博物館當時沒有專業的中國畫修復師,對中國的這些文化也不是很瞭解,所以用了他們以為合適的方法去存儲,結果就這樣咯!就像《女史箴圖》,王徐悅看著就哭了!

中國高顏值姑娘,去大英博物館修海量中國文物她哭了,什麼原因?

《女史箴圖》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由東晉顧愷之所作,真跡不存,如今世界上只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的這件摹本。它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將它盜出並攜往國外,1903年以25英鎊的價格賣給大英博物館收藏。

中國高顏值姑娘,去大英博物館修海量中國文物她哭了,什麼原因?

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手卷,被切割成3段,以日本屏風裝的形式裝裱在木板之上,現在已經能夠看到明顯的開裂與掉粉的“病徵”,無法修復,導致該畫每年只能公開展示幾周左右的時間。還有大量敦煌壁畫,由於太大不好運輸,當時都被切割成了一塊一塊的,即使現在得到保護,可裂痕永遠都在了。

作為一個文物修復者,看到祖國的瑰寶被外國人這樣糟蹋,是何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